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璐  朱双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32(24):149-153
领导与员工关系在员工工作态度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运用包含590组数据的大样本及按部门和性别划分的分类样本,分析了相对领导-成员交换关系(RLMX)对员工工作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何种情况下,RLMX都会正向影响工作满意度和组织支持感,其中社会比较交换关系(LMXSC)发挥部分中介作用。但社会比较倾向(SCO)的调节作用却与员工性别有关,对于女性而言,SCO负向调节了LMXSC对组织支持感的影响,对LMXSC与工作满意度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对于男性而言,SCO在LMXSC与态度之间的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以88个工作团队587名员工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团队中相对地位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较高的相对地位(RLMX)对员工组织公民行为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团队关系差异程度(DLMX)大会强化RLMX对组织公民行为的正向影响;员工社会比较倾向(SCO)强,会削弱RLMX对组织公民行为的积极影响,且两者呈负相关关系。另外,不管是DLMX的正向调节还是SCO的负向调节,交互效应对组织指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都大于对个人指向组织公民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企业工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武崇鹏 《当代经济》2009,(13):33-34
和谐劳动关系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协调劳动关系矛盾的迫切需要,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重要途径,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内容.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劳动关系的参与者、协调者,要以建立稳定协调的劳动关系为着力点,切实维护职工的民主权益、劳动经济权益、合法权益和精神文化权益,在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中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4.
段育波 《当代经济》2016,(30):114-1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企业近年来有了长足的进步,从而带动钢构建筑企业的发展,但是在经济效益提升的同时也出现了新的问题,劳动人员的工作压力的增加,劳动法律纠纷等问题发生的几率增大,这些都给企业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带来了巨大的阻碍,下文就针对钢构建筑企业的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进行详细的探讨,希望可以对读者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王革 《经济师》2006,(12):282-282
文章以厦门水务集团积极探索,大胆尝试,顺利完成集团组建、企业化改制和招商引资等一系列工作为例,探讨了切实维护和保障职工的各项合法权益与构建和谐企业的关系。同时指出,妥善解决和处理劳动关系矛盾,能够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社会责任运动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企业社会责任(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运动的兴起,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而来的。在全球化的浪潮中随着资本在全球范围内扩张的同时也形成了对劳动的压制和剥夺。这种体现着由资本方(雇主)单方支配工资和劳动条件的“垄断因素”的劳资关系,反映了劳动市场由买方(雇主)主导的特征。“强资本弱劳工”的基本态势使劳资关系力量对比处于一种极端不平衡的状态中。相应地,劳工权益保障也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劳动法律制度、劳动执法制度、工会独立性保障制度、企业社会责任、户籍制度改革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五个方面,对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保障体系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构建企业和谐的劳动关系不仅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对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社会关系的组成提出了如何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措施。  相似文献   

9.
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前提和趋向看,应关注和考虑以人为本理念,合同管理理念,恪守法制理念,职业技能及职业道德理念。要使这"四种"理念根植于劳动关系的深处和生动体现在劳动关系的方方面面,用人单位和员工是两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10.
祁慧丽 《经济师》2010,(3):271-272
文章论述了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特征、意义,分析了我国企业劳动关系现状,提出了构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思路。  相似文献   

11.
劳动关系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不仅是经济关系和契约关系,也是一种文化关系.而文化认同及其观念整合是劳动关系稳定和谐的基础与根本.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认同表现在三个不同的结构层面并有着不同的文化协调机理.探讨和谐劳动关系的文化机制及其主体利益间相互作用问题,需要找到实现劳动关系和谐的现实的文化路径,通过对传统文化、企业文化和劳动者文化中核心理念的整合与确立,以及对具体操作方法的把握,为和谐劳动关系的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由于劳动过程中各种影响因素的多变性和劳动关系双方信息的不对称性,使得劳动契约具有不完全性.这意味着劳动契约在签订、执行过程中面临着双方的道德风险,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均有动力利用信息优势谋求自身福利最大化.本文对劳动关系双方主体的行为机制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劳动力市场的现实状况,认为雇主的道德风险是造成当前劳动关系紧张的主要诱因.  相似文献   

13.
对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几个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自马克思《资本论》发表 1 3 0多年来 ,世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导致劳动领域的扩展和劳动形态的变化 ,对劳动价值论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化研究的新问题 ,诸如商品生产中的活劳动是不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物化劳动是不是参与价值创造 ,第三产业尤其是流通、服务领域的劳动是否创造价值 ,如何看待科技劳动、管理劳动 ,生产要素为什么要参与收入分配等等。本文试图运用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 ,结合人类社会发展历史和当前实践 ,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 ,并提出了一些初步的看法。  相似文献   

14.
由于我国社会习俗、文化、价值观等非正式约束与正式约束的不匹配,导致《劳动合同法》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这些非正式约束的限制主要表现在:关系经济降低了正式劳动合约的作用;集体主义制约了正式契约关系的拓展;等级制不利于建立平等的劳动契约关系;人治不利于劳动契约按法律的手段有效实施。正式制度只有在与非正式制度相容的情况下才能发挥作用,我国劳动关系契约化中正式约束与非正式约束不相适应会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它将影响我国社会从身份到契约的进程;影响我国《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及其效果;它使劳动合同的作用难以发挥。  相似文献   

15.
论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   总被引:35,自引:1,他引:35  
传统理论对技术创新效率与企业规模、市场结构关系的研究集中于企业组织结构调动内部资源的动力和效率 ,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果并不能使传统理论得到解释。本文通过对不同体制下既有企业组织结构技术创新效率不足的比较分析 ,指出企业内源性技术创新在解决现代高科技成果商业化开发的诸多方面存在机制障碍 ,这种障碍证明了传统理论的局限性。近几十年来大量出现的风险投资企业的新的合约方式从外部组合资源 ,其组织结构在突破技术创新障碍方面的有效性已得到广泛印证 ,分析风险投资机制的技术创新原理为传统理论的更新提供了经验研究的案例  相似文献   

16.
中国劳资关系的城乡户籍差异   总被引:81,自引:0,他引:81  
本文利用最近的企业和农民工调查数据探讨了劳资关系城乡户籍差异问题。城乡工人在劳资关系各方面的巨大差异源于两个方面 :一是人力资本水平差异和就业企业的差异 ;二是农民工受到的户籍歧视。研究结果发现 ,前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70 %— 80 % ,说明人力资本和企业状况是决定工人待遇的主要因素 ;后者解释了两类工人劳资关系差异的 2 0 %— 3 0 % ,户籍歧视所造成的差距同样是不容忽视的。除劳动合同方面外 ,农民工在工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以及工会参与等方面均遭到户籍歧视。研究结果暗示仅仅关注工资收入的城乡歧视是不够的 ,同时也为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校正政策提供了经验支持  相似文献   

17.
简论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新型劳动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才能保障广大劳动者的根本利益,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基础,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是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发展的最终目的。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是由我们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所决定的,也是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内容,由广大党员带领群众,形成构建和谐社会的共识和合力,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伟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核与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财经科学》2008,1(5):88-94
劳动关系是雇佣双方在一定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形成的契约关系,这种社会经济利益关系中兼具冲突性和合作性特征.本文通过对劳动关系内在冲突和合作动因的探讨,分析其心理契约内核,认为劳动关系的和谐关键在于社会交换关系的外在和内在平衡,并提出了和谐劳动关系的合作伙伴关系模式,指出支持性人力资源管理策略在其中的棱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基于关系观,对下属-主管匹配、领导认同、领导-成员交换和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投入的关系进行了探讨,揭示了下属-主管匹配对工作投入的影响机制。通过254对研发主管和研发人员的配对问卷调查发现,下属-主管匹配对企业研发人员工作投入具有显著正向影响;下属-主管匹配不但可以分别通过领导认同和领导-成员交换中介作用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影响,而且可以通过领导认同,再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对工作投入产生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0.
市场经济是以理性化为特征的信用经济或法治经济,需要以自由、平等、信用和契约为基础来建立一种普遍性的交换关系.我国正处在经济体制转轨时期,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尚不健全,离开道德主体人格的塑造和政府信用与企业信用关系的良性互动,要构建和谐社会的信用道德基础,只能是一句空话.要真正发挥道德的调节功能,不仅要在全社会范围内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内在要求的道德体系,还要同提高社会参与者的整体素质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发挥伦理道德这种"支持性资源"的作用,促进社会信用关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