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万方 《中外管理》2008,(4):102-103
对于新任经理人来说,尽管通过大规模的“换血”方式构建一个理想中的团队已经不可取,但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使“不顺手”状态长存。试试以下方法,或许会有意外收获。  相似文献   

2.
庄文静 《中外管理》2005,(8):100-101
经理人常会遇到这样的现象,此时你是接受?还是拒绝?接受了,无法完成怎么办?不接受,被领导轻视或从此“失宠”怎么办?  相似文献   

3.
一位总裁级的资深职业经理人与后辈们畅谈职业历程:管理者常常说员工要有“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而相对应来说,管理者应该有“三事”,就是能扛事、能懂事、能成事。  相似文献   

4.
我是一家单位的员工,在单位工作已经十多年了,劳动合同已经到期。在续签劳动合同时,我提出签订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可单位不同意,说要么续签一个三年期限的合同,要么终止劳动关系。我不想失去这份工作,请问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5.
子荷 《中外管理》2007,(9):108-109
随着“80”渐渐成为这个社会的主流,经理人们不得不迎战一个新主题:如何管理“80后”员工。 事实上,仅就“80”的“个人主义”这一点,主管就已经伤透了脑筋,其过分自我使得主管们陷入了管理难、合作难、沟通难、共识难的困境。 面对“可以引导,但无法改变”的“80后”,主管们又该如何管理他们呢?[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HR来信:我公司有一名工龄近12年的老员工,还有2年退休,但今年6月合同就将到期,而且他也不是无固定期限合同。若公司想裁员,该员工是否可以裁减?该员工是否可以提出自己是老员工而要求留下来?  相似文献   

7.
“新官”是指初到新的领导岗位履职的主要负责人,“旧账”是指该岗位前任领导人遗留待处理的事项或问题。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常可以听到或看到一些新官不理旧账的事例。个别新任领导干部面对前任.留下的“旧账”。尤其是碰到一些麻烦难办的事,往往不是正确面对、认真处理,  相似文献   

8.
李源 《中外管理》2008,(3):64-67
进入2008年,“10年”成为一个异常敏感的词。敏感,敏感到近乎死寂。 显然,《劳动合同法》关于10年以上工龄员工的劳动合同的规定,让很多企业如临大敌,噤若寒蝉。2007年年底,几桩著名的“新法规避”事件,更把人们的目光聚焦在该如何对待“10年员工”的问题上。事实上,这并非仅仅关系到已经有10年工龄的员工,甚至如何对待已经在企业工作了七八年被称为“老员工”的雇员们,都成为摆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前的一道严峻考题。我们该如何看待这些去年还被称为“企业财富”的“老员工”? 是想办法逃避非固定期限合同造成的“成本”?还是重新审视该如何发挥老员工们的价值?甚至如何让他们增值? 当《中外管理》开始策划这个选题时,几个一直在人力资源管理上堪称榜样、姿态开放的本土企业立刻成为锁定的目标,大家兴趣盎然,踌躇满志。但出乎预料的是:它们,甚至数家曾当选“最佳雇主”的本土企业,都以各种理由婉拒了采访要求。  相似文献   

9.
过了二三月,各个公司的绩效评估已经完成了,对于企业来说,这是一个提拔员工的时候,对 于员工来说,这是一个“升官”的时刻;那些业绩好的员工会被提拔为初级管理者(第一类新官),那些业绩好的经理人会更上一个台阶,成为第一层级的管理者(第二类新官)。  相似文献   

10.
某企业老板刚招了一名新职员,板凳还没坐热,就急着向人家要业绩,甚至还责问:“这些问题为哈还没解决呢?”、“下滑的绩效指标为哈还没改观呢?”失望感随之而来,匆忙扔下一个“不能胜任”的结论,便决定放弃使用。实际上,这个问题不是出在新职员身上,而是恰恰出在了老板身上,是他不知道新员工都有一个“过渡期”。新员工“过渡期”新员工或某人刚升任某一职位时,往往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业绩不升反降,期限长短和下降幅度往往和个人性格特征、从事业务类别、工作风格及业务能力等多重因素有较大关联。即便在任职后发现有上升的表现,也是上一任业绩惯性导致的,绝不是新任职位的能力表现。  相似文献   

11.
《物流时代》2010,(6):10-10
在物流领域的整车运输界,有一个并不夸张的说法:“目前在公路上行驶的整车运输车辆百分百违法”。对于物流行业或任何专业领域来说,若出现个别的违法事件和案例,尚不足为奇。然而,整车运输业屡禁不止的“违法”现象,令我们不得不思考:整车运输车辆为何“全面违法”?  相似文献   

12.
《劳动合同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2008,(7):47
全国政协委员张茵:应取消无固定期限合同 “签订无限期合同对企业而言,非常难操作,而且对劳方来说,也不是件好事”。  相似文献   

13.
在全球金融风暴的席卷之下,国内的许多企业都或多或少地遭受了打击。对于势单力薄的经理人个体来说,很多人感受到了“高处不胜寒”的悲凉。  相似文献   

14.
上海《赢在战略》课上,一个管理者问我:一个员工有一件事明明做锚了,但他是公司的一个骨干员工,如果我说他,他受不了不干了怎么办?但如果我不说他,他老是犯同样的错误又怎么办?我怎么解决这个两难问题?  相似文献   

15.
思一 《中外管理》2003,(8):41-41
经理人是决策者与员工之间的“夹层”,烦恼总是有的.但如何消除烦恼?如下几条很重要。  相似文献   

16.
有些企业正通过分析员工实践与生产率之间的联系,来提高利润水平。整个上一代人力资源高管都渴望着成为企业领导的战略顾问。但是,这对很多人来说,都很困难,因为如何衡量人力资源方法的业务价值实在太难。“培训的投资回报率是多少”?“哪种筛选方法能找出绩效最佳的招聘人选”?  相似文献   

17.
时下。正值各地乡镇换届之际,一些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指的是新任领导上任伊始就雷厉风行,针对前任留下的积弊迅速采取措施解决。然而,有些地方的新官上任却摆上了“三桌酒”。一是“感恩酒”,感谢上级领导的栽培重用;二是“喜庆酒”,召集亲朋好友共庆升迁;三是“支持酒”,请同事、下属欢宴一场,拜托他们多多支持。“三把火”和“三桌酒”看似小事一桩,却反映出干部工作作风的差别。首先看出发点。“三把火”虽然有莽撞、冒失之嫌,但其出发点是为了迅速打开工作局面。上任伊始,首先想到的是如何开展…  相似文献   

18.
《上海劳动保障》2000,(12):33-33
编辑同志:您好! 我是一名下岗工人,原来因为在车间一线做了十几年,知识技能都赶不上时代,所以在下岗期间找到的工作大都零零碎碎的,单位不愿意与我签定劳动合同,“协保”手续也没办上,眼看再就业服务中心期限就要满了,我该怎么办?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家族企业中老板与职业经理人往往同床异梦,老板侵犯职业经理人权益和经理人损害老板利益的事件常有发生。双方互信、协作机制难以建立,难道老板与经理人之间注定要反目成仇,不能成为生死与共的“战友”?!  相似文献   

20.
《劳动合同法》已于今年1月起施行。这部旨在规范用工制度、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的法律却被部分企业误读,有企业突击辞退员工要求员工“自愿”辞职,重订合同,使工龄“归零”,以免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此,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负责人首次作了回应,指出企业让员工工龄“归零”违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