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今年,经修改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明确指出:“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必须将大气环保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采取防治大气污染的措施,保护和改善大气环境。”去年,又通过公路法的决定,为燃油税的开征铺平了道路。以上两法的实施,必将对进一步规范政府在市场经济中的行为。防治大气污染、提供畅通的道路起到特别的作用。一、大气和道路呼唤燃油税国家环保局1999年发布的忡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我国大气环境污染相当严重。1998年对全国322个省控以上城市空气质量监测结果分析,总悬浮颗粒物。二氧化硫、…  相似文献   

2.
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产品与公共产品是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两种形式.公共产品生产与提供是对市场失灵的校正,也是对市场制度缺陷的一种弥补.在当前,大力加强公共产品生产,使之与私人产品生产并行发展,体现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模式的构建.公共产品大发展是出现于20世纪的新事物.科学评析、扬弃西方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公共产品新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3.
市场经济与公共产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私人产品与公共产品是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两种形式。公共产品生产与提供是对市场失灵的校正,也是对市场制度缺陷的一种弥补。在当前,大力加强公共品生产,使之与私人产品生产并行发展,体现了更加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体制模式的构建。公共产品大发展是出现于20世纪的新事物。科学评析、扬弃西方经济学的公共产品理论,构建社会主义公共产品新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在详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认为基础教育、基本医疗服务、廉租房等属于一种特殊的公共产品,我们将其冠名为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在此基础上,借鉴布坎南等人认识中的合理要素,提出了扩展的公共产品定义并进行了相应的理论阐释,进而讨论了权益—伦理型公共产品内在要求的每隔一段时间重新界定边界的民主化、法治化机制。  相似文献   

5.
农民负担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不合理所引起的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矛盾突出是农民负担过重的主要原因,农民减负的关键在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创新,其基本思路是: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公共产品供给机制;建立自下而上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合理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支出责任;实行农村公共产品投资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6.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大,有关全球公共产品提供与需求的问题摆上了各国的政府的工作议程。全球公共产品是属于国际财政的研究范畴,其中包括各种公共产品提供的组织模式、筹资方式以及应用的策略。世界每个国家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上都由于各自所处的政治与经济地位的差别而有不同的策略,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又是社会主义阵营的代表,因而在全球公共产品的供给上处于特殊地位,要采取相应合适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基于地方公共产品理论,探讨了具有溢出效应的地区间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效率,尝试性地测度了地方性公共产品不同的供给形态对帕累托效率的偏离,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的耦和是实现地方公共产品最优供给的重要途径,最后借助外部性内在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实现经济权限和政治权限耦合的相应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结合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建立起"自下而上"的公共产品决策机制,以真正反映农民的需求.  相似文献   

9.
埃莉诺·奥斯特罗姆的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完善了准公共产品理论,结合社会资本因素的集体行动及制度供给理论给我们提供了研究农村社区公共产品供给及治理新的视角。基于此,在简要回顾目前国内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治理研究及其不足之处的基础上,借鉴公共池塘资源自主治理理论,提出今后我国农村社区公共产品治理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及方向,以促进农村公共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产品作为公共经济学的核心概念,引入到我国学术界的时间不长,其基础理论发展经历了一个多元化的演化过程,其间伴随着多种思想、学科的交叉与针锋。探究其思想渊源与理论演变历程,将有助于对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理论框架的构建。本文试图在公共产品思想溯源的基础上,梳理与述评我国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的发展与演变,力求搭建一个系统的我国关于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的框架,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我国目前研究的最近进展,从而促成一个独立的中国特色的公共产品基础理论研究框架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区位性因素与公共品的最优供给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了两种区位性因素对地方公共品最优供给(质量与数量)的影响。一类区位性因素为某公共品在城市中所在的区域。分析表明,位于城市边缘地区的公共品的最优质量要小于位于城市中心地区公共品的最优质量。另一类区位性因素为某公共品与居民的相对位置(距离),这一因素在具体分析中被转化为使用居民出行半径表示的指标。结论表明,出行半径的增加一方面加大了中间投票人与公共品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也使得原先距离公共品较远的居民得以有机会享用该公共品。前一种影响对公共品的最优质量起抑制作用,后一种影响的效果则相反。而公共品的最优质量随出行半径如何变化,将取决于这两种效应之间的比较。本文还根据公共品之间是否存在替代性区分了替代性公共品与非替代性公共品,并分析了这两种不同性质的公共品受区位性因素影响而在最优质量与最优供给数量上所呈现出的差异。  相似文献   

12.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的历史演变及对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公共产品的供给反映了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一般说来,公共产品的供给体制由需求表达、决策、筹资、生产和管理四个分项机制构成,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制约,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从这四个方面出发,就人民公社时期和联产承包责任制时期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情况作一对比性的考察,以梳理出建国以来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历史演变过程,找出它们的异同,从而为进一步的改革提供可资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优化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机制的见解与思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齐海鹏 《现代财经》2006,26(7):73-76,F0003
客观分析农村公共品供给与需求之间的现实差距和农村公共品供给存在问题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政府应当加大对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的基本思路,进一步探讨加强农村公共品有效供给应注意的具体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树兰 《现代财经》2008,28(1):16-19,28
2006年全面取消农业税,较大幅度地减轻了农民负担,而农村公共产品投入不足、结构失衡等问题也更显突出,已成为影响农村农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一大瓶颈.扩大农村公共产品覆盖范围,加快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1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地方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分级提供各种地方性公共品 ,满足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的共同需要。但是 ,政府提供并不等于政府生产 ,更不等于政府垄断生产。中国现行地方性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主要缺陷是地方政府以及公共部门的过度垄断。按公共品生产与提供、直接生产与间接生产分开等原则 ,打破垄断 ,有序地向国内外开放公共品生产市场 ,大力推进公共品生产的市场化 ,形成“公”与“私”以及各自内部的竞争 ,将有助于提高地方性公共品供给效率 ,增进公共福利 ,并有助于推进中国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6.
基于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这些本源属性的公共产品界定不能解释人类社会发展所导致的某些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相互转变。实际上,公共产品的性质更多地取决于政府的政策和人类的集体行为,故我们在区分产品的本源属性与社会所赋予的现实属性的基础上对公共产品的定义进行了扩展,认为公共产品是指那些具有非排他性的产品,或者说是那些具有事实上消费公共性的产品。在此定义下,通过公共性三角解释了消费的公共性和效用的公共性的区别。  相似文献   

17.
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区差距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菊秋 《财经科学》2010,(2):116-124
本研究利用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数据,对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地区差距进行了实证分析,探讨了造成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地区差距的原因,提出了通过改革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加大中央财政向中西部地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等措施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差距,从而实现地区间基本公共产品和服务的均等化。  相似文献   

18.
笔者以2003年~2008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研究了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在样本期间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平均值都在0.9以上,效率整体较高,但还有近10%的提升空间,从区域上看,地方公共品供给效率呈东高西低态势;居民收入增加、转移支付及预算外收入比重提高、经济开放度提升等将降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而人口密度的增加、教育水平的提高则有助于地方政府公共品供给效率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与社会收入差距:权力寻租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官员规模、公共品供给效率以及社会收入差距是当下社会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试图把三个问题纳入到一个故事框架下来分析和解释。生产的进行需要官员提供资源帮扶,这需要通过雇佣下级官员来做到;当私人利益进入上级官员的收益函数时,上级官员就会促使资源的供给"人为"稀缺来设租,从而便于下级官员从生产者处收取资源租金;而资源租金的收取使得下级官员的收益高于其外部选择权收益,从而增加了下级官员职位的竞争性,又由于上级官员对下级官员职位任命权的垄断,使上级官员从下级官员处收取职位租金。分析表明,权力的设租寻租行为是造成社会收入差距出现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一个能较好限制官员关注私人收益的社会中,官员规模较小、公共品供给效率较高且因权力寻租而造成的社会收入差距较小。  相似文献   

20.
单独依靠政府来供给公共物品的方式,受到越来越多的挑战。尽管蒂伯特创造性地提出以辖区竞争的方式来提供公共物品,但蒂伯特模型所需要的前提假设在现实中很难实现,并且还存在局限性。其改革趋势必须从退出机制和竞争机制走向多抉择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