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欧盟是全球最早启动碳市场并开展碳交易监管的区域,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具有较为丰富的实践经验。自2005年启动欧盟碳市场以来,为了应对不断扩大的市场体量及日益复杂的市场环境,欧盟从监管制度、监管部门、监管事项等方面持续优化和完善碳交易监管体系,在提升市场主体信心、形成安全高效的交易环境、保障市场健康运行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正处于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阶段,也已启动上线全球规模最大的碳市场,迫切需要建立健全具有中国特色的碳交易监管体系。文章在分析总结欧盟碳交易监管体系相关经验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碳市场交易监管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碳交易和碳金融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发达国家在碳排放权交易的法律法规体系和制度安排、纳入碳交易市场的行业范围和参与主体及产品、碳排放交易的监管体系、政府出台的推动碳市场建设政策、多元化碳基金等方面的经验,对我国碳交易和碳金融建设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是碳市场的核心基础设施,其运行情况直接影响我国碳市场的有效性。2021年,我国正式启动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这是在全球气候治理格局变化“、双碳”目标提出的大背景下采取的重大举措。国际碳排放权交易中心的建设经验表明,推动参与主体多样化、完善市场交易规则、创新金融工具等对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成熟运转至关重要。展望未来,碳交易中心将呈现全球化并购、市场层级丰富、监管体系完善等发展趋势。针对我国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起步较晚、规模较小、制度建设滞后的问题,本文提出从完善法律体系、自律规则,构建多层次交易平台,强化技术服务,实现交易清算一体化等方面入手,吸取国际成功经验,加强全国性碳排放权交易中心建设,以增强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体系中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碳定价是国际公认的推动低碳发展、实现温室气体减排的有效经济手段。作为碳定价机制的两大支柱,碳交易和碳税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亚洲地区碳定价机制在实施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对我国实现"30·60"双碳目标提供了有益经验。本文对部分亚洲国家碳交易和碳税实施情况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分析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进一步推动我国碳定价机制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中国碳交易体系的运行机制目前已初步形成,但由于金融和市场交易机制尚不完善,碳交易体系仍具有较大的改善空间。通过分析国内碳交易建设的成效与不足,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视角出发,提出完善碳交易推广运行制度、规范碳市场交易主体信用评价指标体系、搭建全国统一碳信用信息平台、完善碳交易主体信用监管机制、创新开发碳普惠、碳票和东—西部碳交易流通等对策建议,为在全国范围内推动碳交易市场的建立提供了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6.
2020年9月,我国首次提出要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双碳目标,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构建绿色经济发展格局,为实现这一目标,需持续深入推动我国碳市场体系建设。本文基于我国碳排放基本情况,从全球碳交易大背景入手,深入剖析我国碳市场发展现状,以欧盟经验为鉴,得出深化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探索意见,切实推动碳市场的发展和双碳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国在双碳人才体系建设中尚存在政策框架不完善、基础教育与市场需求不匹配、双碳人才职业教育缺失、教育资金投入不充分等问题,高质量双碳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缓慢,不利于我国在全球碳交易市场上争夺定价权.欧美英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强化双碳人才培养战略部署、夯实以能力培养为目标的基础教育体系、健全双碳技能职业培训工作机制、加强双碳...  相似文献   

8.
中国作为碳交易大国为何缺乏定价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5年以来,全球碳交易市场持续快速扩张,作为碳排放大国和非减排义务国的中国,已成为全球碳减排资源供给大国,但始终处于碳交易价值链的最低端,在为发达国家提供了巨量减排资源的同时向它们输送了巨额经济利益。其原因在于中国缺乏碳交易定价权。本文深入研究了此问题,认为根源在于资源意识、交易主体、交易市场、交易标的和交易货币等方面的劣势。为改善中国碳交易定价地位,中国应提升碳资源认识、完善碳交易体系、构建碳金融体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碳交易市场活跃程度的不断提高,碳金融作为碳交易的重要催化剂,近年来得到了普遍关注,并逐渐形成了多层次的碳金融体系。碳金融为我国在保证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碳强度减排和低碳经济转型提供了路径选择。本文针对我国碳金融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深刻剖析,并从法律法规体系、银行内控制度体系、碳交易市场及其平台建设以及碳金融产品的开发等诸多方面提出了完善建议,以期为我国碳金融的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我国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碳金融市场发展日趋成熟,我国却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制度、政策、市场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为应对这些问题,需要为碳金融市场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完善碳金融监管和法律框架;完善碳交易制度,加快碳交易场所和碳交易平台建设;建立统一的碳金融市场,创新和发展多样化的碳金融工具;拓宽投融资渠道,发展适合本土的碳基金,完善碳金融中介服务;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碳金融市场;积极推动碳交易人民币计价的国际化进程,逐步掌握碳交易定价权。  相似文献   

11.
当低碳闯入金融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贺强在今年“两会”上提交的两个提案都与低碳经济相关,包括建议国家发改委应设立低碳经济的统计考核指标和“低碳评估体系”,把碳排放指标完成情况与各级政府政绩相挂钩。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市场都迎来了低碳经济新机遇和新挑战,如何深入研究国际主要碳交易体系,建立我国碳金融以及碳交易体系,提升我国金融机构在现有国际碳金融市场中的定价权和话语权,是目前亟待深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夏凡  王之扬  王欢 《海南金融》2022,(7):24-30+37
建立良好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以对碳排放权进行合理定价,已成为全球各经济体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举措。根据世界银行统计,全球已建立24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遍及美洲、欧洲、亚洲和大洋洲。本文着重比较国际上运行时间较长且相对成熟的五大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欧盟碳交易市场(EU ETS)、韩国碳交易市场(K ETS)、新西兰碳交易市场(NZ ETS)、加州总量控制与交易计划(CCTP)、美国区域温室气体减排行动(RGGI),分析各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制度框架和实践进展,为我国碳市场运行、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13.
碳排放权交易作为绿色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借助市场经济推动了行业层面的绿色低碳转型,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通过总结梳理碳排放权交易试点省市在碳立法、碳分配、碳核查以及碳处罚等方面的做法与经验,分析其现存问题与可取之处,并基于甘肃视角,从碳法律、碳价值、碳体系、碳金融、碳市场和碳人才等六个角度,提出对甘肃省未来完善自有碳交易体系、接轨全国碳交易市场和实现“双碳”目标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4.
碳金融:低碳经济时代的金融创新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全球气候的变化促使世界各国向低碳经济转型,低碳经济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金融创新。碳金融就是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金融创新的产物。文章从节能减排项目的资金支持和碳交易及其衍生产品方面,分析了低碳经济背景下全球范围内的金融创新活动以及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现状,提出了我国碳金融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我国发展阶段正处于稳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关口,碳金融市场建设是实现我国“30·60”双碳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也是中国实现绿色低碳发展与高质量转型发展的重要金融路径。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的建设情况,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开展碳金融业务转型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从减排理念认知、人才队伍培养、碳金融业务风险防范与业务创新能力提升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面对全球气候治理问题,中国主动参与构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国际碳金融服务业在低碳信贷、碳基金、碳保险、碳货币、碳交易体系方面已获得了长足发展,其推动碳减排、管理碳金融交易风险的作用日益显著.这对于中国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减排目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通过考察国际碳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框架,本文探讨了构建中国城市现代碳金融服务体系的具体策略.研究认为中国城市应当大力发展低碳信贷,推进碳交易市场体系建设;积极引导基金行为,创建碳基金体系;充分发挥商业保险作用,促进保险业与低碳经济融合;加快碳金融创新,丰富碳金融产品功能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全球温室效应日益严峻,世界范围内的减排措施正在积极展开,发展碳金融市场是实现减排的有效路径。我国"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主动控制碳排放,建立健全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培育和发展碳交易市场。本文分析国际碳金融市场的体系构建和发展现状,剖析我国碳金融市场的不足,提出国际碳金融市场对中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18.
<正>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系统已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我国碳交易市场建设应充分借鉴欧美等成熟碳市场经验,推动全国碳市场高质量发展,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进程。伴随气候变化逐步成为全球性政治议题,各国陆续宣布到本世纪中叶将达到净零排放目标,在全球合作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碳排放权交易系统(ETS)成为实现减排目标的重要政策工具。  相似文献   

19.
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共识,碳边境调节机制从碳关税角度提高碳资产的国际贸易成本,避免碳泄露风险。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于2013年立法针对进口电力和天然气征税,具有明显的碳边境调节属性,欧盟于2021年7月正式公布碳边境调节税的立法提案,从覆盖范围、计税标准与实施方式等方面完善碳边境调节机制。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我国出口及上下游和附属产品面临不确定性挑战;碳交易市场价格存在波动风险;经济贸易格局存在重构风险。在“30·60”双碳目标下,要进一步提高减排力度,优化产业结构;完善碳交易市场建设,推动碳金融市场高速发展;加速零碳技术研发与碳边境调节机制的国际合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年来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碳减排量国家,以英国气候变化资本集团为首的外资企业开始将资金投入中国的清洁发展机制(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以下简称CDM)市场。外资大量进入中国碳交易市场,在推动中国CDM市场发展的同时,也危及了中国碳交易市场的发展安全,不利于中国推进节能减排战略目标的进程。对此,中国应加快碳交易机制建设,建立国内统一的CDM市场交易体系,利用碳交易市场推进人民币国际化,鼓励金融机构开发碳金融产品,加强对碳排放权交易资源综合管理进行战略储备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