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1992年,在深入实施科教兴农战略和农村财源建设中,黑龙江省财政厅会同省农科院以及农口有关部门,为促进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科技对农村经济及财政的贡献率,实施了以资金跟着科技走为主要内容的“科技、资金一体化”农村财源建设模式。近五年来,全省各级财政共安排农业科技资金13.4亿元,占全省财政支农支出的21.2%。到1996年,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已由1992年的35%左右提高到目前的42%,五年提高了7个百分点;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提高了10—15%;全省大部分农业县(市)来自农业的财政收入已占财政总收入的50—60%。“科技、资金一体化”财源建设模式在其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1994年实行的分税制财政体制,改变了地方财政的收入结构,农业和农村经济成为我省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适应分税制体制和财源建设的要求,我省各级财政部门从培植农村经济新增长点入手,大力支持农村财源建设,逐步探索出了一条农业经济持续发展、农村财源持续增长的路子。 一、适应新的形势,选准农业和农村经济快速增长的突  相似文献   

3.
加强农村财源建设是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保障,是国家财政积累的基础,农村财源茂盛了,才能保障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通过农村财源建设,能够发挥农村资源优势,优化开发利用农村资源,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促使农民增收致富.达到增强我国经济实力、民富国强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远安县是湖北省确定的38个贫困县(市)和39个财政补贴县(市)之一。近些年来,运安县财政部门坚持农村扶贫与开展财源建设并举,农民脱贫与财政脱补同步,为推进和实现农民脱贫,财政脱补的“双脱”工作探索出了一条可行之路。 远安县“双脱”工作的基本做法是: 1.以发展农村经济为基础。以开展财源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全县“双脱”工作。财政和农民  相似文献   

5.
一、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中央对建设新农村在资金上给予了不少的倾斜,但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配套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因此,县级财政要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一是要着力推进财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源梯队,做大财政经济蛋糕,积累财力,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千方百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公共财政在我国的实施,农村财源建设面临着新的挑战。与之相适应,有必要明确实施公共财政下农村财源建设的思路。我们认为,今后农村财源建设应按照公共财政的要求,着力抓好“建、管、收”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2007年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的一年.努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村财政研究工作,对于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完善农村公共财政制度,逐步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确保农民持续增收,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二月下旬黑龙江省农村财政研究会组织在哈部分常务理事认真学习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00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大家一致认为,《意见》发表完全符合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实际。《意见》提出的各项政策措施的深入贯彻落实,不仅将极大的激发全国广大农民和农村干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加快致富步伐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农村财政工作指明了方向,对农村财源建设发挥重大的推动作用。学习讨论中,大家联系我省农村财政工作实际,对今年以至今后一个时期财政支农工作的指导思想、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等热点  相似文献   

9.
一、农村税费改革后财政面临的困难和矛盾问题1.以农业为支撑的弱势财政面临着后劲乏力的压力。我国的农业到目前仍然是沿袭几千年以来的原始耕作方式,仍然是一个弱势产业,这样以传统农业为支撑的财政,也必须形成弱势财政。农村税费改革,虽然农民减负,但有的地方财政不仅没有增收,反面财政减收;从农村财源的格局看,“一木独撑”的格局一时难以改变。由于乡镇企业普遍“崩溃”,或因“二次创业”受挫,贫困山区县形成本级财政以乡镇财政为主体,农村财源以农民财源主体的格局,农村二三产业对财政贡献几乎微乎其微;从财政保障能力看,本级财政对上…  相似文献   

10.
英山县是位于大别山南麓的山区县。茶叶是该县的传统产业。近几年来,英山县财政部门充分发挥茶叶这一传统产业优势,围绕“建设茶叶之乡”的总体目标,始终把大力发展茶叶产业化作为农村财源建设的突破口,靠茶叶产业开发富裕农民,搞活乡村,建设财政,初步走出了一条茶叶产业开发与财源建设相结合的农村财源建设之路。1998年,全县茶叶产业提供财政收入2000多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五分之一。该县的主要作法是:  相似文献   

11.
加强乡镇财源建设是解决农村财政困难、发展农村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根本出路。至于如何搞好财源建设,笔者试结合江苏省洪泽县的基本情况,就扩大乡镇财源建设渠道、夯实财政增收问题,提出一些探讨性建议。  相似文献   

12.
我做财政工作近十年,深深体会到要做好新时期县财政工作,充分发挥财政职能,必须做到“五实”:第一,调整财源建设思路要实。要做大财政收入的“蛋糕”,必须加大财源建设的力度。调整财源建设首先要扭转过去那种财源建设资金只给国有和集体企业,不给个体和私营企业注入资金的倾向;其次筹资的渠道要开阔,不要老是盯着有限的几个财政预算资金,要多方筹措社会闲散资金,可以采取财政垫息、贴息、贷款、担保、拨款等方式,为财源建设项目筹措资金;其三在财源建设的管理上要由过去直接的微观的管理转变为间接的宏观监管,要在政策和服务上多作文章。第…  相似文献   

13.
搞好财源建设,是振兴国家财政的根本途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国家财政职能的进一步加强,修文县紧紧围绕“三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的工作方针,结合县情,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立足区位与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狠抓财源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切实巩固基础财源,着力发展壮大二产,加快培植以旅游、交通运输、商贸服务等为主的三产,逐步建立财源格局多元化和独具特色的基础财源,速效财源与长效财源并存的财源体系。  相似文献   

14.
《农村财政与财务》2008,(9):F0003-F0003
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秘书长赵桂良、辽宁省财政厅县财源办主任张纲军、中国农村财政研究会会长张振  相似文献   

15.
一、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 中央对建设新农村在资金上给予了不少的倾斜,但县级财政大多是“吃饭型”财政,配套投入农村建设的资金毕竟有限,因此,县级财政要积极拓宽新农村建设的投资渠道。一是要着力推进财源建设,进一步提升发展质量和层次,建立科学合理的财源梯队,做大财政经济蛋糕,积累财力,发挥公共财政“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千方百计落实一定的启动资金和补助资金,建设好水、电、路等公共基础设施,解决单家独户不好办也办不了的事情,有效激活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二是积极探索建立“政府拨一点、涉农资金捆一点、受益群众出一点、包保单位帮一点、社会各界捐一点、政策优惠让一点”的融资模式,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业产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农村财源建设在地方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越来越明显。从现阶段的实际情况来看,尽管各地农村财源建设取得了不错的成效,积累了大量的经验。但一些环节上存在的问题也日渐突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农村财源建设的健康发展。有鉴于此,笔者认为抓好农村财源建设重点应把握好以下四个环节: 一、转变观念 近年来,不少农村在财源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效果却十分有限,究其原因,根本一条就是财源建设上依旧沿袭着传统的老观念,跟  相似文献   

17.
一、财源建设的重要性 所谓财源,是指稳定并能够提供税收的经济项目,它是征税的基础和前提。通常所称“经济决定财政”,就是说,必须具有坚实的财源基础,才能为财政提供更多的税收。  相似文献   

18.
乡镇财政是国家财政体系的重要组成部份。它担负着筹集、分配和管理乡镇政府各项资金,促进乡镇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健全乡镇财政,加快乡镇财源建设,对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将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抓财源,促收入。乡镇财源建设,要在强化经济结构上下功力,切实做好做活“农”字文章。发展农村经济,是客观形势的必然选择,必须立足现状,着眼未来,从宏观和战略高度统筹规划。一是抓好“一村一品,一产一业”的区域经济,以实现涉农财源增长的重大突破;二是着力市场建设,以实现农副产品的大流通;三是依托地理、地…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财政部门加强农村财源建设工作,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财政和农民收入,壮大地方经济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湖北省洪湖市财政部门开展的财源建设经历了一个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收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一、调优结构,提高效益 财源建设的核心问题是取得好的效益。合理的财源结构,有利于促进经济结构的合理化,因此发挥财源的结构效益是财源建设的关键。在财源建  相似文献   

20.
加强财源建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实力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如何深入推进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精心培育绿色财源,扩张县级财源建设,不断壮大财政实力。成为县级财政经济发展中必须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的一项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