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强一联合站的原油脱水工艺主要使用化学法和电脱水法相结合的二段脱水,乳化液通过管输至强一联要经过加热、破乳,沉降油离水,再由电脱水器脱除其中的水滴,使原油达到含水合格。2015年1—6月本站原油脱水后含水率很不理想,在0.7%~1.2%之间波动,高于厂规定的外输原油含水率0.5%的标准,超标次数远远大于正常次数,严重影响了生产;并且整个脱水生产环节多,关联紧密,脱水质量不稳定,成本支出费用高,生  相似文献   

2.
田玉凯 《价值工程》2011,30(9):22-22
采出液的有效处理是制约强碱三元复合驱工业化推广的瓶颈之一。针对现场试验出现的采出液乳化、油水分离困难、悬浮固体含量过高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攻关,开发了新型的游离水脱除器、电脱水供电设备和电化学脱水器,实现采出液的有效处理。  相似文献   

3.
大港油田板一联合站二期工程改造于1999年11月投产,原油脱水采用两段脱水工艺,即沉降脱水和热化学脱水。前者旨在脱除大量游离水,使前原油含水低于20%;后者旨在脱除乳化水,使脱后含水低于1%。原油脱水采用两段脱水工艺从工艺设计构想上是100%合理,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脱后含水经常出现阶段性含水超标问题,这不仅影响了后继工艺一一原油稳定及外输生产,而且给交接油双方带来了诸多不必要的争执,是一个比较头疼的老问题。  相似文献   

4.
联合站脱水系统是油气集输的重要环节,原油脱水系统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原油外输的质量,对整各系统的正常生产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针对现阶段原油的性质对脱水系统方面的影响进行探讨与分析,阐述了中十四联合站脱水系统容器原油中间层对脱水工艺的影响及如何应对,实现外输原油的脱水质量。  相似文献   

5.
轻烃在储罐中沉降脱水,通过轻烃外输泵加压外输过程中由于罐体超压而安全阀起跳放空造成轻烃的损耗;轻烃外输泵发生气蚀无法启动而进行轻烃气相放空造成轻烃的损耗;在储罐全面检修时,饱和蒸汽压下轻烃气相放空造成的轻烃损耗。为了降低这些轻烃的耗损,减少向大气中排放,减少空气污染,轻烃储库在生产工艺方面研究出了一些方法。轻烃在储罐中沉降脱水,通过轻烃外输泵加压外输。储罐沉降出的水分通过排污管线排放至排污池。在轻烃储库冬季生产运行过程中,由于气温较低,轻烃向外输送管线和排放游离水管线经常发生管线冻堵的问题。为了降低管线中水化物的含量,轻烃储库采取了一些方法如在管线中注入抑制剂(甲醇);在轻烃管线外层铺保温棉;在轻烃外输泵入口管线上安装分子筛脱水器、聚结器;在排水出口安装自动防水阀等来控制含水量。  相似文献   

6.
油田基层设备标准化管理的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集输大队二首站地处滨州市滨城区于1975年3月建成投产,主要承担滨南采油一矿、纯梁二矿及胜兴、胜凯,东胜、中胜和胜丰五个油公司的原油处理外输任务.期间经历了两次较大的改扩建工程,现生产工艺主要包括油气水分离、原油加热、热化学沉降脱水、原油储存及原油计量外输等环节.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井数规模的不断增加,外输量也大幅增长,尤其在2010年投产21口新井以来,在外输过程中因原油乳化问题导致该站在生产过程中时常出现外输干压偏高、外输泵空转烧密封,甚至因外输困难被迫采取罐车拉油等不利情况,给井站正常生产及生产成本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采取措施解决了乳化问题。  相似文献   

8.
热化学沉降脱水是各油田联合站原油处理的中心环节,热化学沉降脱水系统运行是否正常,直接关系到联合站能否外输合格原油,原油处理的合格率问题。长庆油田采油六厂杨井作业区联合站和长二转油站热化学沉降脱水,频繁出现乳化层增厚现象,破乳剂药量加倍,但仍难以处理,造成沉降罐溢油出口原油含水超标,成为制约原油脱水的瓶颈。我们通过现场调研,利用沉降罐自身结构特点,进行参数合理调整,药品调剂配方,规范操作制度,使瓶颈问题得到较好的解决,从中积累了一些经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文章针对辽河油田原油外输管道在粘度跨度大、凝固点跨度大、区域跨度大、自然条件不同的情况下,对其进行了分析、对比、细致分类,应用先进软件进行大量的理论计算,并与目前实际相结合,研究出适应辽河原油特殊性,满足生产的最优原油外输系统。此次研究具有整体优化、顺序调整、降温输送的特点,并选出适合稠油管道用的先进防腐保温材料。对复杂的辽河油田外输系统进行大规模的优化调整,保证辽河油田的原油正常输送,降低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呼君 《价值工程》2013,32(5):304-305
在油气田的开发过程当中,一次、二次采油过程当中所采出乳化原油多表现为油包水乳状液特征。而通过应用电-化学联合破乳的方式即能够实现有效的油水分离。然而我国现阶段绝大部分油田开始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对于三次油采技术的应用不断提升。在三次采油过程当中所生成的水包油乳状液并无法通过电-化学方式进行可靠性分析。本文依据这一实际情况,以三次采油中的水包油乳状液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超声波破乳实现油水分离的技术方式,并以试验方式验证了超声波破乳的可行性与应用价值,希望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1.
原油脱盐工艺技术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原油稳定系统发生盐堵的机理,并在总结"盐堵三要素"的基础上对比分析了常规防堵解堵工艺,对解决凝稳装置盐堵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雅克拉集气处理站(简称:雅站)凝析油水洗脱盐工艺技术,分析总结了其优缺点,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针对稠油区块开发中应用空心杆泵上掺水或地面掺水,超稠油开发过程中应用地面掺水集中加热伴输,达到降低原油粘度。其掺水流程设施存在着因设备、管网等问题影响掺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该区块不能正常生产的工艺流程设计缺陷。在原有的掺水工艺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完善工艺流程达到稠油区块的正常生产,提高开井时率,减少原油产量损失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在油田开发的中后期,各油藏普遍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的"三高"阶段,采出的原油含水量剧增。为了稳定原油生产、提高最终采收率,相继应用各种采油工艺和增产措施,如表面活性剂驱、聚合物驱、三元复合驱等,导致采出液乳化严重、油水分离困难,加热输送和原油处理能耗急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吉林油田扶余采油厂原油脱水工艺的特殊性,根据经典的Mannich反应原理,首先制得酚胺树脂起始剂,并通过环氧丙烷和环氧乙烷的嵌段聚合制得聚醚,再用交联剂1,3-二氯-2-丙醇对聚醚分子进行"扩链",最后用三苯基氯硅烷在部分羟基位"封端",得到了适合扶余采油厂原油脱水用EMT-299高效广谱破乳剂,经三个站同时使用该型号破乳剂做现场放大实验,并与使用通过配伍性实验筛选出的破乳剂AES-7相比,使用EMT-299破乳剂时中心站3#脱水罐溢流口平均含水下降4.1个百分点,4#脱水罐溢流口平均含水下降3个百分点,总加药量由使用破乳剂AES-7时的100ppm下降到80ppm且外输净化油含水无波动,满足了扶余采油厂比较特殊的原油脱水工艺,达到了净化原油稳定外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石西天然气处理站采用分子筛脱水装置脱除天然气中的水,达到净化气体、降低气体水露点以及满足后续流程运行的工艺要求。分子筛脱水装置选用进口的卡麦龙公司生产的提升式轨道球阀进行脱水工艺流程的自动切换。因此轨道球阀的运行状态好坏直接关系着整套装置的安全平稳运行。  相似文献   

16.
如今,采油进入高含水开发期,原油含水率逐渐升高,稠油比例递增,稠油脱水所用的稀油比例减少,由此造成脱水难度加大,吨油处理成本特别是吨油耗燃油增加。针对此情况,滨南输油大队对生产运行有重要影响的加热系统进行了深入分析,找出了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方案实施后,节能效果明显,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7.
螺杆泵作为一种容积式泵适用于输送高粘度原油,运转稳定,工作效率较高。但在过去的几年中,某一油气勘探开发公司的原油外输管道系统的双螺杆泵故障不断,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原油外输作业。通过对一起双螺杆泵螺旋套断裂失效事故的深入调查分析,力图找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同时,给出了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研究,液压往复柱塞泵密封的结构设计,柱塞泵的油、水泄漏方式以及泵结构设计上不太合理而造成油水分离不良,从而影响泵的润滑效果。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柱塞泵泵头设计,分析了柱塞在往复运动中的压力分布、泄漏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密封元件的变形对密封性能的影响。为配合密封的改进研究,对泵头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设计原理看泄漏的压力水经过泵头头一道密封处开一个排液孔,从而达到油和液体的分隔开来,而在泵头处又设置了一道密封。这样从头道密封泄漏的液体在设有排液口处在没有压力情况下,无法通过第三道密封装置,从而完全彻底的油和液体的彼此分离开来,即使泄漏的液体也不会影响到主轴泵体主轴箱中,其主部零件润滑得到充分的保证和保护。理论计算与实验结果基本上是一致的,使泄漏的油水均流向机外,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油水分离问题,使其密封性能和耐磨特性的改善和提高,确保泵正常工作。  相似文献   

19.
在采油生产单位的生产和管理过程中,原油含水率的精确测量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经济技术指标,而含水检测精确性直接关系到原油外输计量的准确性。随着油田开采过程中的各种措施的增加,对高含水检测精确度、在线连续性、稳定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本文主要就如何提高原油含水检测准确率的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一、现状 我厂建有哈尔滨锅炉厂生产的HG-220/9.81-L.PM23型循环流化床锅炉3台,原冷渣系统采用厂家配置的风水联合式冷渣器、“L”阀系统,在实际运行过程中,该冷渣器、“L”阀出现频繁堵渣、结焦等现象,在设备运行前期,我厂、我车间大量人力、物力放在了冷渣器、“L”阀的疏通、消缺、人员调配和设备维护上,不仅如此,冷渣器、“L”阀问题耗费了厂、生产技术科及锅炉车间人员的大量精力,对于其他缺陷,只能处理重要部分,无法抽调人员对设备的小型缺陷进行彻底的消缺工作,导致设备运行缺陷率较高,稳定性差,安全性、经济性差强人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