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妍 《理论观察》2011,(1):31-3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经济建设不断推进,公民社会开始破壳成长,并在传统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之外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宽容的领域。公民意识的觉醒,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新的机遇。同时,由于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和普及,“网络政治参与热”已悄然兴起。公民通过网络讨论公共政治问题,表达政治利益诉求,对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二者的良性互动,推进了我国民主政治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赵晓云 《理论观察》2022,(10):92-96
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频的不断成熟与发展,互联网为公众及时获取和掌握社会热点事件、热门人物、最新时事等信息提供了平台和渠道,也为人们在社交网络中“吃瓜”提供了场域。网络“吃瓜”行为有其独特的生成机制与心理动因,在带来一定的积极影响的同时,其带来的负面效应更为突出,需要党和政府、企业、社会和网民等“五大主体”运用法律、价值和理性等多维手段形成综合治理格局,从而引导人们正确看待“吃瓜”现象,理性发布公共言论,合理引导社会舆论,维护网络秩序,营造出健康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与普及,衍生了一系列网络舆情事件.对于在这种新媒体时代下网络传播的范围和速度,网络舆情事件的处理不当,会大大损害政府的公信力,这过程仅靠政府的监督已经无法控制当前的趋势.随着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和公民整体素质的提高,社会监督正经历着从无到有的变化.虽然我国社会监督有了很大进步,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社会公众的监督意识落后、参与性不高,社会监督主体之间缺乏沟通与配合,社会监督机制不完整以及奖惩措施不明确等问题.所以,在新媒体环境下,政府要以网络媒体为媒介,通过提高社会参与度、增加主体间协调与配合、完善监督流程等措施,从而形成强有力的社会监督合力的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4.
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原因-对策”为线索结构展开分析,从社会学角度探讨网络社会问题产生的原因,为有效控制网络社会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技术与管理、网络法规、网络道德和教育自律。  相似文献   

5.
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延伸,是以使用国际互联网的个人和组织为主体,通过计算机软件与硬件设备相互联接进行全球化生产和交流的网络化社会形式.网络社会的特点有:虚拟性、交互性、开放性、全球性.网络社会问题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但国内对于网络社会问题的介入还处于起步阶段.因此社会工作可针对网络社会问题积极介入,本文从微观层面提出解决网络社会问题的对策,进而不断完善社会工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刘志民  薛良 《理论观察》2014,(7):183-184
高职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已经行进多年,取得了许多成绩,但是仍然存在不少问题。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种社会助学已经进入到一个新的时期——网络助学时代。高职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网络模式具有自身的优势,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和可行性,也给高职自学考试社会助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价值取向与发展思路、教育模式的整合不够、各种教育资源设计与开发科学化和人性化不足、自考学生的网络学习方式应用不当、自学考试与网络助学关系协调衔接不理想等。鉴于此,高职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应该积极重构价值取向、整合社会助学的网络模式和传统模式、科学设计与开发网络助学的各种资源和指导网络学习者的学习方式、推动自学考试与网络社会助学的协调创新发展,从而建构起我国高职自学考试的社会助学网络模式运行的长效机制,以便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沈超 《魅力中国》2014,(8):272-272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且与网络使用带来的大量现实问题,越来越多的学科开始将传统的研究领域向网上拓展。网络社会工作的建立不仅可以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及时解决网络社会问题,而且可以顺应社会发母潮流为我国社会工作发展带来新的契机。因此,要把如何建立网络社会工作并使之有序开展作为一个重要课题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8.
植树造林始终是我国推进环境保护工程中关键的一项措施.近年来,随着环境问题越发受到国家、社会的重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日渐提升,植树造林、保护植被成为了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议题.而“网络植树”的概念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时代开始进入传统的林业建设中.文章从“网络植树”的现象入手,分析网络的进入为林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相似文献   

9.
我国互联网迅速发展,网络社会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社会的两面性,迫切要求对其进行有效管理。韩国"实名制"和澳大利亚"网络安全计划"证明传统的强制管理范式与现代互联网特质并不匹配;而社区治理强调政府主导下的相互协作、开放包容,与网络社会相契合,为网络社会的有效管理开启了新的路径:应坚持适度原则、开放包容的态度;构建网络社会规范体系;研发技术、完善法律、提升网络素养。  相似文献   

10.
王媛 《改革与开放》2015,(6):59-60,62
对互联网应用类别排名前三位的“即时通信”、“搜索引擎”和“网络新闻”中出现的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简要介绍.从微观上,分别对“情感欺骗”、“竞价排序”和“新闻娱乐化”三种道德失范现象做了矛盾分析.然后,根据网络社会的结构特点做出宏观分析.创新点在于对道德失范现象的矛盾分析.  相似文献   

11.
国际互联网于20世纪80年代末才开始出现,迅速发展并覆盖全球,其速度可以说是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越来越融入日常生活,并对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基于互联网而形成的网络宗教使宗教的传播超越了民族,超越了国界,在网络世界中构建了一个“虚拟教会”,最终引起了宗教在这个“缺场交往”空间中的全球化、个体化,并建构了宗教群体认同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城市化建设中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军,但由于“户籍”身份与“职业”身份的分离,以及我国二元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使其社会保障权利被“边缘化”.这样的状况非常不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构建.该文从社会支持网络的角度出发,首先对农民工现有的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进行了描述,分析其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一个新型的农民工社会救助支持网络,这个社会救助网络包括由政府参与的正式支持网络以及其由非政府组织、社区和亲戚朋友所组成的自发支持网络,能够为受助农民工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相似文献   

13.
在追朔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理论渊源的基础上,阐述"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的科学内涵。针对我国网络社会治理领域所面临的"网络社会治理过程中缺乏应有的法制保障、网络社会治理主体间尚未形成合作共治局面、网络社会治理国际合作体系亟需建立健全"等诸多问题,探析当前我国推进网络社会治理法治化应采取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4.
社会网络理论及其分析方法在金融领域的运用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一个研究方向.在对社会网络类型、建立渠道和特征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本文从信息传导、风险分担、声誉效应、偏爱和合谋以及关系资产的专用性等五个方面对社会网络及其在金融学中的应用进行了剖析,并对社会网络的直接关联、后门距离、网络中心度等表征方法进行了阐释.作者认为将社会网络内生性问题的解决、社会网络存在条件下如何设计员工的激励机制、社会网络的形成机制以及如何将社会网络与中国人的“关系”研究联系在一起将是社会网络与金融研究结合的新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15.
甘长存 《发展》2013,(2):99-100
网络以及相应的网络社会生活的出现,既为人类展现了一种美好的“数字化生存”前景,同时由于其具有虚拟性、匿名性、超时空性、瞬时性等特点,从而使得网络社会并不太平。构建网络社会管理改进和创新需要多元化的管理主体,全面化的管理客体,广泛化的管理内容和科学化的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网络舆论成为影响人们工作生活的重要舆论形式。政府在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问题,如何有效发挥网络舆论的积极作用已是必须考虑的问题。文章在介绍网络舆论概念、特征、重要性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政府在创新社会管理中加强网络舆论引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7.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深入发展。网络几乎已经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形成了新型的网络虚拟社会形态,给我国社会管理带来了强烈冲击。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明确提出:“加强网络社会管理,推进网络规范有序运行”。因此,提高网络虚拟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已经成为各级党委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需要面对的迫切课题。  相似文献   

18.
互联网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以其前所未有的影响力改变着世界。文章将产生在计算机网络中的伦理现象、伦理问题作为考察对象,从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行为三方面阐述了如何构建网络时代伦理。  相似文献   

19.
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兴起后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越来越引人关注。作者分析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意识感和语言行为,并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透视了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试析当代中国的网络民族主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网络民族主义是互联网兴起后民族主义在网络上的体现,作为一种新的社会政治现象,它越来越引人关注。作者分析了中国网络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网络民族主义的主体构成、意识感和语言行为,并从政治参与和市民社会的角度透视了它与政府和中国外交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