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本文基于入世以来中国对韩国农产品出口贸易数据,借助CMS模型,从贸易总量和主要农产品两个层次以及市场需求效应、出口结构效应及出口竞争力效应三个维度,分析了影响中国农产品出口韩国市场的增长因素.研究发现,市场需求效应是拉动中国农产品对韩国出口增长的首要动力;出口结构效应制约了中国对韩国出口贸易的增长;出口竞争力效应也难以对出口增长起到有力的促进作用.本文对此提出了相关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2.
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进入快速增长阶段。文章归纳了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要特征,并利用CMS模型分析中国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实证分析显示:总体上看,对日韩农产品出口增长的推动类型,在加入世贸组织前、后发生了显著变化;分类别看,对韩国农产品出口增长在加入世贸组织前一时期主要得益于水产品和谷物产品出口增长的拉动,加入世贸组织后则主要得益于水产品和园艺产品。  相似文献   

3.
数字经济不仅有助于提升经济运行效率和质量,而且有助于加强中国与RCEP国家经贸合作程度。构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测度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实际水平,采用2011—2021年面板数据检验了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数字经济发展会显著增加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第二,数字经济通过降低贸易成本、提升区域创新能力和增加贸易开放度渠道降低出口风险率,延长出口持续时间;第三,对于不同收入水平RCEP国家来说,当期与上一期数字经济发展会延长中国与中低收入和高收入RCEP国家的出口持续时间,但对中高收入RCEP国家的影响并不显著;第四,对于不同类型产品来说,数字经济发展均会延长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数字经济发展对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持续时间影响较大,对初级产品的影响较小,说明随着产品附加值的提高,数字经济对中国与RCEP国家出口持续时间的影响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4.
中国园艺产品出口增长的成因分析——基于CMS模型的分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园艺产品持续贸易顺差对于平衡农产品贸易逆差具有重要的作用。对1992—2008年中国园艺产品出口贸易变动情况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世界贸易规模的扩大是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持续增长的主要原因;商品出口结构对园艺产品出口起阻碍作用,而且阻碍作用越来越明显;市场分布由阻碍作用逐渐转为促进作用,而且促进作用越来越突出;市场竞争力的下降是中国园艺产品出口放缓的主要原因,而且阻碍作用进一步加大。  相似文献   

5.
水果贸易是中国与东盟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CMS模型对水果出口变动进行阶段性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水果的国际竞争力和东盟水果市场进口需求规模是我国对东盟水果出口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出口水果的产品结构;RCA指数测算表明我国苹果、梨等主要出口水果在东盟市场具有一定竞争力,芒果、香蕉等国际竞争力较弱.最后本文就改善中国水果出口结构、提高中国水果出口国际竞争力给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也为中国推进更高水平开放带来新契机,与此同时当今数字经济的全球化发展趋势引发了国际合作的热潮,对直接投资的影响不容忽视。结合数字经济迅速发展的新背景,从投资东道国特征的角度,探究中国对RCEP成员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投资潜力,对调整投资策略、推进数字经济对外投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RCEP14个成员国2007—2020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拓展引力模型就中国对RCEP成员国直接投资的影响因素与投资潜力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对RCEP成员国的直接投资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东道国数字化水平、东道国GDP、双边贸易额能够有效吸引中国直接投资,而东道国的自然资源租金、通胀水平以及两国地理距离抑制了中国对其直接投资;(2)中国对RCEP各国的投资潜力存在显著差异,投资潜力成长型与投资潜力挖掘型的伙伴国家占比较高,表明中国对RCEP成员国直接投资潜力空间巨大,仍待进一步实现和挖掘。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保持着稳定快速的发展势头,在对外经济和农业产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本文从贸易规模、产品结构和市场分布3个方面分析1995-2013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状况,运用恒定市场份额模型,对影响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世界市场需求的扩张是拉动我国农产品出口增长的主导因素;竞争力因素对农产品出口有着积极的作用;出口产品结构日趋合理,但对出口贸易的影响不大.农产品出口的长期稳定发展关键在于坚定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优化产品结构.  相似文献   

8.
郭鹏辉 《经济研究导刊》2012,(33):204-206,258
利用中国进出口贸易统计数据,结合中国机电产品出口贸易概况,选取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数、贸易竞争力指数、显性比较优势指数指标,对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进行了定量研究,并分析了制约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竞争力的内外部因素,以期引起相关学者的思考。  相似文献   

9.
出口的增长除了能够直接推动经济增长之外,还对消费、投资、政府支出、进口造成影响,从而间接刺激经济增长。完整地考察出口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必须同时考虑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作用。按此方法估计的结果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外贸出口每增长10%,基本上能够推动GDP增长1%。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出口竞争力主要来自于低廉的工资成本.依赖FDI和加工贸易的迅速增长,我国形成了低成本扩张的外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这种增长模式和"三农问题"存在紧密的内在联系."三农问题"的缓解,劳动者工资的提高,并不一定会降低我国的国际竞争力.从长期来看,转变这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与解决"三农问题"应该而且能够协调互动.  相似文献   

11.
在全球价值链分工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口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出口规模,更为重要的是体现在出口在全球价值链生产中的增值能力。利用修正的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衡量出口竞争力水平阐明中国出口竞争力水平与贸易强国存在的差距,波动效应分解显示中国出口竞争力不强主要源于出口国内增加值率不高。影响出口国内增加值率的因素包括资本密集度、技术进步、国内配套能力和制度质量等,中国在这些方面与贸易强国相比都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些方面的改进有利于提升中国出口增加值率,从而加快实现中国建设贸易强国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经济研究》2017,(9):39-54
本文针对近期中国出口波动幅度增加以及国际金融危机以来贸易出现"过度反应"的事实,利用中国对59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数据以及出口目标国的宏观经济变量,研究了外部不确定性与中国出口波动的数量关系和因果关系。研究发现:(1)从数量关系上来看,不确定性和外部冲击会对中国出口产生负面影响,而且这个影响的量级在短期内要远远大于传统上所考虑的供给、需求以及汇率因素所产生的影响;(2)使用灾难数据作为工具变量的两阶段最小二乘法估计表明,不确定性与中国出口增长存在着稳定的负向因果关系;(3)不确定性冲击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具有异质性特征。这些发现意味着营造一个稳定有序的经济环境应该成为政策制定者的首要之选,而企业要着力对未来的需求形成科学有效的预判,以期对冲不确定性对出口增长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加入WTO后,中国货物出口在国际市场上的份额由2000年的3.9%增加到2011年的10.5%,但增长幅度趋于下降。其背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出口竞争力的变化。本研究利用恒定贸易份额分析法和贸易引力模型分析了过去十年中国出口竞争力的变化,并对未来趋势进行了推演,得出的主要结论包括:中国出口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比重日益上升,在国际市场有很大的拓展空间;当前难以判断中国出口竞争力效应已经处于由正转负的拐点,但未来如果不能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中国出口将难以维持之前20%以上的高速增长;从模型结果来看,中国出口与中国和全球的经济规模具有高度的相关性,未来十年中国出口名义增长速度将保持在10%~15%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微观视角下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增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华  向军 《经济论坛》2009,(19):99-102
本文首先对中国纺织工业近七年来出口增长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考察了中国纺织行业出口和行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行业规模、行业赢利情况的关系,进而对中国纺织工业出口和纺织行业发展的关系做出较为准确的判断。借Bernard,Eaton,Jemen和Komun所建立的模型,阐明了中国纺织企业扩大出口和企业效率之间的关系,指出了中国纺织企业扩大出口的路径,进而对中国纺织企业如何转变贸易增长方式和实现全行业竞争力升级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15.
在过去的20年里,对于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一直是有关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关系的经验研究文献中的热点问题。大量旨在解释各国长期经济增长率之间差异的经验的横截面增长回归结果显示,反映经济开放度的出口占产出的比例的变量与经济增长之间有稳健的正相关关系,出口导向增长假说似乎得到了证实,但在利用国别时间序列数据对出口导向增长假说的检验却没有获得一致的支持。1978年以后,中国推行开放政策,和众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出口的增加导致了国内生产总值的迅速上升。在这种背景下,许多学者开始研究出口导向性增长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这类代表性的文献有Kwan和Cotsomitis(1991)、Kwan和Kwok(1995)、Jordan Shan和Fiona Sun(1998)、沈程翔(1999)和王坤和张书云(2004)等。  相似文献   

16.
葛春苗  徐明 《经济师》2009,(12):267-268,271
2009年上半年,在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全国和浙江省的外贸出口额都持续大幅下降的严峻背景下,义乌小商品的出口形势却保持了连续几个月的逆势增长,这种奇特的经济现象及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值得我们探讨和借鉴,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必须冷静看待义乌出口形势的率先回暖,仅凭几个月的统计数据就断言义乌出口形势全面转好仍为时尚早,义乌出口状况的稳定和可持续性增长任重道远,有待时间和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研究了中国大陆及其他东亚、东南亚国家或地区的出口专业化模式。长期以来,关于亚洲出口增长的源泉一直存在争论。其中,一支文献强调市场化改革的重要性,它们认为这类改革使亚洲国家在制造业中的潜在比较优势得以显现;另一支文献则将亚洲的成功归因于政府干预。首先,本文将中国大陆比较优势的演化与日本、韩国和中国台湾地区进行对比;随后,分析了东亚、东南亚国家行业比较优势和资本积累的短期关系。本文发现,国家层面的资本积累和特定行业的显示性比较优势存在很强的关联,两者的关系近似于倒U形。中国大陆趋向于在一个比其他经济体的人均资本都低的水平上达到比较优势的顶峰。最后,笔者讨论了本文的发现对于解释有关亚洲制造业出口  相似文献   

18.
提升餐饮业竞争力日渐引起政府重视,但此类研究仍然停留在描述阶段.采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国区域餐饮业竞争力的驱动因素和驱动模式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需求因素、支持因素和规模因素是影响区域餐饮业竞争力的主要动力因素;综合驱动型、需求驱动型、支持驱动型、规模驱动型和综合非优型则是区域餐饮业竞争力的主要驱动模式.研究结论对于提升区域餐饮业竞争力具有一定的理论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与出口增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东伟  冼国明 《经济学》2010,9(1):467-494
基于Hummels et al.(2001)的分析框架,本文利用OECD(2009)提供的投入产出数据库,测算了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估计了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来源,并与31个其他经济体进行了比较。测算结果表明:(1)中国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较低,但增长迅速,从1995年的0.151上升到2005年的0.261,增长了72.39%,高于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的垂直专业化水平从1995年的0.177,提高到2005年的0.411,增长了131.5%,几乎高于所有其他国家和地区。对制造业出口增长来源的估计发现:(1)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的28.85%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的发展中国家,但比大多数发达国家低;(2)中国高技术制造业出口增长的41.2%来自国外增加值的贡献,高于所有发展中国家,超过或接近多数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国内外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的条件下,广东机电产业的发展面临严峻挑战,特别是受到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广东机电产品出口明显下滑,产业转型迫在眉睫.本文试图对广东机电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加以客观评价,分别就其发展中存在的内在隐忧以及面临的严峻形势展开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旨在推进广东机电产业转型.谋求广东机电产品出口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