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进入21世纪,非传统安全带来的威胁日益增加。非传统安全的挑战比传统安全(军事安全)的挑战具有更大的跨国性的特点。加强区域合作是应对此类问题的重要手段。中国-东盟由于特殊的地缘因素,都认识到了在非传统安全方面进行合作的重要性,并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云南作为中国-东盟及整个东南亚连接的第一线,势必深受影响。  相似文献   

2.
东盟是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2000年,东盟占中国对外商品贸易的8.3%,中国占东盟外贸份额的3.9%;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将促进西双版纳与东盟国家的技术、金融、经济和贸易、农业、信息、湄公河开发、人力资源开发、教育、非传统安全、旅游等领域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有助于西双版纳招商引资;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中,西双版纳要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济技术合作,应该积极鼓励和支持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跨国经营,参与区域农业合作,参与区域金融、经济和贸易、信息、湄公河开发、人力资源开发、非传统安全等领域合作。在产业和结构调整、生态环境保护、热带雨林保护、招商引资、产业群集、人力资源、基础设施、贸易自由化协调、对外投资、绿色替代禁毒、吸引外资等领域,与东盟国家进行更密切的合作。  相似文献   

3.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跨境旅游成为中国-东盟重点、优先合作领域之一.本文在分析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现状的基础上,发现中国与东盟跨境旅游合作在基础设施、旅游安全、旅游人才等方面面临制约困境,结合中国-东盟跨境旅游合作发展实际,提出完善旅游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旅游安全合作机制、构建多层次旅游产业合作平台、强化跨境旅游企业联合营销力度、加快跨境旅游人才培养等困境突破策略,以深化中国-东盟旅游合作,开辟中国-东盟旅游合作新前景.  相似文献   

4.
全球金融危机后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金融危机给中国和东盟经济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冲击,再次凸显出通过金融合作实现金融稳定的重要性.本文分析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发展契机,论述了中国+东盟金融合作是中国在东亚金融合作中的现实模式,阐述中国与东盟金融合作的目标争内容,并对未来双方金融合作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5.
从合作博弈角度看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洁  宋英杰 《当代财经》2007,(2):96-101
文章通过建立不合作模型与合作模型进行比较,得出合作博弈是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理性选择的结论.并用合作博弈模型提出几个命题,分析得到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需要满足的充要条件.结合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的具体情况,文章对该合作博弈的充要条件,即经济互补性、福利收益-损失、利益分配合理性一一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归纳出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进行合作博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来说,东盟的合作动机和现实收益是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关系研究方面最基础最重要的问题。研究证明,东盟与中国经济合作的动机在显性层次上是扩大对中国出口,在隐性层次上是扩大自身的外资流入,而且后者以前者为条件。在与中国经济合作中,东盟中经济相对发达的国家获得了更多的利益,因而更加积极推动合作。中国应该针对东盟中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采取有区别的灵活的政策,使所有东盟国家都有与中国合作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7.
自2002年我国与东盟签署《中国与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深,2004年底,双方又签订了《货物贸易协议》,开始了货物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与东盟之间合作加速发展,双边合作的领域和深度也在不断加深和拓宽,东盟是中国的近邻,拥有重要的地缘战略优势以及作为中国重要油气供应地和运输通道等多重角色,从而在中国对外油气安全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概述了东盟主要产油国油气资源状况,并对中国与东盟油气合作的战略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9.
能源与环境问题已经成为近几年的一个热点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不断开采,全球在未来可能会产生能源危机,随着中国和东盟经济的发展,近几年中国和东盟的贸易往来密切,而中国和东盟都面临能源短缺的问题,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将会有效的促进两国的经济发展,缓解能源短缺的问题,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本文以中国和东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单位GDP能耗、和新能源合作指数来分析中国和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结果表明,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领域的合作能促进双方的经济发展,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经济的发展又会增加中国与东盟开展新能源合作的潜在利益.  相似文献   

10.
在云南"桥头堡"建设过程中,来自东盟的影响因素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桥头堡"建设的成效。东盟的日益开放和一体化、东盟与中国关系的稳健发展及依存度相互增加、东盟与中国的文化认同等因素都有利于建设"桥头堡"。但东盟的中国威胁论、大国平衡战略、非传统安全等因素亦将对云南"桥头堡"建设产生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