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中心村建设及其策略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和乡村功能的变化,传统的村落布局和内部结构都呈分散化的趋势,既造成土地和资源的极大浪费,也阻碍了乡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乡村地区普遍面临着重构的问题。中心村建设便是乡村重构和乡村城镇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张志良 《开发研究》1994,(5):33-35,40
西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与对策张志良1西北地区城市化现状日本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与其高速新干线分不开;美国西部的开发与环太平洋铁路的贯通密不可分。同样,陇海──兰新铁路及其交叉的兰青──包兰铁路是西北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先决条件。尤其是北疆铁路与哈...  相似文献   

4.
高乔明 《湖北经济》2002,(10):40-41
小城镇、中心村是城市与农村的桥梁和纽带,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标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小城镇、中心村建设得如何,关系农村发展和稳定,关系农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我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对小城镇、中心村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强小城镇、中心村的建设,已成为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深入调查,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5.
祁华清 《乡镇经济》2003,(9):20-21,43
本文通过对湖北云梦县农村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的调查,总结了该县建设中的四大经验,印科学规划、多元投资、政策激励和产业带动;并根据其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发展小城镇和中心村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6.
西北地区包括我国的新疆、青海、甘肃、宁夏、陕西五省区,土地面积为309.3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总面积的32.2%。2003年西北地区共有人1:39341.89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24%,实现国内生产总值6324.8亿元,占全国完成国内生产总值的5.4%;城市人口2987.191万人,城市化水平33.32%。西北地区总体来看,城镇发展水平薄弱,城镇数量的绝对密度低,空间分布不均衡,城市结构不尽合理,城镇的二元结构突出,城镇建设水平低。在西部大开发的全面推动下,西北地区城镇如何发展,发展的目标是什么,这是西北城市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中必须要考虑的,没有一个全面的发展思路,西北城市的发展只会是沿袭以前的发展老路。结合地区城市发  相似文献   

7.
赵丽峰 《发展》2007,(10):140-141
本文从西北地区电子政务的现状着手,进而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推进本地区电子政务发展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蒲汝玲 《西部大开发》2010,(2):206-206,25
农村幼儿教育是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命题,重视农村幼儿教育的发展对我国基础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西北地区农村幼儿教育仍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如教育环境艰苦,课程内容偏离农村幼儿生活,教师队伍质量不高,“小学化”现象严重等,造成以上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仅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做了简要分析。面对农村幼儿教育所遇到的问题,应该从西部地区农村实际条件和地方特色出发,因地制宜,将困难和问题带来的负面效应降到最低,探索出一条适合西部农村的幼儿教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9.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农村城镇化反过来又可以促进农业的产业化和现代化。当前,梧州推进城镇化,发展现代农业,应采取以下对策:改革户籍制度,疏通人口迁移和流动渠道;调整升级产业结构,优化经济布局;坚持“出口导向”战略,扩大外贸规模;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10.
城镇化与中国农村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镇化是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转变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没有农民的现代化,就没有农村的现代化,也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农村发展的根本在与乡城结构的变迁和发展之上,因而在推进农村发展的制度安排中,就需要将发展的阳光拓展到更为广阔的城镇化视野之中,通过城镇化道路来发展农村。  相似文献   

11.
关于西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目标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战略目标的构想是对实现发展战略应采取途径的理论概括 ,体现战略意图和战略思想的要求。它可以为体育产业发展战略和西北地区现实之间架起一条可能通达的桥梁 ,成为战略行为指南。因此 ,科学制定符合西北地区实际的体育产业发展战略 ,是形成具体发展规划与目标的前提与基础 ,是促进西北地区体育产业发展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正> 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的提出,给西部地区带来了很大震动;“国际大循环”的理论探讨,也给探讨西部发展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考。在这一新的战略背景下,西北地区如何正确处理与东部的关系,利用有利的机遇,加速本地区改革和发展的进程,就成为一个急迫而重要的问题。众所周知,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之间的差距急剧拉大。1985年,西部11个省区工农业总产值仅占全国的17.21%,人均产值是全国平均水平的38.92%,近1/5的人口生活水平处于贫困状态。作为  相似文献   

13.
14.
<正> 开发西北.离不开西北的发展极.对于西北地区来说,与其坐等技术的梯度推移,不如努力完善和发展发展极,使其具有强劲的经济、科学技术、文化的辐射能力. 但是,西北地区的发展极目前还很不完善.一是嵌入式的现代工业与周围地区的传统经济游离,缺乏内在的经济联系.主体企业既不能与当地传统经济发生密切的经济协作关系,又缺乏相关行业集聚而产生的外部经济,形成“飞地”式经济.二是  相似文献   

15.
伍友琴 《改革与战略》2011,27(5):75-77,106
文章指出,随着我国现代化的快速发展,农业人口的减少和城市化的发展将不可逆转。在这种背景下,如何实现社会的平稳过渡,最大限度地保护农民的土地合法收益?文章认为,实行土地股份制可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可以加快建立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可以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这不失为一种比较符合实际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中心村是城乡空间布局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起到承接城镇辐射,带动农村集聚的节点作用。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到2012年建成120个中心村,2010年启动实施40个中心村培育建设"阶段性目标。按照市里统一部署,当前各地正在努力建设一批与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相辉映的富有江南水乡韵味、  相似文献   

17.
西北地区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科学系)一、西北乡镇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西北地区的乡镇企业,无论与发达地区的乡镇企业比较还是与在本地区经济结构中所处的地位相比,都显得很落后,乡镇企业的总产值、经济效益和数量都还很...  相似文献   

18.
19.
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压力现状与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杨森 《发展》2002,(3):60-62,66
人口因素和生态环境是制约我国社会发展的两大主要因素,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人口众多,人均占有资源量少。西北地区同样面对着来自人口因素和生态环境这两方面的压力,但人们更多地注意到人口问题,而忽视生态环境问题。传统观念认为,大西北是“地广人稀”,物产丰富,具有很大地发展潜力。其实西北是地广人不稀,地广的地带是沙漠、戈壁、荒滩,目前还难以开发利用,而适宜人居住生存的地方,也是人口爆炸,有些地方已经是一方水土无法养活一方人。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向人们发出了严重警告,充分认识目前面对的生态环境及加快生态环境建设是…  相似文献   

20.
实现人口城镇化是地区城镇化建设中的核心,要以人为本,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稳定城镇居民就业,提高城镇居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有序实现市民化和城镇化的同步发展;优化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构建城镇化宏观布局,把城市群作为主体形态,合理分工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功能互补、协同发展;坚持生态文明,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尽量减少对自然的干扰和损害,节约利用土地、水、能源等资源;传承文化,保留历史,发展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新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