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内生增长理论,选取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域的面板数据,构建联立方程组模型,实证分析区域经济增长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内生关系。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作用存在倒U型关系,区域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水平的影响存在倒J型关系。研发投入、市场化程度、第二产业占比、人力资本程度在促进技术创新水平上有重要的作用。市场化指数对技术创新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人力资本对技术创新存在着门槛效应,具有知识溢出效应,且对技术创新的影响力沿着东—中—西部依次递减,西部研发投入对技术创新的增加效果最为明显,弹性系数大于中东部。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的环境下,驱动创新的技术导向机制使得我国专利数量激增,数字的背后是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国家核心竞争力的展示。但是,在过度重视专利数量的情况下,专利质量发展水平滞后成为制约国内企业创新能力的瓶颈。为此,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文章在剖析现实中技术导向机制的缺陷以及市场导向机制在推动创新方面的优势基础上,提出如何建立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体系,并进一步分析知识产权的市场取向,明确市场与政府在知识产权领域的相互关系及各自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基于200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考察能源效率的影响因素,研究市场分割和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技术创新能显著提高能源效率,而市场分割不仅不利于能源效率的提高,还通过抑制技术创新进而弱化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促进作用;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存在“U”型关系,间接验证了倒“U”型环境库兹列茨曲线的存在;能源效率随着环境治理支出、外商直接投资占比的提高而提高,随着煤炭消费占比、第二产业占比、国企占比的提高而降低;进一步的门限面板模型分析表明,技术创新对能源效率的作用机制会受到市场分割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现有文献关注政府政策干预对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却普遍忽视政府行为诸如政府创新预期和创新关注可能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选择R语言文本挖掘方法,从2005—2017年地方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取关键词,结合上市公司专利数据,探究政府创新关注度与企业技术创新的关联效应。研究发现,政府关注对技术创新和技术创新方向作用存在非一致性,政府关注未能正向激励技术创新和提高创新质量,却能有效改变技术创新方向,这应该源于政府关注的技术创新效应呈“U”型即门槛特征所决定;不同类型企业政府关注的技术创新效应迥异,其中国有与高盈利企业的发明创新均表现负向作用效应且对技术创新质量提升作用有限;政府关注度会通过影响企业研发资金配置改变企业创新激励,但政府关注度增加企业研发信贷的同时会挤出企业自有研发资金,引致技术创新方向转变而损害企业创新质量。  相似文献   

5.
基于2007—2011年工业企业数据库、海关贸易数据库以及企业专利数据库的合并数据,客观描述并实证分析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对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效应及调节机制。研究发现:企业进口中间品质量的提升对其专利申请数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该结论在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在异质性检验上,进口中间品质量的创新效应在企业具有出口行为、一般贸易型企业、出口产品质量较高的企业以及中西部地区企业上更为明显;在机制分析上,行业竞争程度对该促进效应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而融资约束则将负向调节两者间的激励关系。  相似文献   

6.
构建包含中间投入嵌套的三部门模型,理论分析结果显示老龄化对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存在倒逼研发投入、技术应用干中学和人力资本积累三种影响路径。选取中国2003—2021年机器人专利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整体上对劳动节约型技术创新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在一系列稳健性和安慰剂检验下结论依然显著。中介效应检验发现,三种影响路径均显著存在,并且人力资本积累效应最强,研发投入倒逼效应次之,技术应用干中学效应较弱。异质性研究发现,工业男女性别比更低、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倒逼创新效应更强。进一步匹配微观工业企业数据发现,在老龄化趋势影响下,机器人创新企业的研发要素投入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7.
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研发投入-现金流敏感性,且面临着外部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盈余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所有权性质和规模因素后发现,盈余管理对民营制造企业R&D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更有利于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8.
选取我国A股制造业上市公司2013~2018年的经验数据,运用回归分析法检验盈余管理对融资约束与企业技术创新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具有显著的研发投入-现金流敏感性,且面临着外部融资约束;盈余管理对企业技术创新具有显著正向促进作用;融资约束在盈余管理与技术创新关系中具有显著中介效应。进一步分析所有权性质和规模因素后发现,盈余管理对民营制造企业R&D融资约束的缓解作用更加明显,并且更有利于缓解中小型制造企业所面临的融资困境。  相似文献   

9.
作为一种受法律保护的知识产权,专利已成为国家竞争力的核心要素,掌握和控制关键领域、核心技术和重大装备中的知识产权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专利的稀缺性、垄断性和创新性可以创造专利的李嘉图租金、张伯伦租金和熊彼特租金。企业的市场竞争优势来源于专利的租金性质。企业充分利用专利权的明确界定和有效保护,可为技术创新提供公平竞争的环境和内在动力,有力保障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竞争优势,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优势,就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在现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升自身的竞争的组织类型,并利用现有的营销资源,提升市场绩效,创造更加理想的股东价值。本文分析了基于市场导向型组织的营销资源、市场绩效,以及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建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同时也加剧了环境污染问题。该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作为约束和激励主体制定有效的环境规制政策。 方法/过程 选取我国30个省市2009—2016年的数据构建面板门槛模型,分别以环境规制和技术创新为门槛变量,研究不同类型环境规制、技术创新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分别抑制、促进经济增长,并且费用型环境规制和投资型环境规制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作用均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不同类型环境规制通过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间接作用也存在显著的门槛效应; 技术创新水平的提高对经济增长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基于上述研究结果,文章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2011—2020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呈倒“U”型曲线关系,融资约束起部分“U”型中介作用;组织冗余对商业信用融资与全要素生产率的曲线关系产生调节作用,并使曲线形态变平缓。进一步研究发现,商业信用融资对非国有企业和小规模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倒“U”型关系更显著,且在成熟期商业信用融资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U”型关系消失,产生了正向线性效应。研究结果丰富了商业信用融资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对企业合理确定商业信用融资规模、提高经营能力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战略创业强调同步优势寻求与机会开发,是在动态不确定性环境下提升科创企业核心竞争优势、实现持续创新的重要模式。基于对珠三角地区308家中小型科创企业的问卷调查,系统探究管理者跨界能力影响科创企业战略创业的逻辑机制。研究表明:管理者跨界能力与科创企业战略创业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组织学习在管理者跨界能力与科创企业战略创业关系中具有中介作用;对政策关注正向调节了管理者跨界能力与科创企业战略创业之间的关系;跨界努力对管理者跨界能力与科创企业战略创业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不显著,但可以正向调节管理者跨界能力与组织学习的关系,进而对科创企业战略创业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对于优化组织内外部资源、促进科创企业捕捉创新机会和构建竞争优势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技术创新的目的是为了占领市场,赢得更多的竞争优势。单纯的技术驱动难以让科技成果成功地商业化,只有基于市场导向的技术创新才能快速推动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进程。  相似文献   

15.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方向,因此,系统评估城市知识产权政策的创新效应,对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以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认定作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6-2018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专利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法考察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促进了企业专利数量扩张,同时还提升了企业专利质量,具有明显的"增量提质"效应;(2)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促进了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数量的提升,且主要集中于非国有企业、高竞争强度和易被反向工程行业以及普通地级市;(3)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的创新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趋势;(4)知识产权示范城市政策能够通过增加企业研发投入、改善人力资本结构以及提升专利价值,进而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研究结论揭示了城市知识产权战略对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为扩大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成果、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00~2013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中国海关统计数据库和企业专利申请量的匹配数据,实证检验进口中间品种类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及营商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增加显著促进了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营商环境对进口中间品种类与技术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进口中间品种类的增加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政府采购作为财政支出的政策工具,能有效引导企业自主创新的方向。基于面板数据模型对政府采购与技术创新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更为真实可靠。根据各省市2002—2008年政府采购规模与专利申请量的数据分析表明,各省市政府采购规模与技术创新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政府采购对技术创新作用具有促进作用,但显著程度不高。因此应扩大对技术创新产品的政府采购规模和范围,提高政府采购的技术创新促进效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顺利转型。  相似文献   

18.
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结构和企业规模对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起着重要的影响,从产业组织理论分析,集中程度较高的垄断竞争结构最有利于企业技术创新,在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下,大企业与小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又各有其优势,大企业更适宜于进攻型的技术创新,而小企业的优势表现在管理上,适宜于模仿型及钻隙型的创新战略。  相似文献   

19.
技术创新应以市场营销为目标,应体现市场导向。只有以市场为导向进行技术创新,才能给企业带来新的活力,增强企业的竞争实力,并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回报。  相似文献   

20.
数字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数据成为数字经济的核心生产要素,而大数据的发展又会推动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用数字技术专利来衡量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模型对2007—2020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分析发现: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显著促进了试验区内企业数字技术创新水平的提升,该结论在控制宏观经济因素及其他政策干扰、替换被解释变量、安慰剂检验、PSM-DID检验、工具变量法等稳健性检验中均成立;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试验区内企业产生了显著的信息改善效应、治理改进效应和资源获取效应,从而有效促进了企业数字技术创新;设立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对风险承担能力较强企业、非衰退期企业、与ICT关联度较高行业企业的数字技术创新促进作用较大。各地区应积极推动大数据发展,并充分发挥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示范引领作用与辐射带动作用,形成以数字技术进步推动大数据发展、以大数据发展促进数字技术创新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