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劳动力从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向城镇和发达地区大规模流动是与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转轨相伴随的特征化事实。区别于已有研究聚焦劳动力流入对中国经济增长以及城镇和发达地区增长贡献度的研究偏向,本文着重聚焦劳动力外流给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带来的福利效应,结合作者在广东等7个省所开展的微观调研和深度访谈,对劳动力外流对作为流出地的农村和欠发达地区的福利效应进行考察。研究表明,除正向效应外,智力外流导致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发展动力丧失,陷入增长困境;学界所预期的劳动力外流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回波效应更大而扩散效应并不显著;长期以来的劳动力大规模外流使得农村留守儿童和老人的福利受损;新生代农民工转移刚性的形成与固化进一步拉低着欠发达地区的产业承接能力,形成其内生式发展的新瓶颈。基于此,中央政府顶层政策设计与地方政府微观规制均需做出新的调整。  相似文献   

2.
区域协同方针的提出,有效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文章探讨了区域协同为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带来的新机遇,阐释了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战略选择,最后提出基于区域协同发展的欠发达地区农业经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3.
入世后女工工作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对我国的许多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对金融业尤其如此。青海农行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国有商业银行,在目前经营较为困难的情况下,应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积极主动地迎接入世带来的挑战。首先,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多年来受各种主客观因素而形成的压力,要看到外资银行在资金、客户群体、网点格局、人才及服务导向等方面给我们带来的冲击;其次,要看到作为国有商业银行所特有的全局长远的发展优势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后西部农业银行所具有的优势,及国家为其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再次,…  相似文献   

4.
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产出效应的测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研究劳动力外流对欠发达地区的产出效应,将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四类区域均界定为狭义上的欠发达地区,通过建立柯布—道格拉斯总量生产函数测算劳动要素产出弹性,并基于对欠发达地区劳动力流出率的估算,对劳动力流动给欠发达地区带来的产出效应进行测算。结论表明:从外流规模来看,在所选考察期内,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中西部地区和劳动力流出较多地区的年均劳动力流出率分别为1.11%、0.79%、0.97%和1.35%,导致四类区域的产出分别下降4.16%、1.96%、2.77%和8.65%。基于这一测算结果,本文对当前学界存在的劳动力流动对欠发达地区产出增长必然带来正向产出效应的观点提出了质疑。  相似文献   

5.
欠发达地区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城镇化动力机制的二元论,剖析了四川省欠发达人口大县的经济发展动力、政策体制动力与劳动力转移动力对城镇化进程的带动作用,以揭示欠发达地区人口大县城镇化动力的实质。研究表明,欠发达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脱节,工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带动较小;由政府财政支撑的城镇服务设施建设与转移劳动力对当地的经济带动作用对城镇化发展的贡献较大。欠发达地区人口大县城镇化发展由于内生性动力不足面临不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气候变暖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影响,灾后重建如何涅磐重生、欠发达地区怎样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可持续发展是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元市低碳经济发展状况进行实地调查,从该市的自然、经济、社会环境出发,基于大量数据和调查案例,描述了广元市发展低碳农业的现状,总结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做法与成效,提出了“低碳广元”对我国欠发达地区发展低碳经济的启示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欠发达地区扶贫工作与农民合作社发展有着天然的密切联系,合作社的本质就是弱势群体的联合。本文分析了农民合作扶贫模式的动力机理和扶贫工作中管理美学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政府主动、社会联动的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扶贫模式运营方式、功能、特点,并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出政策建议。本文将发掘农民合作与扶贫的内生动力和外在能量的耦合关系,建立内外联动的资源传导机制,整合农民合作社发展资源与扶贫资源,推进欠发达地区农民合作社与扶贫的协调发展,并丰富农民合作理论。  相似文献   

8.
乡村能人与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解决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给合作社的农民带来集体收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是一项集体行动,面对着“集体行动困境”,在欠发达地区的特殊环境下,这种困境被加剧了。恰当地发挥乡村能人的作用,实现政府、乡村能人和普通农户的良性互动,在欠发达地区农民专业合作社制度供给中,超越“集体行动困境”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9.
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形成及耦合业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我国农村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特征、耦合业态,为欠发达地区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采用层次递进法,对隐形旅游资源的形成因素进行分类,并分析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确立了我国农村欠发达地区隐性旅游资源开发原则,并依照开发原则提出相应的开发建议。[结果]导致旅游资源隐形的因素主要有地理区位、社会意识发展程度、空间限制等;隐性旅游资源的8种耦合业态分别为旅游与民宿文化耦合、旅游与农业生产耦合、旅游与信息技术耦合、旅游与当地传统艺术耦合、旅游与当地节庆耦合、旅游与文化创意耦合、旅游与乡村寻古怀旧耦合以及旅游与乡村特色饮食耦合等。[结论]乡村旅游逐渐成为推动欠发达地区建设不可忽视的动力,这给欠发达地区资源开发带来良好的发展机遇。在对欠发达地区的隐性旅游资源进行开发时,在注重旅游与其他产业资源耦合的同时,遵循原则进行适度开发,彰显特色,注重营造文化氛围,方可形成高效持续的开发路径,提升当地在旅游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欠发达民族地区的绿色发展是当下精准扶贫工作的重心,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本文通过广泛的阅读资料,梳理国内外关于精准扶贫的现状,并通过多种方式对广东省连南瑶族自治县绿色崛起进行研究,提出了对欠发达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对策。希望该建议可以为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促进我国欠发达民族地区的贫困人口尽快脱贫,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相似文献   

11.
干部教育是我们党的一项传统,干部教育培训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欠发达地区表现的尤为突出。如何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提出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工作的对策建议,为欠发达地区实行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作为最前线的村干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新形势新任务对村干部的工作方式、工作能力等要求不断提高。笔者调研的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属于欠发达地区,近年来在追赶跨越的发展过程中,村干部面临较大挑战,一些年龄较大、身体较弱、能力不强的村干部因不能适应新工作陆续离任,连续几次换届中后继乏人、矮中选高的现象突出,村级  相似文献   

13.
正网银在为客户带来便利的同时,由于其所特具的虚拟性和隐蔽性,也给不法分子的洗钱活动提供了可乘之机,给农发行反洗钱工作带来挑战。网银作为农发行适应时代新需求推出的电子化服务渠道和经营方式,给农发行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一定的风险与挑战。在发展网银的同时,防范和控制网银的洗钱风险,保障国家金融市场安全、维护金融秩序稳定,成为农发行一项重要工作职责。一、农发行网银使用现状分析农发行网银于2018年10月29日正式上线。网银面向客户提供在线查询、  相似文献   

14.
欠发达地区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跨越式发展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和实践的问题。本文通过剖析武义县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其成因,并进一步透视这种演变所带来的启示,旨在对其他欠发达地区如何缩短与发达地区的距离,实现区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有指导或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媒体的迅速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环境随之变化,新媒体作为一种思想教育方式,影响大学生道德观念、政治意识和价值判断的形成和发展。新媒体在给人们带来获取信息便捷的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过程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乡镇,存在金融服务的空白点。交通不便、存在安全运营隐患、金融资源缺乏,使得金融机构在这些地区设立服务网点的意愿不强。乡镇缺乏基本的金融服务给农民生活带来不便,对改变农村经济落后的面貌更是十分不利。  相似文献   

17.
从人类生产生活的各方面着手,进行生态环境的重建工作,可以在逐步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提升人类的生活质量。在推广普及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过程中,需要对欠发达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深入了解具体环境之后再具体推进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本文从欠发达地区种养循环农业模式所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欠发达地区实行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欠发达地区进行种养循环农业模式的具体措施,最后对种养循环农业模式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苏北地区属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劳动力大量沉积.为提高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迫切需要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有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两种方式.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异地转移带来了诸如社会治安问题、"农民工"子女教育问题等许多社会问题,所以苏北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已经成为必然选择.同时,随着苏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也给农村剩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创造了条件、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9.
促进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是浙江省根据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和欠发达地区发展的实际,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了加快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省委、省政府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重大决策和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和结对帮扶的同时,充分发挥城市的带动作用,走了一条以城市化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20.
吴国华 《南方农村》2010,26(5):92-94
村干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党在农村全部工作的落实、村民的福祉与农村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因此,研究和探索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素质提高的方法和途径非常有意义。本文通过揭示当前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素质整体偏低的现状,分析了影响村级干部素质提高的因素,提出欠发达地区村级干部素质提高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