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申振  王琳琳  李佳阳 《价值工程》2021,40(36):19-21
国土空间规划五级三类的体系正在逐步建立,控制性详细规划作为实施性规划如何适应和改革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本文系统梳理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控规的作用和内涵,并结合当今控规编制的新理念,提出应当构建落实和细化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传导体系;构建融合城市设计的精细化管控体系;构建以城市修补和生态修复为方法的空间治理体系,并以赤峰市哈达和硕地区控规编制为例进行实践探索,以期能为新时期控制性详细规划改革与建立制度体系提供技术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基于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现状,在低碳生态城市的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结合现有部分低碳生态城市的控制性详细规划,运用案例分析、文献分析、专家访谈等方法,提出并构建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以此为基础对已有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在传统控规基础上提出增补指标,并对增补指标运用问卷调查、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等研究方法,简化得到最终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增补指标体系,包括4大类,9中类,共28个指标。最后将增补指标结合传统控制性详细规划已有指标,构建出以41个指标为主的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指标体系,为实现城市的低碳生态目标提供理论选择,并为编制低碳生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召东  陈静 《城市发展研究》2007,14(3):42-47,49
在中国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框架中,各层次规划的主要作用都是为了控制和引导城市合理、有序地发展.在城市规划领域里,可以分配的最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城市土地的开发权以及在城市土地使用关系上建立起来的各种城市空间关系,这使得控制性详细规划成为实施规划管理的核心内容和直接依据.文章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中的"现状调查"、"区域分析"、"指标确定"以及控规中的城市设计等问题进行了一定的探讨,并引入实例,以期对当前控制性详细规划体制的进一步完善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城乡规划法》的实施对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尤其是控制性详细规划法律地位的加强和镇一级控规的增加,对于我国今后控规的编制和实施有了更高的要求。立足于西部小城镇的发展现状,从新法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要求出发,分析了控规在西部小城镇中实施的不足和难点,认为西部小城镇在规划的编制、管理和控规适应性上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其中小城镇纷杂的用地权属、《物权法》的实施对控规编制和实施的适宜性提出了更实际的要求。最后列举了部分实例,总结了西部小城镇控规编制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使得控规能够作为小城镇建设的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探索能够适应市场机制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方法,增强控规的可实施性,是当前城市规划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之一.本文以深圳市法定图则十余年实践为背景,分析当前控规所处的外部环境的变迁,重新审视控规的内涵及其与城市开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提出后法定图则时代控规应具备的特征:综合统筹、多方参与、富有弹性和经济可行.深圳提出的城市发展单元规划基本具备这四个特征,其试点刚开始不久,但对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的完善和规划技术创新可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现阶段,海绵城市建设逐渐从理论建设转向实践探索,起主导作用的海绵城市规划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首先分析了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发挥的重要作用,然后总结了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重点,最后对海绵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进行了探索,以期为我国广大地区海绵城市建设的规划编制提供经验和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7.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城乡规划种类。杭州控规编制草案采用全过程审查控制并实行公众参与;包括中间方案预审、预审稿审查、送审稿审查和报批稿审查;以确保成果符合规划部门的意图并反映社会公众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控制性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以期为我国规划行政部门推进公众参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碳平衡”的核心理念,是在一定研究范围及时限内,各种人类活动实现碳排放和碳汇平衡,减少环境净负担,这是一种“低碳”理念,也是“生态城市”和谐性的一种体现.本文通过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统称“控规”)的控制要素构建碳平衡模型,为城市乃至社会整体的碳平衡在“控规”层面提供管理依据和操作措施,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9.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依据总体规划的要求,用以控制建设用地性质、使用强度和空间环境的城乡规划种类。杭州控规编制草案采用全过程审查控制并实行公众参与;包括中间方案预审、预审稿审查、送审稿审查和报批稿审查;以确保成果符合规划部门的意图并反映社会公众的要求。本文通过对杭州市控制性规划中公众参与的研究及经验总结,以期为我国规划行政部门推进公众参与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佟天扬  王沛 《科技与企业》2012,(24):392+394
据相关文件具体要求,将小城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上升到和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相同的程度,深入的规范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相关工作。相对与小城镇规划编制的思想,更多的是注重城市控制规划编制与小城镇控制规划编制存在的距离。本文分别根据城镇设计和城镇规划两个方面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小城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发展的新道路,从城镇总体规划与城市设计分别把握城镇发展的趋势与城镇空间的布置,促使小城镇的规划编制工作往操作性与体系性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统筹城乡发展内涵介绍,结合重庆市为统筹城乡发展所做的土地改革探索,分析了重庆市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改革、"地票"制度建立及农村土地交易所创设、农民转市民农村集体土地退出与利用探索对于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重庆市在土地改革上的探索为确保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顺利推进,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缩小城乡差距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最后提出为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土地改革要以充分保障农民权益为前提,土地改革的重点是要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  相似文献   

12.
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现实与前景——一个分析框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土地发展权虽未作为一项正式的制度设置,但事实上作为地方政府进行"制度创新"的重要工具,为经济增长和城市化扩张做出了实质性贡献。同时,这种颇具中国特色的土地发展权流转机制具有渐进性特征,正深刻影响中国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进程。本文在总结我国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理论、制度和实践基础上,对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的前景进行了一个框架性的拓展分析。研究发现,因城乡二元土地制度的异质性,土地发展权跨区域流转将存在迥异的发生机制。国有土地发展权可围绕"建设用地节余指标"这一具象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农村土地发展权则可围绕特定的"发展权标准单位"这一虚拟载体进行跨区域流转。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改革方案、机制设计、交易市场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地"三权分置"改革通过影响农业资本、技术、劳动力等生产投入要素进而影响农业内生发展。本文利用调研数据对其实证检验的结果表明,代表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确权和土地转入显著提高了农户的农业投资及贷款意愿,提升了其农业科技使用意愿,并增强了其农业人力资本提升意愿;而代表"三权分置"改革的土地转出对三者的影响均为负。由此表明,农地"三权分置"改革对农业资本、技术和劳动力的内生增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进而推动农业内生发展。建议深化"三权分置"改革,推进确权成果应用,完善土地流转机制,借助大数据建立网络化土地流转平台,以土地为杠杆撬动农业其他生产要素投入。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迅速进入到了快速城市化阶段,而快速城市化与快速经济增长互为因果,成为我国转型发展的主要动力。土地制度的改革是三十年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城市快速扩张及工业高速发展的重要动力。但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土地问题也非常突出:一方面,土地生产要素的紧缺已成为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最大的"门槛",耕地保护因此面临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土地资产的暴涨也引致了房价暴涨等严重的社会不公问题,"以地生财"的土地财政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因此,土地制度的改革仍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而建立统一的城乡土地市场、改革"土地财政"、强化城市增长管理、抑制城市蔓延则是土地制度改革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本文在分析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必要性基础上,找出造成城乡建设用地分割的制度性障碍。这些障碍包括:集体土地所有权各项权能不完整,导致其无法转移;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不明确,引起建设用地市场交易主体混乱;宅基地使用制度不合理,割裂了城乡居住用地市场的统一;集体土地使用年期不确定,阻碍土地交易。针对这些障碍,提出了相应的改革策略。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的改革指明了方向。我国农村集体土地制度改革有利于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和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也有利于预防土地腐败,促进社会和谐。在具体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的确权工作,规范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实行城乡土地同价同权,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并要有效地解决征收制度对农村土地市场秩序的威胁,进一步完善土地补偿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7.
土地财政作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成为地方政府提供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的物质基础。在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中,土地财政成为必不可少的动力。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管理法的修订,土地财政的合法性颇受争议。从合法性的制度视角看,地利共享是土地制度合法性源泉,体现在规制性、规范性和认知性三方面。但是,土地财政的地利共享合法性也面临着规制上的多变和复杂,规范上的迷离和离散,认知上的背离与缺失三方面的危机。化解土地财政的合法性危机,需要对土地财政地利共享的合法性进行重塑:规制层面上,完善土地管理法律体系,坚持土地使用的宪法底线;规范层面上,坚持土地改革的局部试点,谨慎推行全局式的土地改革策略;认知层面上,完善土地财政使用渠道,探索更加多样的土地增值分配方式。  相似文献   

18.
从目标规划到过程规划--城市规划的技术特征与政策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规划的功能正从作为城市未来空间构架向政策形成与实施工具的方向转变,城市规划的成果也逐渐由科学蓝图的形式向政策法规的形式转变,随着经济体制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政府对城市发展与建设的影响也逐渐由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以目标引导为主转向市场体制下的以政策控制为主,在规划文本中,以对规划实施过程进行控制的强制性条文相对于以目标预测和蓝图描绘为主的引导性条文而言将显得越来越重要.本文从对城市规划的技术特征与政策特征两方面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城市规划工作由"目标规划"向"过程规划"转换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相似文献   

19.
以温州市为例,从实施管理的角度和层面讨论地方城乡规划制度渐进改革与完善的途径.在对温州市规划管理机构设置、职能权限、管理体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其现行的规划管理制度从6个方面给出了总体分析和评价,指出了存在的7个问题及其原因.最后结合我国城市规划管理制度的改革要求,提出了温州市规划管理制度改进和完善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A bstract . Joshua K. Ingalls was a member of a particularly cohesive group of 19th century intellectual iconoclasts in America, the individualists. Two controversies made him widely known at the time: the land reform vs. abolition argument before the Civil War, and his attacks on Henry George in the 1880s over the issue of land reform through tax reform or land reform through land leasing under an occupancy and use system of tenure. Ingalls held George failed to understand the "true" nature of capitalism; rent goes to the landlord as capitalist as reward for his investment; the landowning capitalist appropriates this by his dominion over the land. Though Ingalls' argument did not prevail, land leasing, which he advocated, is the form in which some resources are now disposed of, as in grazing rights and mineral exploration on public land, and in oil exploration rights on the continental shelves; and in the disposition of urban sites such as the site of Rockefeller Center and the Chrysler Building in New York (the former to the benefit of Columbia University, the latter Cooper Union, both by legislative ac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