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卓根 《农家之友》2008,(2):32-32
料袋两端接人同一菌种,往往只有一端菌丝生长良好,另一端则菌丝萎缩死亡。原因是:在接种过程中,一端菌种被压碎受损伤,难以恢复;因种种原因另一端含水量偏高,菌种长时间在水中浸泡,使菌种腐烂;另外,一端的袋口扎得过紧,造成氧气供应不足,也会造成菌丝生长受阻。  相似文献   

2.
一要阻止“氧化”。氧气是需氧菌繁殖的必须条件,而需氧菌大多数都是腐败菌,能使青贮料腐败变质。因此,阻止“氧化”的技术要领是压实、密封。使用青贮窖时,要碾压踩实,尽量减少饲料间的空气,顶面封压薄膜,加盖泥土;使用青贮袋时,袋口封扎要松,堆垛要高,顶部压上木板和石块,以便利用自然压力挤出袋内的空气。  相似文献   

3.
一、袋式堆积栽培法 1.接种.采用聚乙烯塑料薄膜菌袋,规格为20cm宽、35 ~ 40cm长.先在塑料袋的一端用线绳扎紧袋口,然后装入棉籽壳菌种,轻轻压实,添装培养料,至袋长的一半.紧贴袋内壁放一层菌种,呈环状,注意菌种不要被培养料覆盖.再装培养料至距袋口7cm处,将培养料压实,放一层菌种.用直径1.5cm的木棒在料中间打孔,以利通气,扎紧袋口.  相似文献   

4.
1.微孔发菌培养料的选择、配料、拌料、发菌等同常规。不同点是在装袋前用缝纫机在菌筒上打3行针孔,作为菌丝生长期间供应空气的微孔通道。也可在常规装袋后,待菌丝萌发时,用针在菌种层内扎孔。2.渗灌出菇菌丝发满菌袋后,用小刀纵向划3个长方形小口,每个口长20~25厘米,宽5~8厘米。注意划口时小刀不要伤菌丝。将划好口的出菇袋移入出菇房内。堆放出菇袋前先用砖垒个底盘,防止出菇时溅上泥土及其他杂物。然后一层袋一层泥,最上层要厚些,并做上水泥沟。室内一般以15米高为宜。利用泥的传水性和保水性,作为供给因菌袋出菇失水而  相似文献   

5.
食用菌园地     
香菇出菇管理技术一、适时脱袋香菇料筒接种培养60-80天,菌筒即可达到生理成熟,即可脱袋。标准如下:1用手摸菌筒有弹性感;2接种点周围出现不规则小泡隆起,占整个筒面2/3,并伴有褐色色斑。脱袋宜在晴天,破袋时不能割破菌筒内的培养料。二、抓好菌筒转...  相似文献   

6.
秸秆菌体蛋白生物饲料,代粮养殖,可节约粮食,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制作技术如下:一、原料选择植物秸秆是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主要原料,可分三类:1-农物秸秆类,如稻草、麦秆、玉米秆、高粱秸、豆秆、花生秧、地瓜秧、葵花盘等无霉变的作物秸秆;2-杂草类,如聚合草、沙草、稗草、三叶草、碱草、芨芨草等无毒杂草;3-树叶类,如榆树、杨树、松树、桑树、果树叶等。二、原料处理利用植物秸秆作原料,生产菌体蛋白饲料,要进行粉碎处理。粉碎时要根据饲养的畜禽种类灵活掌握。如用菌体蛋白饲料养殖猪、禽、兔时,秸秆粉碎的…  相似文献   

7.
垂榆嫁接工作完成后,其管理得好坏,直接影响成活率的高低,具体措施如下;一、接株管理北方地区嫁接一般需要套塑料袋,保温保湿以确保成活。嫁接后20天左右(由于树体自身生长强弱决定树体与接穗愈合的快慢,略有差异)接穗发芽,随着外界温度的升高,袋内温度也随之升高。如芽和叶略有发黄,须开孔通气,以利降温补氧。开孔大小,视具体条件而定:外界气温较低,发芽未展,开孔要小些;外界升温快。气温较高,发芽已展成叶,开孔要大一些。开孔通气后,接穗逐渐适应外界环境,生长较快,大约6天左右,须解袋,以利获得充足的光线,促…  相似文献   

8.
为使每个袋菌都能得到充足的光照、水分和新鲜空气,又不影响出耳操作管理,要注意调节好室内和袋间的小气候环境。1保持适宜的湿度袋菌开孔上架后,木耳就从营养生长转向生殖生长,菌丝内部的生理变化活动处于整个生命活动的高峰,此时对水分十分敏感。因此,这时要浇...  相似文献   

9.
<正>栽培料选择:选用果树木屑最好,杨树、柳树、桑树、槐树、桐树等阔叶林木的木屑以及棉籽壳、玉米芯、棉秆、豆秸经过粉碎后也可使用。但要求原料一定要新鲜。凡含有芳香性物质的树,如松树、柏树、杉树等一般不能直接用做基料。栽培适期:最佳的接种期为9月份,这时期的日平均温度在28℃以下,有利于室内发菌。经过60~80天的培养至室外出菇时,日平均温度不低于12℃。栽培管理:接种后菌袋培  相似文献   

10.
立冬后天气逐渐变冷,此期平菇管理重点是采用各种措施来提高温度,促使发菌. 1.采用袋栽.冬栽平菇,采用畦栽和床栽的菌床受环境温度(地温和气温)影响很大,菌床温度提高较难,保温不易.采用袋栽不仅料温容易提高,袋堆温度也便于保持,只要管理措施跟上,菌袋温度能够满足菌丝生长的需要,低温对发菌速度的影响比较小,出菇时间也能有效控制. 2.集中式堆积发菌.无论是熟料菌袋,还是生料、发酵料菌袋,都要采用集中式多排多层次堆积发菌,以充分利用菌温促使整个袋堆温度升高.实践证明,在没有附加增温措施的情况下,生料、发酵料菌袋的自热升温效应比熟料菌袋要好.  相似文献   

11.
一、菌种要适龄菌种以45 -55天的菌龄生活力最强 ,凡菌龄不足或超龄的菌种应禁止使用。二、菌袋装料宜紧不宜松装料紧密硬实的菌袋 ,手抓或搬动不变形 ,袋内、外的空气就不会因此而对流交换 ,污染的机会就自然相对减少。为此 ,不管是手工装袋还是机器装袋 ,一定要装紧装实。三、装锅灭菌宜少不宜多菌袋进锅灭菌装入量以八分满为度 ,四周还要留出空隙 ,以利蒸气流畅 ,避免出现死角。四、接种室消毒要严格接种室在使用前必须按规定消毒1 -2次(老接种室用药量加倍)后再使用。接种时仍要重新消毒。接种穴胶布要贴紧 ,严格操作 ,忌麻痹大…  相似文献   

12.
平菇生产投资少、见效快,深受菇农欢迎。但由于国内销售市场的扩大,栽培出菇季节逐步推迟到1-3月份,此时正值严寒低温,给熟料和发酵料栽培造成料温低、发菌慢,严重地影响产量和效益。为此,内蒙古翁牛特旗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4年开始,进行了平菇生料栽培试验,三年来的结果表明,增产显著,生物学效率高达150%—200%。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一、选用优良品种主要选用的是中低温型“清丰8号”品种,该品种出菇整齐,转潮快。二、原料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的玉米芯,粉碎成玉米粒大小的颗粒,豆秸粉碎成0.5-1厘米长的小段,曝…  相似文献   

13.
《农家之友》2013,(11):46-46
防空洞栽培秀殄菇技术 技术要点:1.培养料配方以棉籽壳、稻草、玉米芯(秆)、杂木屑等为主原料。2.防控洞周年温差不大,而秀珍菇多为变温结实性,需要一定的温差刺激才能出菇,宜选择温差需求小的品种。3.洞口采用25目防虫网封住洞口,有效防止菇蚊、菇蝇侵入。 防空洞栽培茶树菇技术 技术要点:1.防空洞空气流通欠佳,因此要安装通风和水电设备,顶端每隔10m左右安装一盏15W~25W灯泡照明。2.主料配方:杂木屑33%、棉籽壳30%、玉米芯20%、麦皮15%,含水量60%,pH值6~6.5。  相似文献   

14.
进入3月份以后,鲜切花供应量逐渐下降;切花主产地云南气温下降显著.影响到鲜花的上市,造成价格的上涨.玫瑰、百合价格均有所上涨.菊花及其他草花也有所上涨。其中随着清明到来,菊花的价格节节高涨.尤真是白菊的价格上涨显著,由3月份7元/扎上涨至12元/扎.上涨了70%;黄菊也由5元/扎上升至7元/扎。另外草花类:  相似文献   

15.
金针菇遇环境条件变化 ,菇形和色泽会出现异常。这时须针对菇体的不同反应 ,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一、早产菇在菌丝培养阶段 ,菌丝未长满瓶就在棉塞边长出菇来。这主要是天气骤冷 ,气温下降所致。防止办法是增温降湿。二、流产菇菇长出瓶口后出现成批死亡。这主要是室温高于20℃以上所致。可采取降温措施防止。如白天关闭门窗 ,夜晚开窗通风 ,地面、床架洒水等 ,均有利于自然降温。三、针尖菇套袋过早 ,或袋口扎得过紧 ,致使袋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 ,菌盖得不到发育 ,便会产生这种情况。一般通过揭膜壮菇即能避免。四、开…  相似文献   

16.
《农家致富顾问》2011,(2):29-29
1.对燃料要求严格。①户用秸秆气化炉对燃料的均匀和大小都有要求。只能添加碎而小的物料,如:锯木、谷壳、刨花、长度2cm以下的玉米芯等。②燃料压实后才能实现气化。燃料压实的程度要求严格,过紧过松都不符合要求。略紧不透气,炉子就会熄火;略松通气过快,变成直接燃烧,只会生烟,产生不了气。  相似文献   

17.
《致富之友》1995,(9):19-19
平菇袋栽的系列补液法(一)塑料袋式栽培平菇,以其栽培管理方便.空间刊用率高。便于控制杂菌污染等优点,在生产中得到普遍推广和应用。但装式栽培后期增养料失水严重.养分不足,造成于实体发育差,产量低,已成为袋栽平菇必须解决的问题。因此,菌袋的后期补液已成为...  相似文献   

18.
春雨 《致富之友》2005,(10):26-27
双孢蘑菇也叫白蘑菇或洋蘑菇,是世界范围销量最大,产量最多的食用菌。不但营养价值高,且具有很好的医疗保健功能。其主要生产原料取自稻草、麦草、玉米芯(秆)及牲畜粪等,产量高,效益好,开发商机无限。但由于许多菇农未能掌握技术或摆脱不了常规栽培方法束缚,不仅费工费时,且造成低产欠收以及病虫发生,得不偿失现象履见不鲜。由此可见,若能寻找一条栽培方法简单,达到较好目标的栽培技术则是广大食用菌爱好者盼望已久之事。现就笔者深入基地调查研究,试验推广成功经验加以剖析,以使菇农尽快步入栽培双孢菇健康轨道。  相似文献   

19.
金针菇栽培管理要求较高,特别是子实体发育对水分要求十分敏感,此期的水分管理是取得高产优质的关键。下面介绍一种按子实体生长的不同时期和出菇潮次水分管理方法。 (一)当菌丝发到袋底后,立即开袋搔菌,耙去老菌皮,并盖湿报纸或地膜进行保温催蕾。用报纸覆盖的每天喷3~4次水,以保持报纸湿润;用地膜覆盖的可向地面和空间喷水,以保持空气湿润90%左右。为保证菇蕾正常发生,此期每天要开窗通风一次,室温控制在10~14℃。经5~7天的催促,菇蕾便大量发生。 (二)当菇蕾长到1~2厘米,即进入了抑制生长时期。此时要减…  相似文献   

20.
由东北师范大学研制成功的运用现代生物技术把玉米秸秆和玉米芯加工成易消化的纤维饲料和对人类健康具有极大作用的木寡糖(双歧因子),在畜牧业、食品、医药工业领域都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这项新技术的特点是:生产出的纤维饲料消化率可达95%,并保留了原玉米秸秆中的营养成分;用玉米芯生产双歧因子,产出率为15%-18%,用玉米秸秆生产双歧因子,产出率为8%左右;生产出的纤维饲料中具有高活性的双歧因子。据测算,每吨玉米秸秆50元,人工成本费80-110元,每吨纤维饲料300元,1吨原料可生产0-9吨成品,年产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