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片衰退声中,曾采用“休克疗法”的俄罗斯、乌克兰以及哈萨克斯坦经济,近几年却在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纪行     
1993年9月至1994年3月,我以访问学者的身份,对俄罗斯进行了为期半年的考察。所见所闻,总的印象是:一个国家,若没有政治的稳定,经济改革无法进行,经济发展无从谈起。 前苏联解体后,以激进著称的叶利钦,不顾俄罗斯的实际情况,出于政治目的,选择了激进的改革方案——“休克疗法”。 “休克疗法”不符合俄国国情,必然遭到失败。但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东欧国家发牛急剧变化后,“休克疗法”成了这些国家决策层和经济学家们推崇的改革方式的主流。尽管在转轨国家中对“休克疗法”也引起了许多激烈的争论,甚至有的国家选择了“休克疗法”之后,最终又放弃了“休克疗法”,但是波兰依然果断地、义无反顾地选择了“休克疗法”。实践证明,“休克疗法”挽救了濒于崩溃的波兰经济,“休克疗法”在波兰的实  相似文献   

4.
转型期俄罗斯的两极分化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海 《经济论坛》2004,(15):109-111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选择了自由市场经济模式,以新自由主义作为改革的理论指导。俄罗斯政府采取“休克疗法”,大规模、快速推进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在极短时间内摧毁了整个公有制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所有制由公到私的全面转变。“休克疗法”所造成的后果是灾难性的,表现在社会生话领域就是:贫富悬殊、两极分化、民不聊生、社会结构失去平衡。极端的贫富差距已经取代上个世纪90年代初改革与守旧的社会矛盾,成为当今社会的基本矛盾。  相似文献   

5.
俄罗斯10年的改革从本质上改变了国家的性质和制度。这10年当中,经济转轨的目标和任务与实现机制经常发生矛盾。例如,把经济改革的目标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自由市场经济”取代了“在现有的生产资源条件下生产出最多的物质产品来满足社会的需要”;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休克疗法”的  相似文献   

6.
市场条件下的军转民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行自由市场经济——“休克疗法”。1992年开始广泛的经济改革。当年10月成立俄罗斯国防工业委员会,统辖从事武器和军技生产的9个部委。与此同时,为了促进军工企业的发展并确保对军转民的合理处置,建立了全俄非政府机构国防工业企业促进会,囊括国防工业部门一半以上的企业和研究所及俄航空航天综合体军转民中心。为了保障统一的经济战略和对产品出口的监控,建立了俄罗斯武器公司。1992后6月批准国家国防工业委员会准备的《1992-1995年国防工业军转民计划》,1995年12月批准《1995—1997年国防工…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改革的教训与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俄罗斯改革的全过程进行了总结。俄罗斯的改革同中东欧相比,尤其同中国相比是不成功的。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遭受了巨大的痛苦和灾难,普京时期经济虽有较大增长,但也不是市场化改革的成果,而是由于石油涨价和出口优势等某些特殊因素带来的。俄罗斯改革主要的教训在于,政治精英们在西方的建议下选择了错误的“休克疗法”。他们无论就其道德水准、政治上的成熟、起码的诚实和良心,还是对国家和人民的责任的理解,都绝对不能适应历史转折的召唤。许多东西表明,保留社会主义的过去的优点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8.
东欧和俄罗斯的“休克疗法”的失败和中国“渐进式双轨制”的成功使西方传统经济学家感到疑惑,而林毅夫先生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的概念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但是,林毅夫先生仍然把企业当成一个“黑箱”看待,并没有从企业内部研究其自生能力。本文在林毅夫先生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自生能力有强弱之分,并且可以通过努力去改善企业的自生能力。另外,通过企业自生能力和竞争力的对比,进一步强调了自生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各国国有企业改制的共同特征 70年代以来,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机制不活的问题越演越烈,以致世界各国政府都在积极探索改革国有企业体制的途径,如英国的私有化、俄罗斯的“休克疗法”、德国的托管局,以及东南亚各国的民营化改革等。结合各改革的具体实践,我们对国有企业改制的共有特征分析如下: 1、改制的直接动因是减轻政府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及相应的政策工具配套进行归纳总结,发现俄罗斯对外贸易战略由"进口替代"到"休克疗法"再到"能源大棒"的清晰的演进脉络,并基于此对俄罗斯的经济发展和转型的特点与趋势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正确的研判。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90年代初,一场以“休克疗法”为核心,旨在推动俄罗斯由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激进式经济变革在俄罗斯实施,导致的严重后果令俄罗斯社会深陷危机。八年间,俄罗斯政坛跌宕起伏,经济持续衰退,社会矛盾激化,在国际政治经济格局中的地位也一落千丈。当新世纪到来,普京时代的俄罗斯对原有机制和政策进行了修整和完善,依靠着资源竞争优势和外部世界的巨大需求,俄罗斯经济逐渐步入稳定和复苏时期。然而当2008年全球性金融危机爆发,俄罗斯特有的资源依赖型经济发展模式再次面临时代的机遇和挑战。俄罗斯政府必须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创新型科技,以实现经济长期可持续发展。本文试图运用全球化的现实视角,结合新制度经济学和发展经济学的理论基础,基于历史、动态和全面的眼光,客观分析评判俄罗斯经济变革20年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市场经济制度的层次性及改革次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把市场经济看做是层次性的制度安排和把市场经济等同于一般均衡的价格机制,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经济学市场经济理论认识上的根本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不同的经济转型模式。中国的“双主题阶段转换式”模式获得了成功,但俄罗斯一步到位的“休克疗法”转型模式则彻底失败了。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认识,不但能够解释中国经济转型的顺利发展,而且提供了正确把握改革次序的理论基础。随着转型的不断深化,从市场经济制度层次性的角度能更好地把握中国改革的次序性选择和转型对策。  相似文献   

13.
俄罗斯私有化始于1992年。1992年6月—1994年6月为第一阶段,1994年7月—1997年3月为第二阶段。 1997年4月10日,新一届政府宣告私有化步入第三阶段。第三阶段私有化的特点,按新政府的说法是不搞运动,不进行突击行动,不提什么口号,而是“卷起袖子干实事的阶段。” 1994年6月私有化证券快车上错了道,导致1995年和1996年预算收入没能完成。盖达尔的“休克疗法”政策造成了严重后果。全面放  相似文献   

14.
众所周知,最初对转型经济的系统研究是以新古典经济学所提出的“华盛顿共识”(Washington consensus)这一系统理论为指导的,它从价格自由化、产权私有化和宏观经济稳定化三个方面形成一整套完整的理论体系。然而从经济转型的实践来看,“华盛顿共识”所倡导的“休克疗法”(shock therapy)给俄罗斯和东欧国家的激进式转型带来了一系列灾难性的后果。而相应地,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没有系统的经济理论作指导的中国虽然只是“摸着石头过河”,但这种渐进式转型却使中国迅速成为世界上发展最快、增长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理论和实践上出现的巨大反差…  相似文献   

15.
俄罗斯经济转轨已有18个年头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诸多复杂问题,从而引起人们关注。文章主要研究了经济转轨最后选择激进的休克疗法的缘由;出现严重经济转轨危机的原因;国有企业改革的成效与问题以及普京与梅德韦杰夫经济转轨的趋向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俄国政府从1992年初采取的对经济危机的“休克疗法”不仅未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从而对俄国的科技潜力产生了具有长远后果的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那时候一件衬衣到俄罗斯转眼至少能翻10倍,一个月纯利润就有上百万.”上世纪90年代就开始在俄罗斯当“倒爷”的老张,属于最早开始从事边境贸易的那一批人,在他看来,“当时钱真是好赚”. 而如今形势早已不同,尽管他在远离北京千里之外的黑龙江省黑河市,记者仍能从电话听筒中听出些许无奈,“做对俄贸易确实太累了,风险太大.”  相似文献   

18.
<正> 自1992年初俄罗斯推行“休克疗法”激进改革至今,整整7年了。过去的7年,真是不堪回首;展望未来,一时尚难见到曙光。人们不时地问:俄罗斯经济怎么了,能有救吗?一、艰难的7年这7年中,1992年~1996年的5年,俄经济处于严重危机状态。这5年的 GDP 分别下降19%、12%、15%、4%和6%;工业产值分别下降18%、14%、21%、3%和5%。经济危机具有以下一些明显特点:(1)危机的严重性。像 GDP 等综合经济指标,其下降幅度很大,不少年份为两位数。这导致俄经济大大萎缩,  相似文献   

19.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萨克斯提出社会主义国家进行改革,最好的办法是“休克疗法”,即一步到位,实现私有化,这样改革的成本就比较低,否则时间拖长了,成本就会高。“休克疗法”在历史上起过作用,有过成功的事例。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德旧马克贬值很厉害,阿登纳利用一个星期六的晚上,宣布旧马克作废,每个公民发给40马克,银行存款取消,珠宝暂时扣压,大家一夜之间都成为穷光蛋,然后平等竞争。那时德国是被占领的国家,老百姓不敢造反。日本战败后,国内存在着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与现代化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利用占领军的地位,搞土地改革,把大…  相似文献   

20.
萨克斯老矣     
刘建辉 《经济》2004,(7):34-36
这位30岁出头时就拯救了一个国家的人,这位在全世界都毁誉参半的人,这位曾经以极端激烈的方式主持过一个前超级大国的改革、被人称为“休克疗法之父”的人,在刚刚年届半百之际,完全成了一个“有两只手”的经济学家——不论谈什么问题,总是“一方面(ononehand)”和“另一方面(ontheotherhand)”兼备,滴水不漏,却锐气全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