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当今中国乃至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工业旧址采取高强 度再开发的模式已成为趋势,工业建筑及户外场所面临存亡的 巨大挑战,如何认识和尊重工业遗存成为此类后工业改造项目 面临的新课题。随着首钢的搬迁与转型,作为首钢发展的起点 与北部对外门户的西十筒仓区域,成为北京冬奥组委总部落户 之选。面对建筑的先行与价值的不认同所带来的工业体系破碎 化,景观设计重拾了工业系统的价值,在阅读并尊重原有工业 空间逻辑的基础上,对原有地形结构进行创造性复写,并将重 译的工业碎片谨慎地嵌入景观体系中。“碎片复写”设计方式 的提出为高强度开发背景下的工业旧址再利用乃至城市空间更 新如何兼顾科学与艺术、法则与自由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2.
在重新审视首钢工业景观内涵的基础上,以图谱形 式再现了首钢百年(1919—2019)发展中工业景观的格局变 迁,在历史与观念2个层面上描述了其从石景山下的炼铁厂向 “十里龙烟”的钢铁帝国转变的过程,将目光聚焦在其工业 现代化与去工业化过程中陆续产生的“单位大院”“园林工 厂”“服务园区”和“首钢园”等一系列空间实践观念上,总 结了造成当下首钢及其周边区域残余景观现状的客观原因。认 为在北京逐步成为全球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一种回归到 工业场所自身的“历史共识地”,让贮藏了工业文化记忆的物 质遗存和空间形态重获生机的同时避免被过度“符号化”和 “模式化”。  相似文献   

3.
冬训中心和五一剧场地块位于首钢北部园区的冬奥 广场片区。景观设计将场地的审美体验解剖为2种结构性意 向,一种是现实场景的感受,一种是历史情境的体验。以场地 现状和建筑改造为基础,通过功能重组、重构记忆、视觉建 构、最小干预和生态技术的设计策略彰显场地的废墟之美,并 使其审美价值服务于首钢园区的核心价值,最终打造一处既蕴 含废墟美学、带有历史叙事和集体归属,同时满足冬奥运训 练、办公、酒店服务和商业功能的空间。  相似文献   

4.
后现代管理研究是国外管理研究领域三十多年来的核心之一。来自管理咨询和学术研究领域的专家对此都进行了精深的究。然而,国内研对后现代管理的研究却至于少数几人,未如对于其他管理理论的研究那样蔚为壮观。本文从后现代管理研究的起源入手,对后现代管理的概念与内涵、主要理论观点及争议进行回顾,并对其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反思。  相似文献   

5.
南京大唐电厂出灰运煤码头项目是一个已建成的后 工业滨水景观改造工程。场地内原有的民国首都电厂是中国第 一家官办公用模范电厂,是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从保护工 业遗存、打造场所精神等设计理念入手,具体分析了项目在设 计和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采用“放宽视野” 的方法对原有防汛墙进行改造重建,以便同时满足亲水和防汛 需求;通过“拆、固、增、改”手段,在滨江易塌陷的基础上 构建景观构筑物等。以期为同类型项目提供一些思路与参考。  相似文献   

6.
《美国后现代派小说的后人道主义研究》是一部具有强烈问题意识和新颖理论视角的学术专著,该书从语境切入有关“人道主义”和“后人道主义”的理论论争,别出心裁地选择了后人道主义的理论视角,结合文本细读,探析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对于后人道主义的丰富表征.该书不仅是对后人道主义思潮的一次“深描”,同时也为当下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与新型生态伦理建构提供了理想的“他山之石”.  相似文献   

7.
契合工业遗产保护的趋势,工业遗产公园成为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路径。综述工业遗产公园发展历程,归纳工业遗产公园营建的空间模式和特征;解读“生产单元”作为工业遗产公园空间和景观的规划方法模式,希冀拓展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视角。结合黄石“东钢”工业遗产公园的规划,解读工业生产单元导向下的价值评估、污染治理、建筑干涉、功能分区、景观组织和项目建构规划过程。阐述基于生产单元模式、以生产流程展示为目的的工业遗产公园规划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场地历史的设计学角色一直是一个含糊不清的专业问 题,研究试以存留状态谱系最宽的后工业景观为对象,并对以 机器大工业时代的工业遗存为历史对象的后工业景观中不为重 视的3种特质,即“大机器”、超级属性之“崇高”,以及从 技术到人文的“工业文化”展开论述,探讨它们成为特质的缘 由、可续和复用的机制。通过对场地历史之于设计的普适性价 值的强调,与当代复用锚点的设计关联,旨在建立一种将设计 场地视为历史对象的设计学共识。  相似文献   

9.
金星彤 《生产力研究》2012,(3):250-251,12
文章通过对后现代管理思想独有内涵的揭示,从理论基点、话语模式、认知方式、思维习惯以及管理范式等五个方面对比分析,透视现代与后现代管理思想之间的差异,并在挖掘后现代思想价值的基础上,解构现代管理理论,消解现代管理学思维方式的消极影响,以求对现代管理理念更新与重塑。  相似文献   

10.
本文考察空间动态和主体的空间实践这二者之间的交织,论述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城市空间与传播的互构关系,并借用文化人类学的“阈限性”概念来探讨这个互构,聚焦人的实践(包括传播与交往实践)以及人们在实践中实现其行动主体的这个过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共同构成重新想象传播学的一个维度.在此,传播也是人们创造产生阈限体验的实践时空并在不同的身份、角色、场景、生存条件等结构性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是人们策略性地或游戏地应对多元、多变、缺乏确定性的时代并在其中共同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腾退的工业用地城市为生态再生提供了潜力,后工 业景观的再野化随城市新生荒野重建逐渐得到认可。这一场景 中包含了具有对抗性质的“工业-自然”二重维度,而公众的 接受度和感知情况可作为其可持续转型的循证依据。以不同植 物高度、遗存占比、再野化程度、硬质绿地比例、演替程度5 个变量构建再野化虚拟场景,以量表调研与眼动实验结合的方 式分析“工业-自然”要素构成方式、人工管理介入程度对公 众感知的作用机制。结果发现,较高的绿地率、适度再野化与 自发演替的场景的公众接受度较高,工业要素对公众的关注兴 趣与偏好产生较大作用,“工业-自然”变量与积极-消极感知 显著相关,视觉关注数据与公众感知呈现一定相关性。在人因 设计视角下研究后工业再野化场景中生态隐喻与工业隐喻,为 如何发挥工业用地更新的生态潜力与社会潜力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本文考察空间动态和主体的空间实践这二者之间的交织,论述全球化和新媒体时代的城市空间与传播的互构关系,并借用文化人类学的"阈限性"概念来探讨这个互构,聚焦人的实践(包括传播与交往实践)以及人们在实践中实现其行动主体的这个过程。也是在这个意义上,阈限性与城市空间的潜能共同构成重新想象传播学的一个维度。在此,传播也是人们创造产生阈限体验的实践时空并在不同的身份、角色、场景、生存条件等结构性状态之间相互转换的过程,是人们策略性地或游戏地应对多元、多变、缺乏确定性的时代并在其中共同生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工业生态设计是构建节能减排新体系、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阐述了工业生态设计的内涵,并以PCB行业为例,从回用水、蚀刻废液、边角料等三个方面探索了工业生态设计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进入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应对老年失智症的负面影响是人居环境建设中不容回避的问题。失智老人疗愈性庭园作为康复景观的类型之一,可以有效缓解病症、提高生活质量、维护患者尊严并产生节省医疗开支的经济价值。从失智老人疗愈性庭园的设计目的、设计依据和设计策略三方面进行论述,总结出脑成像对应性、身心健康支持性、行为认知适应性和庭园使用优化性4个设计策略,并且通过案例研究对设计策略进行进一步阐释。  相似文献   

15.
以设计提升公园游步道健步功效为目标,研究包 括:1)Meta分析合理健步量,提出推荐优化公园游步道一 周健步量组合方案:每周5~7d、中强度、200~300min, 以3.5km慢走、1/1.5/4km快走、3.5/4km慢跑为模数单 元;2)根据所识别的游步道景观要素与健步功效关系,提出 连续度、缓弹度、平整度、美感度4个主客观结合的评价标准 及其指标;3)据此评价游步道的各类健步功效,结果显示塑 胶跑道主路最能提升慢跑功效;东西侧游园主路、平行跑道的 南侧木栈道连续度较强、缓弹度较好、美感度较高,最能提升 慢跑、快走类健步功效;夹江岸边的大部分木栈道因连续度较 强、美感度较高,能提升快走、慢走功效;其余路径更能提升 慢走功效,但部分转折过多、砂砾铺装的道路,健步功效不显 著;4)基于公园游步道一周健步量组合方案与健步功效评价 结果构建最佳健步功效游步道递归模型,根据“组合距离模数 原则”“运动路径连接原则”和“安全舒适多样原则”,模型 运算与人工筛选结合,优选出最能提升健步功效的鱼嘴公园游 步道一周健步路径组合,经试验证明有效。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已进入当前的后工业社会的发展阶段.后工业经济即服务经济.丹尼尔·贝尔(Daniel Bell)最早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提出后工业经济的概念并明确表示美国经济已进入这个时代.本文基于实证分析美国服务产业中生产者服务业中现存的问题.美国生产者服务业并未实现与制造业的融合,两者的分离导致了美国制造业的衰落和金融服务业的畸形发展,成为美国次贷危机的一个重要隐患.以此为鉴,我国在服务业中不仅要优先发展生产者服务业,更应注重生产者服务业的效益回归,真正实现制造业与生产者服务业的谐同发展.  相似文献   

17.
:以山西省晋中市社火公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场 地面临的内源型径流环境,结合半湿润地区的气候特征,以 设计全过程为例提出半湿润地区内源型海绵绿地设计方法,为 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内源径流型海绵绿地的设计方法 主要包括6个方面:1)确定海绵绿地的雨洪管理目标;2)选择 LID设施的功能类型;3)根据相关规划要求对场地径流进行计 算;4)确定海绵绿地的空间布局设计;5)利用暴雨洪水管理 模型(SWMM)建立动态模型,将LID设施对削减雨水径流总 量与峰值流量,推迟洪峰时间等控制效果进行量化模拟,对比 分析海绵绿地与传统雨水管网调蓄能力;6)在满足低影响开 发措施功能的同时,结合景观化策略,通过Hec-ras软件对水 景效果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   

18.
刘祎  王玮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9,36(20):154-160
近10年内,国外逐渐形成了技术示能性理论,为工业4.0背景下企业如何有效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供了系统分析框架,已成为管理信息系统和组织行为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国内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并未对技术示能性研究前沿形成全面的逻辑体系。鉴于此,对国外技术示能性相关研究进行梳理,分析其引入组织管理的过程,从形成因素、实现过程和影响结果3个方面解析概念内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第四次工业革命核心生产要素——工业大数据驱动的技术示能性理论模型,展望其未来研究方向。结论进一步丰富了新工业革命情景下的技术示能性理论,可为企业有效利用工业大数据实现智能生产提供指导,对中国传统制造业实现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推进中国制造2025具有重要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城镇化的逐步完善,城市规划建设开始从增量向存量方向转型,城市微空间更新改造成为当前城市更新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存量绿地更新的时代背景下,通过引入城市触媒的概念,探索城市微空间更新与城市触媒效应间的学科关联,进而剖析城市触媒效应工作原理的运行机制,探讨微空间作为触媒元素激发相邻其他城市元素并产生“链式反应”,促成城市发展的空间意义。借助奉贤南桥镇口袋公园更新设计竞赛实例,以口袋公园作为微空间的典型代表,结合“触媒元素的选取”“激活和完善触媒”“引导触媒效应”3个触媒理论步骤展开讨论,例证城市微空间更新触媒理论的实践应用,以期达到全面意义上的城市活力更新。  相似文献   

20.
王君  刘瑶 《经济师》2022,(7):127-128+132
后工业景观作为20世纪以后的新景观形式随着历史的变迁进入人们的视野中。景观材料则作为景观设计中直接的表现形式之一,记录了场地历史变迁的痕迹和时间维度的信息,景观材料反过来则体现了场地的历史感与生命力。文章以后工业景观材料为研究基础,将常见的后工业景观材料分为可回收以及不可回收材料,以太原化肥水洗车间景观改造为例对其中景观材料的保留与再利用的原则、方法以及意义进行整体性分析总结。文章在分析个例的同时对于景观时间维度记录、材料的情感创新化表达、废弃材料在再生新途径都有着重要的意义,最终使后工业景观的历史性、艺术性以及生态性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