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学者认为,奥运经济十年周期已经过半。而对文化产业而言,奥运的辐射效应则刚刚开始。北京奥运会不仅提供了2008年文化产业大餐,更会在2008年后继续对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发挥长期辐射效应。提升民族文化的影响力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必须要有强大的文化亲和力。中国五千年文明,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2.
胡嘉明的文章聚焦奥运礼仪和国庆阅兵中的美少女形象,探讨了它与国家权力、文化产业以及资本市场的关联,让我们有机会从性别视角出发透视国家仪式  相似文献   

3.
据报道,北京市前不久编制完成文化产业发展规划。按照规划,北京将在现有文化产业基础上,抓住奥运机遇,借助国有资本、社会资本和境外资本,今后几年着力打造全国文艺演出中心、全国出版发行和版权贸易中心、全国古玩艺术品交易中心等六大文化中心。  相似文献   

4.
奥运经济正式启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申奥成功,大江南北一片欢呼.奥林匹克运动发展到今天,已经与经济结下了不解之缘.奥运需要经济力量的支撑,经济又需要奥运的刺激,奥运促进了经济,经济又推动了奥运,这一良性循环造就了一个崭新的名词奥运经济.伴随着北京申奥成功的喜庆,奥运经济正在中国闪亮登场.  相似文献   

5.
单之卉 《数据》2008,(1):15-17
随着2008年的来临,北京奥运的脚步渐行渐近,与奥运有关的方方面面自然格外受到关注,最为热烈的无疑是对如何发展奥运经济的讨论。作为国内最早研究奥运经济的学者,北京奥组委特聘专家、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执行会长陈剑,在人们为奥运申办成功欢呼雀跃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冷静地思索奥运经济这一特殊的全球性经济现象了。  相似文献   

6.
我国文化产业面临着加快发展的新机遇,通过对文化产业发展与金融关系的合理分析,明确指出了文化产业的发展能够带动金融的发展、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最终实现金融与文化产业的有机融合,并提出促进金融与文化产业逐步融合的方法以适应当今全球经济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7.
文化与经济日趋一体的时代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呼唤发展文化产业,把文化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本文阐述了文化的经济价值、文化产业的内涵和发展文化产业的战略意义,针对浙江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指出要激发文化产业发展的内驱力、向心力和创造力,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保障力,增强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增强发展文化产业的自觉性、紧迫性和有效性,实施"文化兴市"方略。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是低碳型、绿色经济型产业,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创意元素.文化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文章从文化产业内涵以及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着重探讨了文化产业的规模化,融资渠道,创新开放性战略等产业发展要旨.  相似文献   

9.
《上海房地》2008,(8):1-1
奥运与楼市的关系,可以抽象为政治与经济的关系。奥运显示的是国力和国家形象,楼市是经济的具体反映。政治能影响经济,但也不是所有的政治事件都会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由于政府非常重视奥运,全国人民热情迎奥运,奥运在前两年被炒成热门题材,以致绝大多数人认为奥运前中国经济肯定没问题,楼市也会继续红火,其中不排除有些人趁着房价不断攀升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沈荣海 《活力》2004,(1):17-18
伴随着知识经济的迅速崛起和经济全球化浪潮的来临,文化与经济的联系越来越密切。文化产业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发展文化产业,并对文化产业的地位作用、文  相似文献   

11.
文化产业发展对我国经济增长呈现出越来越明显的拉动作用,这种作用首先体现在产值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其次体现在文化产业发展所引致的生产要素重新整合、投资效率提升及人才结构优化上。另外,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特征:在东部地区,主要体现在文化产业对固定资产投资和人力资本结构的改善,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在中西部地区,则直接表现为文化产值的增加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因此,压通过提高投资效率,发展文化产业集群,加快推动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优化文化产业区域布局等途径促进我国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2.
文化产业的发展日益受到国内外关注,随着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相互交融,文化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产业与经济发展之间是密切相关的。本文以山东省文化产业和经济发展的现状为基础,阐述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进一步提出发展山东省文化产业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海滨 《活力》2011,(2):105-105
就中国的国情来说,文化产业和政治、经济一体化,同时反映服务于政治与经济.甚至强化政治与经济。这就是中国的文化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就我国现实情况看.文化产业主要是包括:文艺演出业、影视业、音像业、文化娱乐业、文化旅游业、艺术培训和艺术业等:  相似文献   

14.
一、北京举办奥运与首都经济建设聚势创新发展 北京举办奥运应当与首都经济建设构成一体化蓝图,要拓宽发展思路,长远运筹规划,借鉴国外经验,融入首都经济,突出建设特色,适应未来趋势.我们应当意识到,北京举办奥运与加快首都经济建设是聚势创新发展的极好契机.这里的聚势是指态势的聚合.各产业、各部门、各区域的发展创新,各具特色,各有其势,而它们之间的相依互补,聚势而来,蓄势而发,又会形成一种更为强劲的势能,从而获得更为显著的成效.意识到这种聚势创新及其效应并加以指导和作用,可以设计出许多颇有价值的战略构想.首先,从总体层面看,北京举办奥运与加快首都经济建设,两者相互促动,相互依托,首都经济要借助举办奥运而更快发展,举办奥运是加快首都经济建设的重要推力,在聚势创新的过程中,要力促举办奥运和首都经济的有机融和;其次,从长远发展看,首都经济的建设以可持续发展为重要的战略目标之一,首都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保持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北京举办奥运的活动,无疑会加强首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建设,包括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总之,北京举办奥运与首都经济发展两势强劲,可描绘出"首都创新"的美好前景;聚合推进,会显示出无限生机.  相似文献   

15.
目前,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和壮大取决于诸多方面的因素,但最为重要的是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它是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决定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容与方向,决定文化产业的竞争力、辐射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6.
发展文化产业已经是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现实问题.文化产业具有社会价值,往往体现在益智功能、教化功能、凝聚功能、审美功能等方面,另外文化产业还有经济价值,往往体现在扩展功能、聚资功能、服务功能等方面.文化产业已经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一根链条,文化生产又是当代经济生活的一部分,像电影、电视、出版、音像、文艺演出、工艺美术、体育比赛,乃至广告、信息、传播、娱乐等产业都是文化产业范围.渗透到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和网络服务等相关行业.这是新世纪文化生产力竞争的表现.以文化产业为平台,将文化因素渗透到产品当中,为社会创造文化财富和商业利润,实现文化增值.既有利于国家与地方增强文化整体实力,也有利于单位与个人经济利益拓展与延伸.  相似文献   

17.
一、文化产业的内涵与功能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指出:文化产业是指文化部门所管理和指导的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精神和文化属性;与其他一般产业部门一样具有经济属性,以追求利润、产品  相似文献   

18.
2001年7月13日,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从此,“奥运经济”牵动了全世界经济人的神经,如何把奥运的注意力效应转化为巨大的商机.实现经济腾飞,成为所有有识之士运筹决策的焦点。奥运经济分为前奥运、中奥运、后奥运三个阶段,其中、投入最低、最先能抓住人们眼球的就是前奥运经济。为赢得这一商机,最近  相似文献   

19.
随着文化产业的兴起,发展地方文化产业、促进文化产业拉动经济增长已经成为摆在各级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但地方文化产业与城市文化产业相比,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问题。本文以湖北省咸宁市为例,从咸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入手,分析该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并借鉴发达地区发展文化产业的经验,结合地方特色,旨在为该市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20.
伴随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蔓延、大众文化消费主义的盛行以及后现代主义所提倡的"彰显商品的文化性价值"意识的扩张,使得根植于某些特殊地点的文化产业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以地点理论为切入点,深入阐释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概念、内涵与特征,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类型进行认知构成分析,对国际学术界有关地方性文化产业的研究观点进行归纳分析,对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进行解构性分析,最后结合当前体验经济与消费主义经济发展的趋势,从城市总体发展角度提出城市地方性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本研究可以丰富地点理论,亦可以为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探寻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