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吟 《上海质量》2013,(1):46-47
"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创造,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法表达艺术的妙味".1964年大文豪郭沫若的题词,至今仍高高地刻印在中国宣纸集团公司办公楼外的正墙上.郭沫若所称道的,是宣纸"一纸寿千年"的优良品质. 翻阅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国宣纸2009年入选.联合国所看重的是,中国宣纸"三年成一纸"的标准化流程管理,让千年传统制造工艺焕发出勃勃生机.  相似文献   

2.
色彩张文斌     
云洪 《新远见》2008,(3):122-128
张文斌的国画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国画,尽管仍然画在宣纸上,但很难以一个准确的称谓来定义,可以说是接近油画的彩墨画。他的画对宣纸品质要求高,画里有中国传统的水墨,也有丙烯,还有油彩。  相似文献   

3.
“轻似蝉翼白如雪,抖似细绸不闻声”,这是人们对文房四宝的绝品之——宣纸的形象描绘。根据“造纸术鼻祖”蔡伦发明的植物纤维纸演变而成的宣纸,它具有百折不损,光而不滑,宜书宜画,不腐不蠹的独特性能。为文书典藏、讲道经文、书画精品等的千古传存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不少外国人对中国宣纸的制造秘笈垂涎已久,虽经长期的多方刺探而终不可得。  相似文献   

4.
睿雪 《成功之路》2011,(10):8-9
庄富泉是浙江省富阳市庄家村人,他从小就开始学习制作宣纸的手艺。十几年前,庄富泉和弟弟庄仕泉同村里上百户人家一样在自己家里办起一个宣纸制作小工厂。富阳宣纸有个特点,就是祖祖辈辈都采用山上的嫩竹做为原材料。可就在几年前,庄家兄弟同其他小作坊一样,被告之禁止使用山上的竹子做宣纸。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书法,追求的是一种意境美,讲究的是意在笔先,用黑色线条在宣纸上表达自己活跃的思想感情,此刻手中的笔就是表达这一切自身感受的工具,爱恨情愁失意彷徨尽在笔端流淌.  相似文献   

6.
潇琦 《北京房地产》2008,(5):108-108
业界不少老总都喜欢书法,北京中招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一然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走进一然的茶室,感受到的是深厚的文化底蕴。看他毛笔接触宣纸的一刹那,似有款款深情流出,万毫并力,又舒缓自然.仪态万方;笔走宣纸之上,忽急忽缓,提如浮云,按如千斤,气息运行流畅,书房斗室为之生机盎然。  相似文献   

7.
王毅 《价值工程》2014,(35):293-294
中国传统书画以笔墨纸砚为主要工具。简单的文房四宝,承载着历代文人画家对自然与社会的思考和感悟,书写了千百年的泱泱中华文化,描绘了千万里的广袤神州大地。民族性格与文化选择了毛笔、宣纸,毛笔宣纸也彰显着独特而有魅力的民族性格和中华文化。通过了解中国传统书画的工具材料,窥探隐藏在这些工具深处的民族性格和文化,分析现代化进程视角下,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性格与文化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秘书》2012,(10):38-39
由中国国家画院、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上海市美术家协会、上海美术馆联合主办的"丹青异彩——穆益林帛画艺术展"先后于7月26日、8月7日在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上海美术馆开幕。该画展由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承办,北京银谷艺术馆、艺谷文化产业集团、北京中联国兴书画院协办,  相似文献   

9.
高谦 《乡镇论坛》2014,(36):17-17
俗话说“纸包不住火”,可是在山东省淄博市周村南郊镇八里沟村出了一位“牛人”,名叫孙义礼,他能在宣纸上,用一把普通的电烙铁作为画笔挥洒自如,创作出100多幅书画作品,成了当地的知名人物。  相似文献   

10.
梁冬 《乡镇论坛》2014,(30):16-17
他一副不修边幅的模样,黑黑的脸膛上胡子拉碴的。没有人会把他与绛州木版画传承人、文化艺术大师联系起来,他坐在一张桌前,从超大的行李箱里拿出十余块雕刻着各种吉祥图案的木质印版,然后拿上刷子在木版上均匀地涂上印油,再将一张蜡黄色的宣纸轻轻覆在木版上,用猪鬃制作的刷子将黄纸熟稔地扫一遍,掀起黄纸,一个神态端庄、目光炯炯有神的人物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11.
最早的工笔画始见于战国帛画,经历汉魏晋唐,至两宋达到高峰。历代画家都留下不朽的名作,如唐代周防的《簪花仕女图》、《挥扇仕女图》,张萱的《捣练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等。  相似文献   

12.
吴礼强 《活力》2006,(6):173-174
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而用笔用墨是中国画的显著特点,在中等职业学校美术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优良传统,它奠定了中国画的独特风格,丰富了中国画的表现力。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写意、没骨,无不以线为主要造型手段。山水画的树和山石的外廓用线自不必说,就是皴法也都是各种长短、粗细、干湿的线条并用。工笔花鸟勾线离不开线,就是没骨花卉的枝干、花筋也少不了线。而墨的运用就更加讲究,纵观数千年的中国绘画史,从战国帛画到敦煌壁画,从唐代的鞍马人物到宋元的山水花鸟,从徐渭、石涛到现代的齐白石与张大千,众多作品无不显露了“笔墨”技法的熟练与高超。  相似文献   

13.
百花园地     
二十世纪中国 十大考古发现 (摘自《中华读书报》 ) 1.殷墟: 3000年前的帝都   2.敦煌:叹为观止的艺术宝藏   3.北京人: 50万年前的祖先   4.定陵:地下宫殿的辉煌   5.满城:金缕玉衣、长信宫灯与博山炉   6.马王堆汉墓:帛画与 2000年的古尸   7.河姆渡: 7000年前的鱼米之乡   8兵马俑:秦帝国的赫赫战功   9.随县编钟:礼乐文化的见证   10.法门寺:佛指舍利的灵光 ? 世界各地动物节(摘自《北京晚报》 )   乌鸦节每年 7月 10日,是尼泊尔传统的“乌鸦节”。这天,人们把炒米、饼干等食品放在屋顶与院内空地上,…  相似文献   

14.
齐白石争画     
《广东质量》2003,(3):73-73
建国不久,齐白石精心制作了两方印章,用宣纸包好后托人送给毛主席。毛主席很高兴,特意在中南海设宴答谢齐白石,并邀请郭沫若作陪。  相似文献   

15.
张哲诚  CFP 《东方企业家》2006,(9):142-143
上海永和房地产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永法的办公室,颇有点中西合璧的意味。 其中一面墙上,从左至右挂满了中国古诗词字画,正中一幅是周敦颐的《陋室铭》。墙边还摆着一张硕大的堆满宣纸和毛笔的书写台,一看便知这是一位极好书法之人,似乎随时会拿起毛笔挥洒一番。旁边的一面墙,则被一个宽阔的巨型书架占据了,走近一看,书架上几乎清一色是非常前沿的西方经济,管理类书籍。记者随手打开一本第四版的《战略管理》,发现书中已经密密麻麻写满了标注,足见研读者的专注。  相似文献   

16.
<正> 如果从战国时代的帛画算起,我们中华民族的绘画至少已有2300年以上的历史。但把我们民族的绘画叫做"中国画"则是近百年内才出现的事。"中国画"这个名词的产生是在"西洋画"出现之后,泛指一切西洋画之外的中国绘画。"国画"这个简称晚出于"中国画",20年代始用。这个不同的称呼不仅仅是文字上的省略,"国画"正是和"国语"、"国术"、"国乐"、"国历"、"国剧"、"国花"一样,先后由"中国的"进而成为"中国国家的"。这类称呼的后面既包含着资产阶级的民族国家观念,也隐藏着封建宗法的嫡庶观念。在当时国画革新论战的文章里,传统绘画从这个新名词中得到了一个有利于攻防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如今,教育界人士和家长经常探讨一个话题:都信息时代了,还用得着练习书法吗?是啊,人家手捏鼠标,弹指间驰骋万里。咱们的孩子还攥着一管毛笔,在宣纸上描红涂墨,实在有失现代化的体面。遥想二三十年前,全国的小学生练习书法,大有全民皆书之势。  相似文献   

18.
唐明平  张斌 《乡镇论坛》2014,(36):10-11
近日,四川省仪陇县复兴镇退休干部彭以可吃过早饭后,便像往常一样来到镇里的综合文化站。在三乡文化培训室,有几个和他经常在一起切磋书法的老伙计已经开始研墨、润笔,铺开宣纸挥毫泼墨了。彭以可说:“我们几个都是书法爱好者,退休后,大家一直保持联系。现在镇里有了文化站,我们天天都过来,这里成了我们活动的主阵地了。”  相似文献   

19.
'吟叹古唏嘘,回首烟尘稀".在我国改革开放初期,日本代表团前来我国安徽宣城参观宣纸加工制造.由于在经济领域的保密意识薄弱,又没有相关保密制度,造纸厂工作人员根本没有意识到日本代表团前来的目的是窃取商业秘密,相反,还自豪地、不厌其详地进行介绍,从造纸的原材料采集,到每一道加工工序,最后是怎样制成优质的宣纸等过程,毫无保留地告诉了日本客人.  相似文献   

20.
齐庚 《企业文化》2004,(4):84-85
拓片艺术是中国独有的一门记录工艺,史料记载至少在魏就出现了,我认为可能还要早。因为有了纸和墨的发明使用,拓片工艺就已经成为可能。拓片的原理是利用被拓物的凸凹纹理,附以纸,捶以墨,在宣纸上留下直观准确完整的平面形象记录。制作优秀的拓片还可以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品,给人以美的感官享受。和照相、扫描等现代记录手段比起来,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种程度上,拓片的表现力更强。拓片的制作因人而异,没有一定之规。拓片的制作技术在不少文章中都有介绍,但实践起来稍嫌复杂,我的办法相对简单。下面谈谈我制作钱币拓片的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