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浪华 《魅力中国》2010,(16):87-87
中国画的发展,从先秦到当代,逐渐酿就了中国画诗性特质,从自然生命到艺术的生命,从自然美到艺术美,是一个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国画与其相关的诗学、哲学等相关内容共同构成了中国画所独有的审美意境,这是中国画区别于其他绘画类别的重要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改良中国画、改革中国画、革新中国画的三个方面成就及发展过程,探讨了20世纪上半叶中国画的笔墨特征。指出中国画的革新主要体现在西方技法的融入与写实主义精神的确立,使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画发展历经了中国画革命与革命中国画的进程。这是一条从自觉求变到主动求变之路。  相似文献   

3.
杜枫  陈茂辉 《走向世界》2011,(33):62-64
中国人应画什么画? 中国有一个古老的画种:中国画。几千年来,无数中国画画家为这门艺术贡献了不同的内容、枝法、境界,作品和著述洋洋大观。今日,仍有大批中国画画家努力着。中国画市场也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而炙手可热。按说,中国画家应该画中国画。因为中国画里蕴藏的是中国文化,而中国人最了解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4.
高瑞菡 《魅力中国》2013,(25):100-100
中国画是用线的艺术,线条在中国画艺术表现上有它独特的概念和作用,中国画的线是一种富于东方艺术特质的表现形式,所以说中国画的发展历史也是一部线的发展史。中国画的线务有鲜明的书法趣味,中国画使用的线条是中国书法的线条,无论写意还是工笔都是这样的。这些线条的表现是用书法的方法“写”出来的。中国画线蒂所具有的点画勾勒、运转自如的节奏感。形成了线条的丰富性。使得中国画的用线具有突出的音乐之美和丰富的表现语言。  相似文献   

5.
杨海威 《发展》2008,(12):82-82
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其独特的表现形式是华夏民族的聪慧与创造力在视觉艺术领域最集中的表现。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代表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修养和内涵,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国之瑰宝和骄傲。让学生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喜欢中国画,产生美的悟性和创造力,进而增强对祖国文化的热爱,  相似文献   

6.
李丽红  张芳 《魅力中国》2013,(13):109-109
中国画艺术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反映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一面镜子。山水画是中国画的重要绘画题材。山水画讲究意境之美,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是画家把客观事物的精粹部分进行加工、改造,融进自己的审美观点、审美感受,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所形成的超凡脱俗的艺术境界。  相似文献   

7.
4月17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画节在山东省潍坊市举行。共有约48.5万人次到现场进行参观,总交易额达到8.5亿元。其中中国画节板块交易额达7.2亿元。
  提起潍坊,最先让人想到的是风筝、年画,无论是潍坊“鸢都”的称号,还是潍坊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知名度,都让人钦佩潍坊的文化底蕴。2013年,潍坊又获得了“中国画都”的称号,这样,潍坊又多了一张自己的城市名片。  相似文献   

8.
《中国经济信息》2005,(16):72-73
画家简介 白雪源:在当今世界文化交流的时代里,中国画也在随着时代进步,华夏5000年,一代代书画家“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把中国书画推进到了一个个颠峰。中国画今后怎样发展?向哪个方向发展?是现代画家苦苦探索的目标,白雪源正是这方面的探索者。  相似文献   

9.
崔昊 《理论观察》2003,(4):115-116
中国画做为传统文化的精粹,千百年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技巧,也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教育模式。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画教学陷入了严重的困境,急需有识之士认真思索和探讨,寻求其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0.
王玺 《魅力中国》2010,(32):254-254
中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通过对中国传统美术的学习,深切地感受到,中国画与建筑有着太多的相似之处。正如,中国画里有“计白当黑”一说,建筑设计竞也有极为类似的理念。建筑与绘画其实是相通的,应传统美术文化的土壤中吸取养料,设计出具有中国性的建筑作品来。  相似文献   

11.
李丙贵 《魅力中国》2011,(2):257-257
中国画相传始于唐代,成于五代,盛于宋元、明清及近现代续有发展,尤其是新q-国成立以及改革开放至今,中国画业已形成继承传统绘画技艺为主,吸收国外艺术精华为辅,中西合璧、相得益彰、异彩纷呈、独具特色的高雅艺术。我国艺术门类中一个重要主成部分而受到国人乃至世界很多国家和人民的关注和青睐。  相似文献   

12.
任加敏 《魅力中国》2014,(22):133-133
传统中国画浓缩了中国的文化内涵、审美表达、哲学思考等内容,可以说是中国人民积累下来的智慧结晶。而中国画主要通过画家的用笔和用墨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国画笔墨的特征,分析了作者用笔用墨与情感表达,归纳了现代中国画笔墨的发展与创新。  相似文献   

13.
郑晓芳  王中明  庞晶晶 《魅力中国》2013,(8):336-336,338
道家“无”的思想表现并与中国画的画面留白的关系。中国画的留白,是中国画艺术形象的构成要素之一。通过有形与无形的对比,运用充满感情和韵律的线条,组成了明朗概括的视觉形象。留白并非空洞无物,而是艺术家所追求的更高的审美境界,即“无笔墨处之妙境”。中国画的留白,是其独有的表现手法之一。留白是通过欣赏者的审美联想和想象而获得的一种意象空间。它与中国古代道家思想、传统的审美意识、观察记忆方式和艺术表现方法相一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留白是中国画中的独特现象,虽没有笔墨的语言,但它与笔墨相互生发并产生独特的“蕴境”。留白是建立在艺术想象基础上的一种艺术创造,通过虚实相生、无中生有,进行意象造型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14.
水与墨通过笔的调和在宣纸上所构筑的是中国画艺术精神的家园。这一特殊的艺术形式行至近代有了两个名字,其一是中国画,其二是水墨画。中国画的概念从地域上区别于西洋画,水墨画则从材质上与油画拉开了距离。  相似文献   

15.
何谓“不似之似”?清初大画家石涛在一首诗中写道:“名山许游未许画,画必似之山必怪。变幻神奇懵懂所,不似之似当下拜。”近代国画大师齐白石也有句名言:“不似为欺世,太似为媚世。”他们都揭示出中国画艺术的真谛,富有哲理地阐明了生活真实与艺术真实的关系。“不似之似”集中地概括了中国画艺术的审美观。中国画艺术的“不似之似”之论,与我国传统的美学观点是一致的。由于社会历史发展道路的差异,同西方相比,东方的艺术更偏重于抽象。作为造型艺术的中国画,“抽象”的结果就是用线条来表现形体。艺术家为了使自己的审美意图得…  相似文献   

16.
庞颖 《理论观察》2008,(5):175-175
中国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的传统艺术之一,是民族文化特征的造型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在世界美术万花齐放、万壑争流的花园中独放异彩。现今中国画在初中美术教学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几乎所有中、小学都开设有该专业的课程,从而也将国画教育提上了日程。中国画是我们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组成部分,在世界美术艺苑中独树一帜。中国画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画本质上是在画画家本身,画自己,是画家自己内涵和修养的展现,所以,画的境界体现了人的境界,画的完善过程就是画家自我完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中国画的发展前途如何一直是美术界和理论界讨论的话题,但我个人认为中国画的发展还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因为中国画有着深厚的传统基础,我们应该重新认识传统,理解传统,中国画的创作应该回归自然,并且应该把传统和现代结合起来,达到互补的效果,对其进行不断开发,并其进行与西画比较,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创作是要创作,开发是要开发,但传统精华的部分不能丢。  相似文献   

19.
真正的艺术品,只能是心灵的产物,而不能掺杂人的印记。从刊出的作品中,不难寻觅到杨艾强先生扎实的传统笔默功底,那柔情的勾勒是典型的中国画传统的符号与程式。  相似文献   

20.
王昭 《魅力中国》2011,(20):302-302
在世界上各类绘画艺术中,中国画以其独特的用线表现形式独树一帜。中国画的写意笔墨,既借鉴了源远流长的中国书法用笔的各种表现方法,又结合了绘画的造型表现形式,不求形似,但求神似,以写来“抒写”画家的内心情感,是中国历代文人画家不断探索、不断总结的结晶。本文论述写意笔墨之“写”的表面含义和深层含义,并探究画家“写的主观意向与心路历程”以及引发新时期人们对写意笔墨之“写”的再认识与新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