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介绍了"白氏管理法"在炼化企业基层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总结出"白氏管理法"和炼化企业管理的一致性:建立在"以人为本、安全第一"企业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现对员工的高度人性化管理,注重生产过程中的隐患排查、员工的全面提高、重视班组的交接班质量和班组长能力的培养、注重企业的和谐发展和员工的文明行为。通过不断提升基层员工技能和素质,最终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实现企业的社会价值做贡献。  相似文献   

2.
企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只有不断向前发展,才能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使员工得到更多的实惠,才能为企业和谐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加快发展、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就成为构建和谐企业的一条主线。多年来,安阳钢铁集团公司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尤其是面对“十五”以来国内外钢铁工业迅猛发展的态势,  相似文献   

3.
胡臻 《武钢政工》2008,(5):34-36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管理逐渐从“以物为本”或“以资为本”转向了“以人为本”,人的因素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人为本”已经成为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在现代社会,决定企业发展前途的不仅仅是技术、质量、规模等物质因素,更要看员工的素质、技能和水平。而如何发挥员工的最大潜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以人为本的企业管理。以人为本的人才管理模式,也就是企业把促进优秀员工实现其合理的愿望和梦想作为管理的出发点,在尊重、真诚、信任和支持的环境中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让员工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憧憬和信心,在工作中感受人生的价值与意义。  相似文献   

4.
王炳华 《中国电业》2006,(12):26-27
和谐电力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内涵丰富。寓意深刻。其中。实现企业发展和员工职业生涯拓展的和谐互动,促进企业价值和人才价值共同提升,是电力健康和谐发展的一个重要内容。主辅分离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分流和安置。对此,中电投党组的态度是明确的。那就是决不能不负责任地把员工推向社会。不能简单地靠裁员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必须通过改革创新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成长。和谐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是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焕发出自觉的工作热情;只有员工们焕发出自觉的工作热情,才有企业的繁荣发展。如何让员工为企业发展自觉自愿地做出自己的贡献?我认为,企业领导者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管理员工、教育员工的过程中尊重员工,尊重他们的人格,尊重他们的需求,承认他们的价值,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果。具体讲应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快速发展,企业越来越关注消费者对产品及服务的满意度和建议,却往往忽略了企业内部环境的构建,忽视了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力量——员工,影响了企业的健康运营。在市场竞争激烈的油品销售企业,一线员工工作繁忙,劳动强度大,如果企业再疏于“用心”管理员工,就会造成人心涣散,士气低落,甚至出现员工接二连三跳槽的现象。因此,企业必须用心去关注员工,倾听员工的心声,想员工之所想,急员工之所急,让员工真切感受到企业的关心和尊重。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保定供电公司(以下简称保定供电公司或公司)在秉承国网公司“以人为本、忠诚企业、奉献社会”核心理念的基础上,大力开展和谐企业建设。企业遵循“以人为本,共同成长”的准则,以企业发展实现员工成长,依靠员工业绩促进企业发展,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员工的和谐统一,形成了“企业关爱员工,员工忠诚企业”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8.
员工思想道德建设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做好思想道德方面的建设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和谐发展,还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因此,企业应在发展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以加强企业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为研究基点,分析如何加强企业员工思想道德的学习,并论述企业应遵循疑问为本的管理原则,并建立起完善的职业道德考核机制,以提高企业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准,使企业得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品牌是一个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综合体现。通过品牌可以形成品牌追随,使资源流向品牌、使员工爱护品牌、使客户追随品牌、使社会信任品牌,通过品牌可以扩展市场,带动企业发展,使企业在与对手竞争中拥有坚实的基础。共青团品牌是品牌的一种特殊形式,是指在共青团组织建设和管理中,为更有效地开展工作,更好地服务青年、服务社会,将某项长期开展的活动,加以浓缩提炼,冠以带有鲜明特色的标识和名称,承载一定宗旨和内涵,从而形成的具有独创性、鲜明性的品牌。  相似文献   

10.
辽河油田公司在企业文化的探索和培育实践中,注重建立企业和员工相互依存、相得益彰的“双赢”关系,坚持把企业价值与员工价值融为一体,把员工的个人发展进步与企业的持续有效发展有机结合,使员工的个人价值最终体现在企业的持续发展和效益的不断提高上,实现“人企合一”,真正使企业的价值取向和员工的价值追求紧密融合为建设企业特色文化,为企业发展注入持久的生机与活力,积淀了独特而鲜明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底蕴,因而步入中国石油乃至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行列。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石油特征和辽河油田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总体构架和格局。审视辽河油田公司的企业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  相似文献   

11.
王稳 《化工管理》2014,(19):84-85
在21世纪科技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因为人是科技技术的载体,所以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就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而以人为本就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通过开发员工的潜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以人的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以企业发展促进人的发展,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双赢,打造具有强大凝聚力、向心力的现代和谐企业。  相似文献   

12.
激发企业活力,就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通过改革创新,使企业资源与外部环境积极互动,充分释放经营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创造性,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良性循环、自我发展。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瓶颈习总书记提倡的中国梦,正感动着社会、激励着人民,唤起了我们对企业梦的向往。从中铁二局持续健康发展,到"十二五"末实现营业规模上千亿、员工  相似文献   

13.
诸城四达绝缘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化体制改革的基础上,以市场为目标,以经济效益为中心,推出“倒逼成本管理法”,使企业经济发展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为国有企业改革和管理走出了一条新路子。(该经验详见本刊1996.12期)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特别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如何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现代企业成本管理模式,是摆在经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四达公司推行的倒逼成本管理法,其重要意义就在于在价格成本理论方面、在成本控制机制方面实现了突破,创造和实践了一种新的成本管理模式,概括起…  相似文献   

14.
班组是企业的基础,是为企业创效的最前沿阵地。最有效的班组管理法也是那种最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班组管理法。全面对标管理就是这样一种能为企业带来效益的班组管理法。自大唐信阳发电有限责任公司在基层班组中推行以全面对标管理为核心的值建制以来,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班组和先进个人,真正实现了出效益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一项权威调查,中国企业面临的十大管理难题中,被誉为“管理者圣杯”的绩效管理列在首位。从实现企业战略目标、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印证了绩效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所谓绩效管理,就是始终以企业发展战略为导向。确定能够驱动企业达成战略目标的关键成功因素,建立各级关键绩效指标体系。使管理者与员工在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16.
创建学习型企业,就是要以企业的共同目标为基础,以“团体学习 个体学习”为特征,以增强企业的学习力为核心,逐步提高群体智商,使员工在工作中自我超越,不断创新,达到实现自我价值和企业发展的目标。晋城供电公司立足打造学习型供电企业,构筑起了以“六个三”为主要内容的供电企业内部终身学习体系。  相似文献   

17.
员工是企业的第一资源,要确保企业又好又快地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有效提升员工的岗位忠诚度。在员工忠诚度培育过程中,必须遵循“双向忠诚”的理念,通过个体归属感的培育、员工发展通道的畅通和企业忠诚文化的构建,实现由“低度忠诚”到“高度忠诚”的转变,达成“个体忠诚”与“群体忠诚”同步提升。  相似文献   

18.
马欣 《华北电业》2011,(6):42-43
在企业管理中,激励就是激发员工的工作动机,引导、促使员工为实现组织的目标做出最大努力。作为企业人力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因此,构建并实施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对于充分发挥员工工作积极性,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和谐劳资关系,保证电力企业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企业作为社会的“经济细胞”,构筑和谐企业是这一系统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瓦轴集团在建设和谐企业中,以“为企业创造市场价值、为用户创造增值服务、为员工创造幸福生活”为企业宗旨,努力创造四个和谐,即实现企业与员工的和谐、企业与客户的和谐、企业和供应商的和谐、企业与社会的和谐,以此推动企业与社会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周燕华 《广西电业》2003,(12):46-48
现代企业管理己进入到一个以人为本的管理新时代。以人为本的管理,就是把以人为中心的思想贯穿于一切管理活动的始终,充分挖掘员工的潜力,使绝大多数员工主动配合并有意识地参与企业管理,从而实现管理的最优化,达到预期的管理目标,提高管理的效率。在企业中如何培养员工对企业的忠诚,激发员工的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是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下面,笔者结合北海供电局企业管理的实际,谈谈自己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