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降息大猜想     
我们认为,央行对当前降息及市场实际运行判断的焦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在价格与数量化操作之间选取一个很好的平衡点,维持当前的利率水平是其最佳选择,市场所预期的降息将很难出现。  相似文献   

2.
1999年6月9日,央行重拳出击,第七次降息一锤定音。至此,许多业內人士认为,央行自1996年4月取消“保值储蓄”以来,虽屡次降息,可惜效益始终不大,因而主张不再利用降息来刺激消费和拉动经济。其主要观点是:中国自第一次降息至今已30多个月,超过了国际间通常的货币政策发展效应的“后滞”  相似文献   

3.
况昕 《西南金融》2012,(11):36-39
本文借鉴中央银行2012年7月非对称降息举措,探讨了中国利率市场化问题.文章在对目前国内相关研究简单综述的基础上,利用Mckinnon的互补性假说模型说明了利率市场化的必要性.最后重点阐述了对于我国利率市场化过程中路径选择、银行发展、金融自由化等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4.
<正>疫情冲击下,量化宽松等非常规货币政策确实可以缓解流动性风险,但是刺激经济的效果可能没那么好应对疫情冲击,美联储超预期降息3月3日,美联储将联邦基金目标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1.25%。这有两点超预期。一是降息时间超预期。一般情况下,美联储调整利率是在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议息会议期间,今年3月的议息会议时间是3月17日至3月18日,虽然市场预期3月会降息,但没有预期到美联储会提前降息。这在历史上比较少见,近三十年只有9次,此前最近一次  相似文献   

5.
陈伙铸 《证券导刊》2012,(27):31-33
上半年,在经济增速前景不明等多重因素交织影响下,大盘鲜有表现。那么,踏入下半年,我国货币政策会如何演变?市场流动性如何?通胀会否出现反复?房价是否已经见底?大量IPO会否对市场造成严重冲击?针对以上一系列问题,私募排排网数据中心对全国近50家私募基金公司进行问卷调查。  相似文献   

6.
非对称降息对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有着重要意义,而利率市场化给商业银行带来了全方位的挑战.本文针对2014年11月22日央行非对称降息的举措,指出了其对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作用,分析了商业银行在利率市场化进程中面临的挑战,提出了商业银行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降息的边界     
钟正生  张璐 《中国金融》2020,(10):74-75
<正>2019年8月1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促进实际利率水平明显下降",同时推出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此后,降低贷款利率水平成为货币政策一项重要目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暴发促使中央银行降息力度明显加大,自此到2020年3月底,作为LPR定价锚的MLF(中期借贷便利)利率下调15个基点,LPR利率下降26个基点,一般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下降了46个基点。  相似文献   

8.
李建芬 《金融与市场》2000,(7):14-15,25
一、七次降息的政策效应分析 由于我国目前仍处于管制利率体制下,各种利率档次的调整由中央银行决定,使得利率调整的分配效应十分明显.三年时间连续七次下调利率,企业减少利息支出,国债筹资成本下降,这两点均有利于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9.
正如摩根大通分析所示,我们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全球性政策放松周期,但各国央行都保持着相当克制。市场的疑虑和担忧情绪也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0.
向雨 《证券导刊》2008,(46):73-74
央行最新发行的第121期央行票据,参考收益率定为1.1262%。收益率较上期下降60多个基点,创下央票收益率历史新低,市场预期,央行接下来可能还会降息。  相似文献   

11.
张媛 《证券导刊》2014,(37):19-21
8月宏微观经济骤冷使全面降准降息的预期再度升温。一季度时我们曾提示投资者不要期待政府抱薪救火,货币政策不会转向全面宽松,央行更倾向于采取定向手段稳增长,现在我们同样认为全面降准降息年内不会出现,原因主要有如下六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2008年10月20日,印度央行宣布从即日起将该国基准利率——回购利率下调100基点,至8.0%,此为自2004年以来首次降息,旨在应对因全球金融风暴而引发的经济大幅降温风险。与此同时,世界各国像10月8日那次一样,再次奏响“降息合奏曲”。  相似文献   

13.
近几个月的宏观经济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经济增速下行态势明显。稳增长是当前首要任务,此时降息,指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提振市场信心。而且中国央行的降息与国际趋势是一致的,也显示稳增长再次成为当前各国经济政策的重点。央行首次让存款利率可向上浮动,将给银行利率市场化创造条件,给商业银行更大的风险定价空间,但银行面临的挑战或许更为严峻。  相似文献   

14.
《证券导刊》2014,(50):7-7
2014年下半年以来,A股迎来久违的暖春,沪指大涨37%,牛市曙光初现。随着央行阔别两年多启动降息,权益类投资再度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焦点,相关的基金产品有望迎来投资的“黄金时代”。  相似文献   

15.
该文用央行票据收益率作为政策目标利率的替代进行分析,认为我国的降息空间有限;并进一步分析指出,降息可能存在不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增加银行业的风险以及会加重公众悲观预期等负面影响;文章最后认为是否降息、何时降息,还要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顺势而为、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6.
6月8日,央行调整了金融机构存贷款利率,但这对银行实际存款资金成本的影响不大,对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也十分有限,并不能充分解决贷款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这或许也表明,中国已经进入了降息周期。  相似文献   

17.
面对经济发展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降息有利于激发出更多的融资需求。人民银行指导自律机制建立了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不仅能起到引导存款利率下行的作用,下行的作用,也更接近于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数据,3月份,货币增速快速回升。3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53.06万亿元,同比增长25.51%,增速较上个月进一步增加4.67个百分点,创下1996年11月以来的新高;狭义货币M1余额为17.65万亿元,同比增长17.04%,增速较上个月大幅增加6.17个百分点,恢复到2008年5月前后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9.
央行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两次降息,降息步伐之快出乎市场预料,说明经济增长情况不容乐观,但也凸显出央行稳增长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李伯元  于杰 《证券导刊》2008,(43):75-76
受周末降息和平准基金即将推出的传闻影响,上周五在指标股的带动下,沪深股指上演大逆转。在经济加速下滑趋势明显和通胀风险业已解除的情况下,央行第4次降息或已近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