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欧美,波及世界。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同时,也促使众多的学者从学理上反思这场危机的根源和土壤。有些学者认为这是资本主义的经济制度发生了问题,具体来说是新自由主义提出的“华盛顿共识”所推行的一系列经济政策和经济体制的必然结果。这是有道理的,但仅仅局限于经济这一点上,显然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2.
——有利于自己的,就与世界接轨;不利于自己的,就依中国国情,所以你们就敷衍,用几台机器代替银行的服务。美国的奴隶都当上了总统,中国主人还在为有钱买不了房,为办暂住证而奔忙,你们叫我的心态怎样平衡得了!这是我遇到能言善辩的一名客户在银行营业场的“慷慨陈词”。  相似文献   

3.
亚太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称它是世界前进的“火车头”。是否会由此产生亚太地区“共同市场”或“亚洲经济集团”等问题,93年11月19~21日在美国西雅图召开的亚太经济协作区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上被列为中心议题。有15个国家和地区的首脑参加了这次会议。很遗憾,俄罗斯没被邀请参加。大家还记得,戈尔巴乔夫在改革之初就宣告要积极参加亚太地区的经济事务,但只这被认为是一种“政治口号”。一、月收入1500美元东南亚国家历史上多为殖民地,用一代人的时间取得如此辉煌的经济发展是前所未有的。主要是用自己的经济理论指导和政府对经济…  相似文献   

4.
迄今为止的世界经济是中小型国家经济起飞和发展的时代。中国经济的崛起标志着世界经济进入了新的时代——大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这必将对经济学、经济发展模式、世界经济格局、国际经济秩序等领域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革。不难预料,自然资源条件的约束,将是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生基本的、长期的和经常性作用的因素。必须从需求和供给的诸多方面思考和设计中国的资源战略,但我们认为,其中最重要的是“源技术再选择”和“重化工业再布局”,而且这两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新的源技术必须符合两个条件:一是推动产业技术体系彻底变革,二是解决人类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另一个思路是把重化工业尽可能布局在沿海,并作大作强,是中国解决资源短缺进而走向经济大国所不可回避的选择。这一点,应该向日本学习。  相似文献   

5.
汤趣     
吴萍 《新智慧》2006,(10):76-76
世界共有1000多种风味各异的汤。 在西方各国中,最爱喝汤的首推美国人,因而法国人常戏称美国人为“汤罐”。据统计,美国人一年总共要喝去100亿碗汤,占96%的美国家庭每天都要喝上两次不同的汤!不过这和中国南方人比起来不免是“小巫见大巫”——在广东,家家户户每顿饭都要花上几小时“认真”煲汤,而浙江宁波人每餐还会做上两种不同的汤。  相似文献   

6.
如果迈克尔·艾斯纳不是迪斯尼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我还会花三个下午的时间读他的自传吗?如果这本书的封面上没有写着——“一个坐镇美国大众文化中心的人物,一部世界娱乐产业帝王的传奇”,我是否还会被这么普通的一个书名所吸引——《高感性事业》。说一句题外话,在我上学的时候,我指的是20世纪90年代早期,尽管那个时代被称为“十亿人民九亿商”,但是学生中间普遍流行的传记则是《拿破仑传》、《贝多芬传》、《梵·高传》以及类似《尼采——站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和《我的奋斗——希特勒》,这些书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有很强的悲剧力量,人…  相似文献   

7.
经济全球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今天要讲的题目是“经济全球化与人民币汇率问题”。首先,我想先简略回顾一下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因为这个趋势可以使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我会谈到一些具体的问题。会涉及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人民币的汇率问题,美国经济的发展问题及对中国发展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樊纲研究员认为,实现经济的“内涵式增长”,有效地利用资源,不可能靠一种‘债本密集型”经济(美国、日本);也不可能靠一种“技术密集型经济”(西欧);也不可能是一种“资源密集型经济”(中东、澳大利亚)。我国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要想经济持续增长,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经济。“劳动密集型”产业,从本质上说是“珍惜资本”的产业,是用尽可能少的资本,来创造更多的、收入较高的工业就业机会。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以我们大量劳动力这一优势来吸引资本和技术到我们国家来与我们的劳…  相似文献   

9.
早在1800年,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就曾这样描述企业家:“企业家能够把经济资源从生产率低和产量低的领域,转移到生产率较高和产量较大的领域。”熊彼特归纳道:“企业家的任务是“创造性的破坏”;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认为“美国经济发生着从‘管理者经济’转变为‘企业家经济’的深刻变化。”既然企业家的作用如此之大且企业家被赋予如此神圣的使命,那么,现代企业家应具备哪些素质呢?  相似文献   

10.
绮华 《新智慧》2003,(4C):10-10
《人民日报》报载:巴以冲突愈演愈烈,海湾地区战云密布。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种名叫“梅卡可乐”(Mecca—Cola)的饮料应运而生,并很快占领了欧洲和阿拉伯世界的部分市场,着实让美国两大王牌饮料——“可口可乐”和“百事可乐”公司的老板大伤脑筋。有人说.联合国监核会尚未公布在伊拉克的核查结果,可在经济领域反对美国的“饮料大战”就已经打响了。  相似文献   

11.
池莉  伊婷 《新智慧》2005,(10):59-60
从很早的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了“挥霍”这个词语。我认为“挥”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动作,这动作简直就是洒脱轻盈、果断大方的化身,例如大笔一挥、挥金如土、挥汗如雨、挥泪、挥师,都是这样的绝顶豪放;而“霍”,又是这样的迅捷,闪电一般。我相信文字于人,不仅仅是一种表达工具,更有一种神秘的昭示。当然,你得有缘遭遇你自己的昭示。  相似文献   

12.
一商业连锁经营的实质商业连锁经营是目前世界上普遍采用的一种现代化商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它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产生于19世纪中叶的美国.后来传入欧洲、日本,本世纪80年代后迅速发展。它作为一种成熟的商业形式,遍布世界各地,也出现了一批大规模跨国界的著名连锁企业。如快餐王国——麦当劳,世界排名第一的沃玛特,号称“打遍美国无敌手”的连锁公司。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背景下,连锁经营的发展获得更为远大的市场,足以显示其巨大的潜力。连锁经营的实质是把社会化大生产和专业分工的原理用于流通领域,通过…  相似文献   

13.
给我一丝阳光,给我几滴甘露,就能开启我的生命——这是杰克豆的生长需求,然而三五天后,一个足以让你感动惊喜的生命便跃然眼前——“真的好想你”“嫁给我吧”……厚实的豆瓣上竟然能长出字来!这就是杰克豆的神奇之处。  相似文献   

14.
论会计监督的涵义与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会计监督的对象包括企业运行的三个屡面:技术组织过程中的效率、价值运动过程中的效益与产权关系运动过程中的产权利益。在这三个屡面上,分别形成了以“管理——被管理”关系为纽带的“管理者——被管理者”监督主线、以“决策一执行”关系为纽带的“决策者——执行者”监督主线、以委托代理关系为纽带的“所有者——经营者”监督主线。进而形成了三种不同涵义上的会计监督结构。  相似文献   

15.
<正> “混合经济”,这是当代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所有制状况的基本特征。近现代世界经济突飞猛进大发展与两个问题密切相关,一是现代科学技术的大发展,二是“混合经济”的形成。曾几何时,我们谈“混合经济”而色变。今天,“混合经济”的形成已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的基本标志之一。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所有制问题是社会主义运动的基本问题。社会主义运  相似文献   

16.
美国经济滑坡已持续 1年多时间 ,由于美国经济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约为 30 % ,因而导致世界经济全面走软。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经济的现状 ,然后 ,引用世界银行提出的“增长性衰退”这一概念 ,分析了美国经济的未来走势。最后 ,文章根据结论分析了美国经济的增长性衰退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性的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全球化尽管是与资本主义相伴发展的历史进程,目前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美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结果不可能是“西方化”、“美国化”。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全球经济市场化。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国家是多样化的,社会主义国家加入这一进程的目的是利用市场经济,为本国经济发展奠定强大的物质基础,而不是就范于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向性必须在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指导下,作出制度性的分析,从而得出社会主义将是经济全球化的最终归宿,使社会主义者理直气壮地坚持欢迎经济全球化、顺应经济全球化、最大限度地利用经济全球化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朱国明 《现代经济》2009,(2):98-101
孟子“万物皆备于我”的哲学思想,留给后人许多思考的空间,后来的哲学家对这一思想有不同的理解:在认识论方面,认为它体现的是唯心主义思想;在道德理论方面,认为它体现的是道德教化的方法;在本体论方面,认为是对物我关系进行了各方面的探讨。在不同角度丰富和发展了孟子这一思想的内涵。本文试图根据中国哲学史上对孟子“万物皆备于我”思想的不同理解,挖掘出一些有利于认识物我关系问题的启发性思想,让现代人能更明确物与我的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知识经济与人才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中国面临知识经济的严峻挑战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正向知识经济转移,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无不抓紧制定面向21世纪的发展战略,以掌握知识经济的主动权。作为站在当今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浪潮前头的国家,克林顿政府自1992年上台以后就接连提出“全国信息基础设施”(“信息高路公路”)等一系列高技术经济导向政策,提出了全美新的教育纲领,要求8岁以上的儿童“能读会写”,13岁以上的少年“能上计算机网络获取知识”,18岁以上的青年都接受“大学教育”,成年人接受“终身教育”,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国家创新体系。这就为美国…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国家资本主义”这一概念进行了清楚的界定.他们认为,国家资本主义只是一种经济形式或经济成分,而不是一种发展模式.国家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发挥不同的作用.西方少数学者为中国等新兴国家贴上“国家资本主义”的标签,其目的是为新兴国家的发展制造障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