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仿生学和生物进化的视角重新审视知识转移,基于知识发酵理论,剖析了知识转移的内在机理,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移发酵模型,重点分析了知识转移发酵过程,并就如何促进知识转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知识是高技术企业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如何将高技术产业集群中的各类知识向高技术企业转移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分析了参与高技术产业集群知识转移的主体,构建了高技术产业集群的知识转移网络模型,该模型包括核心知识网络、辅助服务知识网络以及外围知识网络3个层次。  相似文献   

3.
知识的属性、粘度与知识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的有效转移是知识管理中的重要研究领域,隐性和显性知识的分类并不能很好地说明知识在转移过程中的流动性.知识粘性的存在会降低知识转移的流动性.阻碍知识的有效转移,从而削弱组织的核心竞争力.通过对知识粘性成因的研究,提出以下建议:从建立有效的知识转移体系、信任机制以及激励机制3个方面着手,降低知识的粘度,实现更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4.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障碍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知识联盟中的知识转移效率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知识联盟的绩效乃至成败。对知识联盟中的知识创造过程、知识转移过程及知识转移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促进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5.
企业间知识转移是企业获取动态能力的重要途径,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取决于企业间的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的动机和知识转移能力。通过对74家进行企业间知识转移的企业实证分析,证实了知识转移机会、知识转移动机、知识转移能力与企业间知识转移效果的相关关系。知识转移动机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机会和能力,并直接作用于知识转移效果。知识转移机会通过改变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影响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发生。企业间知识转移能力在企业间知识转移活动中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王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7,34(14):126-132
运用知识存量理论、知识转移理论的分析方法,分析知识联盟中知识存量演化问题。根据理论模型,构建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存量演化过程模型。基于郑州超硬材料知识联盟案例分析,认为知识转移频度、破缺度和共振度3个因素影响知识存量演化方向。通过案例讨论发现,在3种非均衡作用力的影响下,知识存量演化过程呈现波动性特征,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并沿着非线性路径经历了4个阶段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知识密集型企业粘滞知识转移障碍.提出了提高粘滞知识转移效率的模型以及对策。  相似文献   

8.
运用知识网络理论、知识转移理论和技术扩散模型,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知识转移速度异变问题。按照疏密关系和强度关系将知识网络分为弱关联疏网、弱关联密网、强关联密网、强关联疏网等4种模式,认为在不同知识网络模式作用下,知识转移速度和加速度发生异变,并构建了知识转移速度异变机理模型。  相似文献   

9.
我国企业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相关性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是知识资本管理过程中两种关键的知识管理行为,两者既具有一定的联系,又存在着本质的区别。在知识管理研究中,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混淆阻碍了知识管理实践的顺利实施。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的区别体现在概念区别、形式区别、内容区别与进程区别四种形式上,而知识转化与知识转化的联系体现在蕴含性、融合性、统一性与同一性四种性能上。随着知识理论研究的深入,知识转移与知识转化辨析的重要性愈益显著,已成为知识理论发展的一个新的方向,从而为知识管理实践提供基础性的理论支持。知识转化与知识转移的实施需要充分发挥知识主体的能动性,采取高度灵活与机动的策略,从知识的视角来对业务流程进行重新审视,对知识转化或知识转移进行重新定位,最终实现知识资本的价值增值。知识转化与知识转移的理论辨析与行为辨析已成为知识管理高级阶段的一项至关重要的知识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0.
基于知识地图的虚拟企业知识转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商业环境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不断加速的变化和不断更新的知识。在这种环境下,虚拟企业组织模式被越来越多地采用。同时,因为知识的复杂变化,使得知识转移和创新变成了企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从影响知识转移的因素入手,提出了虚拟企业基于知识地图的知识转移的3个阶段,并对各个阶段知识的变化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基于知识供应链的知识创新与转移模型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系统地探讨了知识创新的过程实质,即是包括知识的创造、转移和应用3个阶段的一种知识流动过程;研究了知识供应链的概念、特点和模型,通过对知识的转移层次研究,建立了知识转移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基于知识供应链的产学研联合所具有的优势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知识转移研究述评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知识转移的研究可以分为对其前因、过程以及后果的研究,其中知识转移过程的研究又包括对知识转移主体、知识特征、知识转移媒介以及情境因素的研究。在明确知识转移内涵的基础上,回顾了当前知识转移研究的成果,并探讨了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求产业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选择夏新电子为研究案例,对其内部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了产业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的机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业转型企业内部知识转移模型。研究表明,产业转型企业通过媒介识别并挖掘原有产业知识,利用技术学习实现显性知识的转移,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制度实现伪隐性知识转移,而人员转移是实现真隐性知识转移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周杰 《技术经济》2012,31(3):48-52
分析了供应链联盟企业的知识转移管理能力(包括协调能力、沟通能力、联系能力)对知识转移效果(有用性、速度和经济性)的影响机理。研究结果显示:协调能力能够有效提高供应链联盟的知识转移速度、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沟通能力能够提高知识转移的有用性、降低知识转移成本、提高知识转移速度;联系能力以信任为中介,能够有效提高知识转移的有用性、速度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15.
吴悦  顾新  王涛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31(20):132-135
信任可以通过调节知识网络中各组织在知识转移活动中的行为与策略,进而影响组织间知识转移效率。通过分析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关系演化过程,并据此作为时间维度,探讨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机理,构建了知识网络中组织间“信任演化—知识转移”概念框架。  相似文献   

16.
子公司知识来源与跨国公司知识转移组织机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茜 《生产力研究》2007,(13):118-119
文章从子公司层次分析了跨国公司三种不同的知识来源,指出不同来源的知识在跨国公司内转移的难易程度不同,所需要的组织机制也不同。对于基于差异化网络的现代跨国公司而言,需要充分重视子公司知识来源与组织机制的相互影响,选择有利于子公司知识转移的组织机制,以提高知识转移的绩效。  相似文献   

17.
基于知识链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知识链的基本概念,根据知识流的流向重构了企业内外知识链模型,并结合知识螺旋理论,详细论述了基于内外知识链的企业知识转移与创新结构.  相似文献   

18.
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创新理论和知识网络理论的分析方法,提出了知识网络创新路径的问题。通过博弈模型和仿真模拟分析,构建了基于知识转移的知识网络创新路径模型。认为按照知识转移存量和开放度两个维度,知识网络创新可沿着3条非线性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19.
《技术经济》2015,(12):1-6
针对多单元企业,提出了两种单元间知识转移连接结构——跨边界者连接结构和相关网络连接结构,深入分析了两种连接结构下的知识转移交易成本。结果显示:跨边界者连接结构适用于转移复杂度较低的知识,相关网络连接结构适用于转移复杂度较高的知识,知识转移交易成本相等时的知识复杂度是选取两种结构的分界点。  相似文献   

20.
基于组织影响力理论,将企业孵化器知识网络中节点在知识转移中的影响力定义为该节点在网络中的知识地位,用该节点在网络知识转移中的影响指数来测量。识别了网络中节点间的主要知识转移活动,并确定了各类知识转移活动的权值,给出了节点对网络知识转移影响力的测量方法。最后以上海某企业孵化器为例进行了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