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正>位于广西桂林市灵川县北部的公平乡,地处青狮潭水库库区,人均占有耕地面积不到0.3亩,"七山二水一分田"是公平乡的真实写照。长期以来,当地农民靠种植水稻、上山砍伐竹木、外出务工为生。人均收入普遍偏低,是灵川县乃至桂林市最贫困的区域之一。如何脱贫,如何发展?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当地党委政府及干部群众。近年来,通过多方探索,当地形成了"山上种茶、田  相似文献   

2.
<正>三板溪水电站是国家"十五"重点建设项目,建成后于2006年1月7日正式下闸蓄水,蓄水形成了89.25平方公里的水域,库区沿岸涉及剑河、锦屏、黎平三个县17个乡镇,约7.03万人口,其中,最大淹没区为锦屏、剑河两县,淹没耕地9225亩,淹没林地74597亩,搬迁移民39056人。  相似文献   

3.
湖北省秭归县地处三峡工程坝区库首。全县总面积2427平方公里,其中现有耕地39.57万亩,辖14个乡镇、466个村、3298个村民小组,12.2万户、41.05万人。三峡工程坝区征地范围和库区移民迁建线以下涉及11个乡镇(场)、154个村、530个村民小组、67506人。三峡水库形成后,县内的水库面积将达95.52平方公里,淹没区涉及农业人口37068人,房屋276.72万平方米,耕地11096亩,园地19310亩。三峡工程兴建给库区带来了较大的淹没损失,但也带来了大搬迁、大调整、大投入、大发展机遇。尤其是为了搬迁安置好农村移民,近几年来,秭归县坚持党中  相似文献   

4.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征地移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的特点与其他项目相比,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用地具有自身的特点,归结起来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工程征地量大,占用耕地多,需要安置的移民多。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一般都需要占用和淹没大量土地,少则数万亩,多则数十万亩。例如,已经建成的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在河南省总占地量超过30万亩,正在建设的燕山水库占地6.5万亩,即将开工的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在河南省占地38万多亩,其中永久性占地19万多亩。在所占用和淹没的土地中,80%以上的是耕地,其中大部分是基本农田。在移民安置方面,小浪底水利枢纽工程河南省境内移…  相似文献   

5.
40多年来,我国建成大、中、小型水库8万余座,移民1000余万人。在党和政府的多方关怀下,水库移民经济有了发展,但尚有相当一部分移民的收入没有达到本地农村人均水平。一方面,水库移民为“四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他们的经济比较落后,生活比较贫困,两者反差比较明显。如浙江省淳安县,淹没耕地30多万亩,移民人数达28.9万,是新安江水电站淹没区中损失最大的县。淳安县移民经济36年的发展历程,在全国大中型水库中比较典型,本文以该县移民生产生活发展进程为例,分析其状况、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小浪底水利枢纽是黄河上的一个控制性枢纽工程,水库淹没影响涉及河南、山西两省共18万人,库区和施工区移民共计5万多人。文章对小浪底水库移民搬迁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对小浪底移民的管理工作及管理模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我国水库移民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指出水库移民成功的关键因素是水库移民投入政策。针对广东飞来峡库区自然条件及淹没情况研究了飞来峡库区的移民投入政策及库区移民开发的投入措施。  相似文献   

8.
<正>福建省古田县淡水水域面积15.8万亩,其中闽江水口库区古田段和翠屏湖两大水库11.4万亩,山塘水库45座0.3万亩,池塘0.3万亩,库湾0.5万亩,溪河3.3万亩。闽江水电站关闸蓄水后,古田库区移民积极响应上级的鼓励和号召,利用库区丰富水域资源进行网箱养鱼,大力发展再生产,有效解决库区多余劳力出路和日常生活。其中,投饲类网箱养殖草鱼产量高、效益好,成为库区移民争相投资的好项目。2011年全库网箱养殖17830个,面积40.9万m2,占水域总面积的1.2%,其  相似文献   

9.
<正>福建省龙岩市白沙水库是2006年新建的万安溪梯级开发的第二级水库,正常水位水面积1.2万亩,水质状况良好。水库建成后,有20余户库区移民充分利用白沙水库良好的水域资源,发展网箱养鱼及库湾拦网养殖。养殖的品种有叉尾鮰、倒刺鲃、鲤鱼、草鱼、罗非鱼、团头鲂和鳜鱼等。目前,库区移民  相似文献   

10.
黄河小浪底库区移民的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贵明 《水利经济》2002,20(4):68-72
保护移民的合法权益,是新形势下做好移民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河南省黄河小浪底库区15万移民的搬迁安置实践,从淹没实物调查、安置规划编制、农村移民安置、移民政策、管理机构、移民参与六个方面谈了对移民权益的保护,为做好水库移民工作进行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做好库区开发大文章促进库区经济大发展刘开淇·赖正文万安电站赣县库区共有移民1.7万余人,人均耕地仅有0.5亩左右。45%的移民还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人多地少,口粮不足,生活贫困是库区移民面临的最大问题。为使库区移民尽快脱贫致富。赣县县委、县政府积极引导...  相似文献   

12.
湖南省怀化市地处湘鄂渝黔桂五省(市、区)接连中心地区,是大西南的交通枢纽。怀化还是一个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多民族地区和移民库区,人口508万,耕地399万亩,人均耕地0.79亩,低于世界粮农组织规定的人均0.8亩的警戒线。  相似文献   

13.
对柘溪库区移民粮食问题的调查与思考谢宜达,胡洪波省属拓溪电站始建于1958年,196!年元月蓄水发电。为了修建拓溪电站,朽溪库区有54万人移居他乡,淹没稻田、旱士、山林10.5万亩,直接经济损失30450万元.每年减收粮食1900万公斤。库区内4个区...  相似文献   

14.
搞好水库移民 安置,是大型水利建 设中的一个重要问 题,也是我省扶贫攻 坚的一个难点。而正 在兴建的飞来峡水 利枢纽,是广东省最 大的水利工程,是北 江流域综合治理和 开发利用的关键性 工程,它有水库库容 19亿立方米,库区淹 没土地3.9万多亩, 移民达3.8万人。  相似文献   

15.
乌溪江库区位于衢江区南部,由湖南镇水库和黄坛口水库库区组成,是上世纪50年代以来国家相继建设黄坛口、湖南镇两座大中型水力发电站而形成。库区范围包括湖南镇、举村乡、岭洋乡和黄坛口乡4个乡镇,人口2.4万人,区域总面积427平方公里,其中山林55.5万亩、毛竹13.3万亩、规划生态公益林41.5万亩。  相似文献   

16.
正地处合浦水库的广西玉林博白县江宁镇太平村高山环绕、四面碧水,是天然的氧吧。太平村有一座小岛,岛上有全国罕见的数以千计的白鹭。进入4月以来,大批游客涌到江宁库区观赏白鹭岛风景,同时带动了"农家乐",而一种盛产于此的"怪鱼"——鸭嘴鱼成了"香饽饽"。江宁镇库区面积达2100万平方米,有水库移民3万多人,是该县最大的库区乡镇。大部分的村民已经没  相似文献   

17.
刘松 《水利经济》1993,(4):19-22
丹江口水库在我国8万多座水库中是大型水库之一,也是动迁移民最多的水库。根据中央历年批准的水库蓄水位和移民高程,水库于1958年底开始移民,至1978年,159m高程以下的移民已全部移出库区。在动迁的过程中,湖北、河南两省作了大量工作,使水库移民得到了安置。  相似文献   

18.
东平湖水库是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修建的,库区总面积627km^2,其中老湖面积209km^2,新湖面积418km^2,设计水位46m,总库容40亿m^2,库区涉及东平,染山,汶上三县,16个乡镇,343个行政村,现有移民36.34万人,耕地47.62万亩,其中老湖耕地10万亩,常年水面15万亩,人口10.57万人,新湖耕地面积37.62万亩,人口25.77万人,水库建成后于1960年进行试蓄水运用,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东平湖采取二级运用,蓄洪水位为44m ,争取44.5m,并修筑了二级湖堤,顶高程为46m,顶宽为6m,1990年后对二级湖堤进行了加高加固,对石扩坡进行了翻修,到1999年底加高至大湖围坝高程,即顶高程为48.5m,顶宽6m,石护坡高程48.5m,老湖运用的标准得到大大提高,工程完后,老湖蓄洪不位可达到46米。  相似文献   

19.
正河南省淅川县作为丹江口库区移民外迁县,是目前全国最大的移民县。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实施过程中,淅川县累计搬迁近40万人,现丹江口库区周边水位在172米线以上还生活着10余万留置群众,但人均耕地不足0.5亩。为妥善解决淅川移民后的群众生产生活问题,保护库区生态环境和调水水质,河南省组织实施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淅川县)移土培肥土地整治重大工程(以下简称淅川移土培肥项目),以打  相似文献   

20.
库区农村移民城乡联动安置模式的战略性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新的世纪 ,随着西部大开发、南水北调、西电东送等工程的全面实施 ,水电事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大发展。水利的大发展必将带来局部地区人口的大迁移。从新中国建国以来水库移民的遗留问题来看 ,一方面 ,当库区淹没后 ,剩余土地的质量低劣 ,再加上库区资源的承载压力过高 ,都会使库区移民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降低 ,甚至为零 ;另一方面 ,库区劳动力的过剩又限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因此 ,如何安置好库区移民的生产生活 ,解决好劳动力转移问题 ,就显得尤为迫切。广东省清远市飞来峡库区在移民的过程中采取了城乡联动的安置模式 ,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