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我国是实行金融业分业经营的国家,在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蔚然成风及加入WTO带来的现实挑战前,我国分业经营的金融业在与外国混业经营的金融业的竞争中将处于劣势。文章认为,在实行混业经营各方面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组建金融控股公司是我国金融业在现有分业经营的法律框架内实现混业经营,由分业向混业转变的最合适的制度安排,文章根据国情提出当前我国金融控股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引发我国对金融监管模式的进一步思考.在金融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按照银行,保险和证券划分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不能适应日新月异的金融创新。为及时疏导和控制混业经营过程中累积的系统性风险,旧有的分业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势在必行。本文拟从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大背景下出发,通过探讨西方国家金融监管模式,探索我国金融机构从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转型过程中的金融监管模式及其改革路径。  相似文献   

3.
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20世纪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是世界金融业变迁史的典型代表。美国在1929年之前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几乎陷于瘫痪,致使40%的商业银行破产。人们普遍认为混业经营是造成金融危机的罪魁祸首之一,于是美国于1933年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将金融企业的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等严格分离。各国纷纷效仿.混业经营一统天下的格局演变为混业(如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士等)和分业(如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两种经营模式并存的格局。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实行分业经营的国家开始出现重新实行混业经营的动向。  相似文献   

4.
在开放式经济中,分业经营与混业经营的关系,不是孰优孰劣的比较,而是分业经营必然为混业经营所替代的问题.因此在业已加入WTO的时代里,利用好过渡期,尽快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转轨,以迎接国外金融机构混业经营的挑战,这对于稳定和发展我国国民经济来说,是一项非常重要和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5.
西方金融业分、混经营的历史回顾 西方金融业经营模式在历史上是经过了一番演变的,大体上走出了一条“混业→分业→混业”的否定之否定道路。 20世纪30年代以前,证券、保险市场体系处于初创阶段,银行业在整个金融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这一时期的银行业和证券业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实行的是混业经营。 1929年10月的“黑色星期一”导致美国证券市场的崩溃。在随后的4年中,又有近万家银行倒闭,金融体系全面崩溃。美国  相似文献   

6.
宋洁 《天津经济》2007,(6):23-25
一、我国分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 我国银行业的分业经营模式是在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的银行与金融机构的专业化改革过程中确立起来的。建国初期,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大一统”的银行只能从事单一的信贷活动。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金融业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证券、保险分别在银监会、证监会和保监会的严格监管下各自从事法定业务范围内的经营,除规定的一定限度的交叉经营外,法律禁止金融混业经营。这种分业经营模式对规范金融秩序、防范金融风险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我国加入WTO的形势下,“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模式已不合时宜,客观上要求金融业走混业经营之路,尤其是银行业经营的全能化。[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信息和制度经济学的角度分析认为,银行和证券业的出现在解决了传统的金融交易冲突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交易冲突,混业经营将成为一种成本更小的制度安排,分业与混业经营的取舍是一个防范风险的效率优先的权衡过程,取决于金融体制的完善程度,西方国家的混业经营的发展过程为中国了很好的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周丽华 《新疆财经》2007,(2):54-56,24
加入WTO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着国外金融混业经营的强烈冲击和严峻挑战。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的精神指导下,探讨在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系下我国混业经营模式的选择已迫在眉睫。金融控股公司具有全能银行模式和分业模式的特点,可以兼顾效率和安全,是适合我国国情的一种金融混业模式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齐佩金 《发展》2001,(9):29-31
1999年11月4日,美国通过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取消了已实行大半个世纪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从而标志着美国金融业从立法上告别了“分业经营”的历史,迈向“混业经营”的新历程。时至今日,构造于29-33年经济危机之后的“分业经营”的专业化模式逐步瓦解,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的金融业现已全部走上了“混业经营”的综合化发展道路。目前我国仍实行“分业经营、分业管理的经营体制,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开展业务创新”。但混业经营毕竟是一种潮流,尤其是在即将加入WTO的今天,应如何进行调整和改革,是我国金融…  相似文献   

11.
混业经营一直是西方金融业的大趋势。党的“十一五”规划建议中提出了“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中国的金融混业经营正渐行渐近。本文介绍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概念,混业经营的发展演变,然后分析了混业经营的必然性,最后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龙晖 《江西改革》2001,(12):12-13
当今国际金融业主要有两种基本经营模式:一种是全能型即混业经营模式,以德国为代表,包括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商业银行;另一种就是分业型,以1999年之前的美国为代表,包括英国、日本等的商业银行在一定时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末)被法律严格禁止混业经营。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金融体系经历了从分业到混业的过程。本文首先从入世后我国金融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和近几年来金融业之间的业务渗透现象两方面分析了我国金融实行混业经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接着通过分析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模式的改革,认为我国可以借鉴美国的经验,通过建立金融控股公司实现混业经营。最后结合我国国情,提出点促进我国金融混业经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混业经营下保险控股公司的监管思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今世界各国金融监管模式的组织结构体系千差万别,金融监管机构的名称也有所不同,但从总体上看,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无疑是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两个极端。分业监管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管理机构分别对金融控股公司按业务类型进行监管,混业监管则是将监管职责统一交给单一的专门机构负责。下面分别介绍分业监管和混业监管的两个典型国家。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国际经济变化的需要和提高竞争力的需要,中国在对待金融业分业和混业经营的政策方面发生了转变。  相似文献   

16.
发达国家金融业的发展先后经历了混业--分业--混业的过程.20世纪美国金融经营体制的变迁是世界金融业变迁史的典型代表.美国在1929年之前实行混业经营,1929年,美国爆发由金融危机引发的严重的经济危机,整个金融体系几乎陷于瘫痪,致使40%的商业银行破产.  相似文献   

17.
王家庭 《开放潮》2001,(1):27-29
1999年 11月 4日,美国国会通过了《金融服务业现代化法案》,并于1999年11月12日正式生效。这一法案取代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允许银行、证券、保险公司业务相互交叉,不仅标志着美国在世纪之交结束了自三十年代实行了50年之久的分业经营与分业监管体制,进入混业经营的新时代,而且表明在全球金融一体化和自由化的浪潮下,混业经营体制已成为世界现代金融业的发展趋向开辟了金融服务产业的新纪元。至此,实行混业经营的金融三巨头美国、欧洲和日本都正式完成了由分业经营向混业经营的体制转变。金融业的…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金融交易技术进步、信息处理和传输手段改进,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活动全球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越来越多的国家纷纷放弃原先的金融分业管制政策,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热衷于兼并收购和多元化经营,中国在国际金融业不断做出改革的大环境下,尤其是在加入WTO后,现行的金融业分业经营模式,正面对国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挑战。中国金融界已出现要求金融业重新进行混业经营的呼声。  相似文献   

19.
混业经营条件下金融监管效率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均放弃了对金融分业经营的严格规定,实行混业经营,金融混业经营浪潮再度掀起。随着各国金融业混业经营趋势的逐渐明显,我国现阶段实行的分业监管模式显然已经缺乏发展的基础。从前瞻的角度看,分业监管模式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业有序竞争的监管功能方面面临弱化的处境。因此对目前的中国而言,选择一个适当的金融监管模式,对金融业进行更有效率的监管就显得十分必要。文章正是以混业经营为背景,对美国1999年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前后的金融监管效率进行了比较分析,希望对我国未来金融监管模式的建立有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我国金融监管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分业监管体制下的混业经营问题 从广义来看,金融分业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限定在各自的传统业务领域内经营,不得超越既定业务范围。混业经营是指银行、保险、证券、信托机构等都可以相互进入对方业务领域甚至非金融领域进行业务多元化经营。在混业经营已成为全球金融业主导型经营模式的形势下,我国目前采取的是分业经营。金融分业经营体制的原则和精神是在1995年召开的全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