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江苏省农广校大力组织实施"百万中专生计划",面向村干部、种养大户、种养能手、农产品加工营销管理和生产人员开展中专学历教育。针对农民居住分散、农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从事生产经营服务活动难以离土离乡等特点,大胆探索"半农半读"农民学历教育新模式,农闲上课、农忙务农,把教学班办到乡镇、办到产业园,办到农业企业,方便农民学习。5年来累计招生32000余人,毕业20000余人,持续招生学校30所左右,为江苏现代农业建设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  相似文献   

2.
农民“离土不离乡”是在农村商品经济蓬勃发展过程中下出现的一个新事物。据不完全统计,到今年上半年止,江西省临川县农民离土不离乡的有1,392户,占总农户的1.1%,离土不离乡的农业劳动力达42,000多人,占总劳力的19%。  相似文献   

3.
<正>作为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农广校是面向农村、农民和农业生产第一线,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实用型农业人才的学校。大力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建立一支既有现代教育理论水平,又有现代教育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农村实用技能型人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农广校是一个特殊的教育学校,农广教育是不离土、不离乡的职业教育。随着国家对农民教育  相似文献   

4.
正2009年以来,江苏省农广校抓住"涉农专业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补助"政策机遇,面向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合作社带头人、农业企业骨干等开展"半农半读"免费中专学历教育,将教学班办到田间地头,培养了一批"有学历、留得住、用得上"的新型职业农民,为农业增效、农民致富作出了贡献。余继有:良种良法增效益宝应县农广校2014级涉农中专班学员余继有,初中毕业后在外干过汽修、客车驾驶员,收入  相似文献   

5.
一农业剩余劳动力转业和转移是两个不完全相同的概念。所谓转业是指劳动力从农业部门向非农业部门的流动。所谓转移是指农业劳动力在部门间或地区间的流动。依据农业劳动力转业后是否“离土”和“离乡”(乡指乡村而言,不是指行政区划乡),可以划分出以下四种转业模式:①“既不离土,也不离乡”模式;②“离土不离乡”模式;③“离乡不离土”模式;④“离乡离土模式”。  相似文献   

6.
近日,广西首届农村中等专业实用人才培养毕业典礼在兴安县举行。全区5498名农村学员经过两年学习.正式从广西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毕业。取得国家承认的中专毕业证书。这批农民不离乡土,不离农事,在广阔田园边务农边读书,破天荒地成为“文凭农民”。  相似文献   

7.
三、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应率先建设县城及对县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大镇 突破不是否定。所谓突破,第一,即使是当前,“离土不离乡”也不应成为农村人口转化的唯一形式,可适度允许“直接进城镇”、“离乡不背井”。后两种农村人口转化方式历来就有,被禁绝多年之后,现在绿灯初开,农民进城办第三产业,农村施工队伍参加城市建设,为城市所需要,受城市欢迎,很有生机和活力。虽然目前离乡进城农  相似文献   

8.
农村人口转化问题,是农村现代化和城市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课题。各国国情不同,转化的模式也不会一样。“离土不离乡”作为我国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一种转化模式有其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否就是我国农村人口转化的目标模式?对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文章读后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思考。全文共分五个部分:一、“离土不离乡”是一种过渡性的人口形态;二、“离土不离乡”不是农村城市化的目标模式,只是通向目标的过渡模式;三、建立合理的城市体系,应率先建设县城及对县经济有举足轻重的大镇;四、小块土地兼业经营对农业的消极影响,只有通过兼业人口大量离土离乡才能解决;五、对“离土不离乡”的经济、杜会、生态效益需要科学论证,系统权衡,从优抉择。因篇幅较长,将分两期刊登这篇文章。  相似文献   

9.
<正>"扶贫必扶智","治穷先治愚"。长期以来,河南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三门峡市分校与当地经济发展总体规划、产业推进重点规划、扶贫攻坚精准规划相结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开展教育培训服务,把专业培训班、中职教学班办到村里、办到田间地头、办到农民家门口,让农民足不出村,就能学文化、学技  相似文献   

10.
<正>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作为长三角地区唯一以畜牧产业链为主体办学的农业高职院校,一直把"面对农民、面向农户、面朝科技、直接服务农业生产"作为自己的发展方向之一。今年来,借助"挂县强农富民工程"项目,学院向滨海县推广了一些养殖新技术和畜禽新品质,开创一系列服务新模式,促进了地方畜牧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可喜局面,实现了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成果留在农户家。一、采用"把课堂办到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问题,基本上可概括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即就地转移模式。其主导思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应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另一种是主张“离土离乡”进厂进城,即易地转移模式。主导思想是,农业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在农业和农村内部解决,必须从社会总劳动的按比例分配出发,在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大系统中求得解决。其中,对农民“离土”的看法是一致的,分歧的焦点是农民  相似文献   

12.
<正>盱眙县地处江苏中西部,境内平原良田、低山丘陵、湖滩水网兼备,在农业发展的过程中,农业种植生产面临生产经营户多、规模小、效益低的尴尬境地。通过土地流转,一批以家庭农场为代表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蓬勃发展,这种不离乡不离土、种地顾家两不误生产方式充满生机。但是,家庭农场的发展也面临不少问题,有待改进和规范。一、盱眙县以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现状目前,本地以发展粮食种植为主的家庭农场在170个左右,在本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农民就业增收主要来自三重空间,第一重空间是不离土不离乡的土地,但人均一亩多耕地的先天资源禀赋使农民无法充分就业。人多地少的矛盾是我国农民在第一空间就业增收无法化解的死结。第二重空间是离土又离乡的城市。2.8亿农民工抛家别亲,走南闯北,收入大幅提高,但居无定所,业无定行。家庭这个社会的基础细胞破裂,整个社会肌体就会发生病变。因此,第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以市场为主导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社会普遍形成了"半工半耕"结构,这一结构体现了鲜明的制度化特征,是农民家庭与市场、制度"互构"的结果。在这种制度化的"半工半耕"结构下,农民的家庭收入水平和单位劳动报酬持续增长,农业经营模式日趋多元,农村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形成了一种新的农民家庭发展形态——发展型小农家庭。发展型小农家庭既不同于传统的"过密化"小农,也不同于经典理论视角下高度资本化的现代农业企业组织以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下的"无产化"小农。随着发展型小农家庭的兴起,农民家庭得以突破长期以来"过密化"农业的低水平增长陷阱,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发展。这充分体现出农民家庭内在的发展潜力,并深刻改变着乡村社会的发展图景。中国农民家庭正在实践中走出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农民希望农村有劳动力市场随着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农户企盼建立农村劳动力市场。一是半脱离农业的农户。现在有不少农民从事牧、副、渔、工、商、建筑等非农行业。有一部分人离土又离乡,但大多数农民由于土地观念较强,一般不愿放弃土地,而只是一定程度地从事非农产业,...  相似文献   

16.
<正>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中,湖北省谷城县农广校以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导向,勤于调研,勇于探索,以培育生产经营型职业农民为重点,立足本地优势、主导产业,采取"分段式、重实训、参与式"培育模式,在培育工作中突出五个字,即稳、准、快、实、新,真正把"培育"办到农民的心坎上,生产经营型茶叶班及其他各班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稳。一是吃透精神。认真学习农业部部长韩长赋的重要批示,深刻领会农业部副部长、中央农广校校长张桃林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管理培训班暨全国农广校省  相似文献   

17.
珠三角“代耕农”发展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代耕农"群体是珠三角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产物;其形成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其发展经历了萌芽、发展、调整、转型四大阶段;他们具有离乡不离土,耕者无其田,分散性较强,自主性较高,数量大并增长快等历史特点;曾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代交公粮、防止丢荒,积极开荒、充实耕地,稳定农业、有益工商等特殊的历史贡献;但其存续的历史遗留问题衍生出系列社会矛盾。深层次了解"代耕农"的发展历史,可为解决"代耕农"问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8.
<正>顺应农民"离乡不丢地、不种有收益"的需求,2010年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天华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出了"你在外打工挣钱,我在家帮你种田"的口号,开始为外出打工或无力耕种的农户提供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受到了农民的普遍欢迎。目前,合作社成员由初期的26户发展到336户,粮食耕种面积达到5000亩;托管服务面积12000多亩,辐射带动周边3个乡镇20多个行政村3000多个农户。  相似文献   

19.
<正>位于河南省东南部的夏邑县,是一个拥有耕地面积145万亩、总人口120万人的平原传统农业大县。如何从农业大县实现向农业强县的跨越?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经过论证,夏邑县决定从提高农民素质入手,采取有效措施,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把人力资源优势转化为人才优势。夏邑农广校作为农民培训主要机构,在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让农民不离乡、不离土便可学到更多和急需的农业生产经营技术,投资又小,见效又快。2010年春季,夏邑农广校参与了河南省农广校的全日制中职教育试点工程,连续3  相似文献   

20.
建国50年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制订了一整套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村经济政策,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改革农产品统派购制度;开放农产品市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兴办乡镇企业;允许土地流转,鼓励农民离土不离乡发展二、三产业;提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开辟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农业发展道路,使我国农业生产获得了持续健康发展,农民生活日益改善,广大农村呈现出一派繁荣兴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