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春梅 《全国商情》2009,(9):51-51,53
区域金融二元结构导致不同区域对统一货币政策的反应不一致、不均衡,统一货币政策对不同地区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以区域经济金融运行一体化为假设前提的传统的单一货币政策在新的区域金融发展二元结构特征下遇到了挑战.  相似文献   

2.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会影响货币需求结构的变化,而货币需求结构和货币政策效果密切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区域经济发展的非均衡化导致全国"一刀切"的货币政策在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的东西部产生了政策效果区域差异。本文基于EViews软件,针对货币需求结构比例对货币政策的影响这一结论,以浙江省和贵州省为代表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东西两省在居民消费水平不同的情况下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为差别性货币政策的实践提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对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重视,但现有的研究主要局限于一些观点的论述和总结,VAR模型对于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研究具有适用性,从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分别选取代表性省份对我国货币政策效应区域差异性进行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我国统一货币政策在不同区域产生了差异化效应.  相似文献   

4.
单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区域非对称性降低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在区域经济差距日益扩大的情况下,充分考虑各地实际,制定合理有效的货币政策来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统一的货币政策如何关注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本文按照符合市场规律、符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的原则,从货币政策最终目标、中介目标、操作工具、传导机制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货币政策必须坚持统一性的大前提,不可轻言区域化,但是部分内容可以探索差别化,指出最终目标本身包含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关注,中介目标只有从区域信贷规模、信贷结构的变化中掌握区域经济景气循环以及经济结构的变化.在货币政策工具方面指出对市场价格型的工具不可区域差别化,如利率;纯数量分配型的工具(如支农再贷款)、非市场型的价格工具(如支农再贷款利率)、定性的工具(如信贷指导意见)可以有选择地结合区域实际探索区域差别化,并从区域差别化不等于区域优惠、赋予央行分支机构部分货币政策权限后处理好保持货币政策独立性与协调地方政府的关系、与财政政策等其他调控政策的配合等方面研究了货币政策区域差别化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我国区域经济波动及货币政策效力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一的经济政策在我国产生了不同的区域效力,形成了不同的区域经济波动特点:东部地区与宏观经济政策保持较高的一致性,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独立性较强;在获得与东部相近的经济增长率时,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波动更为显著;与东部地区相比,紧缩经济对中、西部地区产生更为不利的影响;东、中部地区对利率调控较为敏感。我们将从经济发展机制、经济增长的非对称性、经济增长的脆弱性和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力四个方面总结全文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经济金融呈现明显的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为使统一性的货币政策更符合区域经济金融发展实际情况,有必要对可以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按区域进行适度差别化.运用适度差别化货币政策工具必须以坚持货币政策统一性前提,地方政府的区域经济结构调整战略必须纳入国家统一的产业政策规划体系中,通过进一步疏通银行信贷这一货币政策传导主渠道,积极发挥适度差别化的货币政策工具对区域经济结构升级和均衡协调发展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信贷渠道是货币政策传导的主要渠道,中国对于货币政策传导的区域效应研究起步较晚,基于信贷渠道研究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理论较少,能够结合区域实际提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区域信贷政策的就更少,但是信贷资金的区域化配置不仅会影响商业银行的效益,而且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均衡增长,最终将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因而有必要对区域信贷政策与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为未来进一步研究制定中国区域信贷政策理清思路。愿鄱阳湖畔山更青、水更绿、天更蓝。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货币政策区域非对称性为出发点,理论上分析了货币政策传导效应下的住房价格。并基于VAR模型实证比较了江苏与安徽两地在我国的货币政策下住房价格的变化,得出了江苏与安徽两区域的住房价格对货币政策的反映不显著,并且货币政策的影响具有区域不对称性,最后对我国实行货币政策的区域差异化提出了建议,以使区域住房市场与我国货币政策形成良性互动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人民银行充分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增加了基础货币投放,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入,取得了显著的货币政策效应,使经济发展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但进入2003年以来,一些地区和行业出现了盲目投资、重复建设等情况,导致投放迅猛,物价指数开始逐月攀升,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开始由反通缩逐渐转为防通胀.中央银行将适度控制信贷总量,稳健的货币政策将更加关注控制通货膨胀率.今年国家确定的金融调控目标为M1、M2增长17%左右,新增人民币贷款2.6万亿左右,均低于去年水平,控制信贷过快增长的政策意图比较明显.这对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人民银行来讲,如何正确处理执行国家统一的货币政策与兼顾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性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西部金融》2005,(6):24-25
本文认为欠发达地区应以发挥区域优势、促进产业结构与布局合理化、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为核心,在全国统一的货币政策下,根据区域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建立更为灵活的调节机制,提高货币政策的实际运用效果,促进区域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2.
本文认为,区域货币资金失衡是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区域货币资金失衡从金融层面考察有以下原因:全社会统一的存款准备金制度:利率管制使得东部地区享受“:优惠”利率;商业银行布局的区域差异;区域多事监管的差异;上市公司和证券交易分布的差异。西部大开发需要金融战略的支持,调整区域货币失衡的金融政策有“判别存款准备金政策;货币政策和利率政策;优化区域金融组织体系;促进西部资本市场发展;发展  相似文献   

13.
货币政策的区域效应制约了统一货币政策目标的实现,影响了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信用传导机制是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微观主体行为的地区差异是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本文介绍了狭义信用传导机制、广义信用传导机制的理论模型以及成立的前提条件;并从微观经济主体角度分析影响信用传导机制的因素;最后,从微观主体的地区差异分析中国货币政策信用传导机制区域效应产生的微观原因。  相似文献   

14.
货币政策立场与房地产异质性特征会影响房地产信贷政策调控效果.利用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构建动态面板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房地产信贷对异质性房地产商品价格的调控效果有明显的不同,货币政策立场与房地产信贷政策之间存在协同与拮抗作用,且这一交互作用也存在种类异质性和区域异质性,反映出房地产信贷政策与货币政策立场间的矛盾是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调控效率较低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只有配合货币政策立场、充分考虑银行风险承担行为,并针对不同种类、不同地域实行差异化的房地产信贷政策,才能发挥出最佳的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15.
通过以贵州省黔南州为个案的实证分析可知,货币政策的实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和银行业信贷能力的提升,但同时存在银行业机构信贷支持不足、对部分政策反应滞后、信贷两极分化突出等问题.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应从改善区域经济环境以及地方政府、中央银行以及银行业机构三方面的配套改革来进行.  相似文献   

16.
实证研究结论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作用真实表现为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正向或负向货币供给冲击对我国东部地区、东北地区、西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即存在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我国货币供给冲击是东部地区、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不是中部地区经济增长率的Granger原因;我国紧缩性与扩张性货币政策区域效应主要是与不同地区金融机构分布和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17.
以近十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变化以及货币政策执行情况为出发点,对货币政策在实施过程中产生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第一,确实存在货币政策行业非对称现象,即对于同一货币政策,各行业对其敏感度不同;第二,财务结构是影响企业对货币政策敏感程度差异的重要原因;第三,不同财务指标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效果不同,营运资本的作用较小,总资产规模和负债率的作用较大,资产规模较小的企业比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更易受到货币政策冲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本文首先阐述了中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了货币政策与经济发展联动关系传导路径,并采用VAR模型对中国1998年2季度至2013年1季度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货币政策长期看是中性的,不过货币政策短期内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不容忽视,同时经济发展状况对货币政策的反作用也应关注。中央银行应根据经济形势审慎选择货币政策工具,同时应注重货币政策的前瞻性、透明度和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9.
从理论层面上讲,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但在实际操作层面这种矛盾不仅存在,而且还比较尖锐.围绕破解这一难题,作者以研究支持渭南市经济社会发展为例进行了深度思考,认为金融部门在当前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只有努力做到"四个协调统一",才能较好地处理执行从紧的货币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确保国家宏观调控目标实现,促进和谐金融、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在国家宏观调控中的地位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中的作用愈加突出.本文基于2003-2008年期间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在青海的协调配合实践,实证分析了两大政策配合的效果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明确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及投资重点,形成政策合力;选择适宜青海经济发展的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模式,突出支持重点;找准财政货币政策配合的切入点,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