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上海农村经济》2006,(8):43-44
答:秀珍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子实体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20℃,最高极限温度在32℃。今年六月以来,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气温偏高,甚至出现六月份达35℃以上的高温。这种突发的高温,会导致菌柄上端的养份停止输送,促使出现大批死菇。因此,突发的高温是引起死菇的主要原因。遇到这种情况,应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2.
平菇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深受菇农欢迎。但由于国内销售市场的扩大,栽培出菇季节逐步推迟到1-3月份,此时正值严寒低温,给熟料和发酵料栽培造成料温低、发菌慢,严重地影响产量和效益。为此,内蒙古翁牛特旗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开始,进行了平菇生料栽培试验,三年来的结果表明,增产显著,生物学效率高达150%—200%。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主要选用的是中低温型“清丰8号”品种,该品种出菇整齐,转潮快。二、原料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豆秸粉碎成0.5-1厘米长的小段,曝…  相似文献   

3.
答:金针菇属于低温品种,出菇期间温度调至12℃应在金针菇的出菇温度范围,如果出菇不好应从湿度、空气及光照中找原因。出菇期间空气相对湿度要控制在80%-90%,同时必须有充足的氧气才能正常生长。在地下室栽培金针菇,要配备一定的通风设备。另外,金针菇在形成菌蕾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散射光,因此,地下室栽培金针菇应装有一定数量的日光灯。  相似文献   

4.
每年12月至次年2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很多地区气温在零度以下,不利于食用菌的生长,即使是发菌期也是如此。而低温季节往往是食用菌出菇集中时段,大量出菇、集中上市,几乎成为我国食用菌生产的特有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栽培平菇中,有时会遇到一些菌袋或菌砖的菌丝生长很好,完全吃料后却很长时间不出菇的现象,主要的原因和补救方法如下:1、平菇品种与季节选择不搭配。菌种温型与栽培时的气温差距太大,也可以说是播种时间选择不当。如用中低温型平菇菌种在春夏之交播种,菌丝长满后正逢高温季节就很难出菇。补救方法:在阴凉处挖槽排列覆土越夏,待到秋凉适合时刨除覆土,进行出菇管理,可以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6.
食用菌室内周年生产模式利用各种塑料大棚和空闲房屋等作为周年生产的菇房,根据室内气温的变化,选用不同种类的菌种进行连续栽培,充分利用室内有利环境条件,可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据生产实践,7-8月份,适宜栽培高温型菌类;12-翌年2月份,可栽培中、低温型...  相似文献   

7.
邬占山 《致富之友》2000,(12):20-20
一、栽培季节及品种选择平菇是一种中低温型食用菌 ,不耐高温。在内蒙古地区一般以春、秋季为主要投料季节。春季2 -3月投料 ,4 -5月开始出菇 ,7月份高温来临前结束。品种以中温型、高温型、抗杂、转潮快、耐贮运、颜色浅的品种为宜。秋季9月份投料 ,10月中下旬开始出菇 ,可一直延续到春节前后。品种以低温、抗性强、转潮快、颜色浅的品种为主。二、培养料配方及处理培养料配方为 :玉米芯80 % ,麸皮、米糠15% ,玉米粉5% ,磷酸二铵1 % ,石膏2% ,生石灰8% ,料水比为1∶1 4。主料玉米芯要求无霉变、无虫害 ,使用前粉碎。大…  相似文献   

8.
许言 《农家之友》2006,(12S):30-31
12月份以来,由于气温大幅下降,自然条件下栽培的鸡腿菇,在正常管理水平下不会再出菇。但由于“物以稀为贵”的市场规律,冬季的鸡腿菇鲜品特别受欢迎,受较高价格的拉动,生产效益大大提高,所以,近年各地渐有进行冬季反季节栽培的做法,实践证明总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正>菌种和季节的不适应性。如果在冬季栽培了高温型品种的平菇,会引起平菇的"不适症",主要表现为发菌缓慢,出菇迟,甚至不发菌不出菇。因此冬季栽培平菇要选择低温型的品种。同理,在春、秋平菇的生长旺季,就要选择高温型的品种。菇场环境不适致"中毒"。如选择在阴暗、通风不畅的房间,或选在不卫生的场所种菇,这些都是引起杂  相似文献   

10.
杏鲍菇又名杏仁鲍鱼菇、刺芹侧耳,是一种肉质伞菌,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杏仁香味,长期食用杏鲍菇,具有改善胃肠功能和美容的功效。杏鲍菇属于中低温型菌类,超过20℃和低于8℃时很难或不能形成子实体原基。在河北省一般在9月底栽培,10月份出菇。其它省市的栽培季节可以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而定。  相似文献   

11.
吕纪增 《农家之友》2003,(11):25-25
白环柄菇为高温性菌类,适合盛夏高温季节生产,其产量与品质超过“高温蘑菇”,且栽培容易,经济效益显著,是一种具有开发前景的新型食用菌。一、栽培要点1.季节安排:白环柄菇在一般自然气温下5~9月均可生长。菌丝在18~35℃温度下均能生长。我国南北气温差异明显,应根据本地气候适当安排。2.原料的选择与处理:白环柄菇是典型的草腐菌与粪生菌,主要分解利用稻麦草和各种农作物秸秆,禾本科杂草类以及  相似文献   

12.
<正>自入春以来,雨水适中,气温不断回升,整体蔬菜价格呈现平稳回落态势。然而在众多蔬菜出现价格回落时,平菇的价格却出现逆势上扬。根据市场监测数据显示,4月10日平菇价格已涨至4.6-7元/公斤左右,与4月1日的2.4-3元/公斤相比涨幅达91.7%-133%左右。根据平菇经营户介绍:一是市场销售平菇基本是南京本地产的,供应量比较有限,不易储存。二是平菇分为两种,一种黑面菇、一种白面菇,黑面菇是低温菇,上一批在冬春时节上市,随着气温的不断升高,黑面菇  相似文献   

13.
谢刚  王英 《农家之友》2003,(23):23-23
常有菇农反映,每年种植的香菇总有一部分袋料不出菇、出菇很少或出菇迟。据笔者凋查与实践,香菇难出菇的主要原因及对策如下:品种选择不当难出菇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只有科学的选择品种,才能取得好的经济效益。香菇按出菇温度分为高温  相似文献   

14.
<正>香菇是世丰富,为宴生产方菇界上最著名的食用菌之一,它香气沁脾,滋味鲜美,营养席和家庭烹调的最佳配料之一,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在面,香菇生产所需投资少,技术简单,培养料来源广泛,经济效益较高,对提高种植户收入、促进农业现代化、改善我国食物结构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香菇栽培品种根据出菇温度可分为低温种、中温种、高温种、广温种4类:低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5-15℃;中温种:出菇的中心温度大致为10-20℃;高温  相似文献   

15.
利用塑料大棚进行番茄早熟、高产、高效栽培,实践证明亩产可稳定在9000公斤左右.亩产值超万元.最高亩产值可达1.5万元。一、选用良种选用由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培育出的霞粉良种。该品种早熟、丰产已商品性好。一般4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5月下旬为盛果期、此时上市的番茄质好价高效益好。二、培育壮苗11月中下旬播种、将已浸种消毒的种子播件于大棚冷床上.床土按6份土与4份有机肥的比例配制而成。大棚内套小棚、当苗子长到两叶左右时,移植子薄膜钵中。苗床期的管理主要是控制适宜棚温,防止高温窜苗成低温僵苗及冻害的发生:合理促控,…  相似文献   

16.
土墩法栽培金黄色平菇技术姚宝亭黄色平菇由于感观好,深受消费者欢迎,目前只有榆黄菇是黄色外,其余平菇都是灰白色。为了开发新平菇品种,引进金黄色平菇品种,该品种1斤料可产3斤以上菇。此品种属低温型,在2℃─22℃下实体正常生长,解决了低温条件下不能生长黄...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能够人工栽培香菇的国家。据传,发明这一栽培技术的是南宋时期祖居在浙江庆元县百山祖乡龙岩村的一名叫吴三公的农民,他从实践中总结出一套如何选择场地、选用菇木、砍坎种菇、惊蕈催菇的香菇人工栽培技术,成了历史上香菇生产的发明家。  相似文献   

18.
金针菇遇环境条件变化 ,菇形和色泽会出现异常。这时须针对菇体的不同反应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早产菇在菌丝培养阶段 ,菌丝未长满瓶就在棉塞边长出菇来。这主要是天气骤冷 ,气温下降所致。防止办法是增温降湿。二、流产菇菇长出瓶口后出现成批死亡。这主要是室温高于20℃以上所致。可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如白天关闭门窗 ,夜晚开窗通风 ,地面、床架洒水等 ,均有利于自然降温。三、针尖菇套袋过早 ,或袋口扎得过紧 ,致使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菌盖得不到发育 ,便会产生这种情况。一般通过揭膜壮菇即能避免。四、开…  相似文献   

19.
猪肚菇学名大杯蕈,又称大柄伞、大漏头菇、笋菇等,是偏高温型的食用菌,宜在5月中旬至10月下旬气温23~32℃自然条件下栽培出菇。现将其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安保一 《致富之友》2004,(12):40-40
一、春秋抗王:该品种为2004年重点生产品种,其最大特点是总产量特高,超过历史上任何品种的最高水平。春秋抗王出菇温度4-32℃,在华东地区早秋栽培,8月下旬即可上市,春季生产,出菇期至6月中旬结束,不论何时栽培并没有潮后即可收回合部投资并能获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