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1999年6月9日,央行重拳出击,第七次降息一锤定音。至此,许多业內人士认为,央行自1996年4月取消“保值储蓄”以来,虽屡次降息,可惜效益始终不大,因而主张不再利用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其主要观点是:中国自第一次降息至今已30多个月,超过了国际间通常的货币政策发展效应的“后滞” 相似文献
3.
本文借鉴中央银行2012年7月非对称降息举措,探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文章在对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简单综述的基础上,利用Mckinnon的互补性假说模型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最后重点阐述了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路径选择、银行发展、金融自由化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5.
上半年,在经济增速前景不明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大盘鲜有表现。那么,踏入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会如何演变?市场流动性如何?通胀会否出现反复?房价是否已经见底?大量IPO会否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50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降息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本文针对2014年11月22日央行非对称降息的举措,指出了其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作用,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8.
一、七次降息的政策效应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管制利率体制下,各种利率档次的调整由中央银行决定,使得利率调整的分配效应十分明显.三年时间连续七次下调利率,企业减少利息支出,国债筹资成本下降,这两点均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10.
11.
8月宏微观经济骤冷使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一季度时我们曾提示投资者不要期待政府抱薪救火,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全面宽松,央行更倾向于采取定向手段稳增长,现在我们同样认为全面降准降息年内不会出现,原因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20日,印度央行宣布从即日起将该国基准利率——回购利率下调100基点,至8.0%,此为自2004年以来首次降息,旨在应对因全球金融风暴而引发的经济大幅降温风险。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像10月8日那次一样,再次奏响“降息合奏曲”。 相似文献
13.
近几个月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态势明显。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此时降息,指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中国央行的降息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也显示稳增长再次成为当前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央行首次让存款利率可向上浮动,将给银行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给商业银行更大的风险定价空间,但银行面临的挑战或许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4.
15.
该文用央行票据收益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的替代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降息空间有限;并进一步分析指出,降息可能存在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增加银行业的风险以及会加重公众悲观预期等负面影响;文章最后认为是否降息、何时降息,还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顺势而为、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降息,降息步伐之快出乎市场预料,说明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凸显出央行稳增长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受周末降息和平准基金即将推出的传闻影响,上周五在指标股的带动下,沪深股指上演大逆转。在经济加速下滑趋势明显和通胀风险业已解除的情况下,央行第4次降息或已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