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引入“发展阶段”这一边界条件,以阐明企业创新投入与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在将创新投入细分为R&D经费投入与R&D人员投入的基础上,基于专利细分视角,采用2011—2018年中国电子通信上市企业样本数据,运用动态SYS-GMM模型,探究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创新投入行为对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企业处于中低发展阶段时,R&D经费投入更有利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的产出;当企业处于中高发展阶段时,R&D人员投入更有利于发明专利的产出。创新产出结构的变化与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企业在进行创新投入时,需要考虑自身所处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针对政府采购对企业R&D投入激励的有效性问题,基于2011—2013年中国上市中小企业政府采购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政府采购、公司内部治理与企业R&D投入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政府采购能够有效促进企业R&D投入,且这种影响因公司治理结构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政府采购对国有性质、股权分散、股权制衡及董事会规模较小的企业R&D投入的促进效应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3.
三大R&D活动主体中,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性质与目标较为类似,具有一定可比性.基于2006-2015年的数据,对高校和科研机构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并进一步运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法对两者的R&D活动绩效效率进行测算比较,找出改进方向.结果发现:高校和科研机构对R&D活动的投入都在逐年增加,高校在经费上的投入力度大于科研机构,其R&D活动产出水平也远远高于科研机构.然而,两者的投入产出都未达到有效值,尤其是在专利方面,产出效率都较为低下.因此,有必要加强科研管理,优化资源配置,以提升投入产出效率.  相似文献   

4.
R&D资源的数量及其结构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竞争力的核心指标,本文基于1995~2000年甘肃省普通高等学校R&D资源清查暨科技统计年报资料,对全省高校R&D资源(即投入)的数量与构成、R&D活动的产出情况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加快全省高校R&D活动的开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使用我国2002年~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R&D投入、R&D产出和R&D影响三个维度构建我国R&D资源配置水平指标评价体系,并借助熵权TOPSIS法、Dagum基尼系数和Kernel密度估计分别计算和分析R&D水平的综合指数、R&D水平的空间差异及其来源以及R&D水平的动态分布趋势.结论表明:我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R&D资源配置水平呈总体上升态势;R&D资源配置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显著,其中东部地区内的差异和东西部地区间的差异尤为突出,地区间的差异是导致总体差异的重要原因;考察期内西部地区的多级分化现象始终存在;区域R&D资源配置水平的相对差距呈减弱态势,而绝对差距呈扩大态势.  相似文献   

6.
上海科技进步态势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论述了2000年以来上海市科技进步态势的基本特征.认为上海的科技经费投入(含R&D经费投入)和上海的科技人力投入(含R&D人力投入)总体态势良好;企业确立了科技投入的主体地位,自主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加强;科技产出水平继续攀高,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形成;上海全社会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后发效应,科技进步的贡献作用日趋显著.  相似文献   

7.
研发经费配置是指研发经费在不同主体和不同活动间的配置。通过对中美两国不同研发主体之间,进而对其不同研发活动之间的经费配置进行差异分析,找出我国研发经费配置的问题与优化途径。结论是:我国研发经费不仅投入有限,配置也不尽合理;应提高高校和企业研发投入比重,加大基础研究的投入,不同研发主体应合理分工,以优化我国研发经费的配置。  相似文献   

8.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创新作为技术进步的源泉,已成为国家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企业作为技术创新的主体,其研究与开发(R&D)投入是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前提条件。虽然市场竞争机制会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但由于存在公共性等原因从而导致市场的失灵,仍需要政府对经济进行干预以激发企业主动创新欲望并为企业创造良好的创新外部环境。为了促进技术创新,政府需要采用财政政策激励企业加大R&D支出,其中税收优惠是主要政策之一。本文通过对我国和发达国家在企业所得税中的R&D税收优惠的比较,提出有关激励企业加大R&D投入的税收政策建议。以提高我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中国2013—2016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引入社会融资规模、R&D经费投入两个中介变量,构建中介效应模型来考察金融产业集聚对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金融产业集聚不仅对制造业转型升级起到直接促进效应,而且分别通过以下两种路径方式对制造业转型升级产生一定的正向促进效应,即“金融产业集聚→社会融资规模增量→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金融产业集聚→社会融资规模增量→R&D投入→制造业转型升级”。因此,进一步汇聚金融产业资源、扩大资本规模、支持科技创新,将有效促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10.
运用广西2001—2010年R&D经费投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发现:10年来,广西R&D经费投入强度比较低,2010年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6.9%,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国家水平,也低于"金砖四国"水平;经费来源方面,企业资金占据主体,属于企业主体型,存在政府缺位现象;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经费支出结构上企业比例偏低,而科研机构比例偏高;经费活动分配上,试验发展比例过高,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比例偏低。政策建议是:全社会加大对R&D经费投入;加大政府对企业的研发经费投入;优化R&D经费的使用结构;提高政府R&D活动经费的使用效果;建立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深化科技开放合作。  相似文献   

11.
科技投入是促进科技进步的主要因素。本文根据浙江省2003—2012年间的统计数据,用灰色关联分析法研究科技经费的投入与研发产出的关联关系,分析出科技活动经费内部支出、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与研发产出的关联性最大,并且用SPSS软件分析出它们的定量关系。分析表明,政府资金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的影响程度最大。  相似文献   

12.
从R&D活动主体的三维特征统计特征、体制特征和能力特征分析,得出只有企业符合三维特征时,才是真正的R&D活动的主体.对于黑龙江省的企业,企业R&D活动符合统计特征,但是对R&D活动的体制特征和能力特征来说,黑龙江省企业并非是R&D活动的主体.在黑龙江省企业R&D活动模式问题的分析基础上,给出加强企业R&D活动主体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从R&D活动的特征及与整体竞争战略的相互作用关系,探讨如何有效确定、评价R&D活动的战略职能。  相似文献   

14.
"三公"经费是高校维护正常运行的基本经费组成部分,"三公"经费的支出在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在经费管理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通过探讨"三公"经费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高校"三公"经费管理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对我国技术引进战略的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独资设立研究与开发(R&D)机构,这些R&D机构不仅导致我国人才大量流失、抑制我国技术创新,而且易造成我国企业的逆向技术转移。针对这些不利影响,我们应该鼓励跨国公司以非独资的方式设立R&D机构、加强合作,建立企业间虚拟R&D网络联盟、积极引导国内企业开展R&D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跨国公司R&D的全球化,我国日益成为世界著名跨国公司R&D投资的首选目标.本文在分析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的正面和负面效应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具体情况,提出了积极应对跨国公司在我国R&D投资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出于全球化生产经营、获取低成本的研究与开发资源及先进的技术等的需要,跨国公司产生了海外R&D的动机,形成了跨国公司R&D全球化的趋势。随着跨国公司R&D全球化,我国成为了跨国公司重要的海外R&D基地,这对我国有许多积极影响:提高了我国的技术创新水平,给我国带来了新的管理思想,增强了我国对人才的吸引力及技术创新活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根据21304年湖南省第一次经济普查资料,将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的R&D经费投入作为主要的技术创新投入指标,新产品产值、新产品销售收入和新产品出口收入作为主要的技术创新产出指标,对湖南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和产出数量关系、产出效果及存在的问题等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近年来“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国对科技的投入不断增加, 一是2000-2004年5年间,国家财政用于科学研究的支出累计4239亿元,比前5年增加了一倍; 二是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R&D(研究与开发)经费以年均10%以上的速度持续增长; 二是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毕生已由2000年的1%上升到2004年的1.44%,年均增长0.11个百分点。[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层梯队理论,利用深圳证券交易所2008-2014年上市企业的数据,探讨了女性高管参与对企业R&D投入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女性高管参与对企业R&D投入二者之间呈现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民营企业的所有权性质将显著调节女性高管参与对R&D投入的抑制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