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以创新要素推动经济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共识。文章通过搜集2010—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空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杜宾模型,实证分析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创新要素集聚与绿色经济效率之间存在着“倒U”型曲线关系,同时创新要素集聚也具有显著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全国绿色经济效率在样本时间范围内处于上升趋势,在空间层面上呈现出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内陆地区递减的趋势;根据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相对于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的创新要素集聚对绿色经济效率的作用强度更为显著,且具有更强的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创新要素集聚以提高绿色经济效率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劳动力迁移可改变迁入地收入分配机制,解决制造业技术创新资源投入冗余与产出不足矛盾,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文章基于2012—2021年中国30个省级面板数据,结合新古典经济增长和新迁移等理论,实证检验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劳动力迁移可显著提升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弱;人口集聚效应、知识溢出效应是劳动力迁移与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关系的中介变量;劳动力迁移对东部和中部地区、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市场化程度和政府干预均能增强劳动力迁移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效率的促进作用,但这一影响存在最优边界。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探讨房价和土地供给以及二者交互作用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的影响机制,并对2009—2017年全国70个大中城市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全国范围内,房价对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有促进作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异质性,东部促进效果最大,西部的影响作用最小;在全国范围内,土地供给增加阻碍制造业产业结构升级,但统计上不显著,划分区域后作用显著,东部有利于制造业结构升级,中、西部不利于制造业结构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两者之间的交互项对制造业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不同地区结果有差异,东部的交互项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中、西部产生显著的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2006—2018年30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测算各地区能源效率,并建立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碳交易政策对能源效率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中国碳交易政策对全国能源效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有助于能源效率的提升,但其对不同区域的影响不同,碳交易政策对东部地区能源效率没有显著影响,对中、西部地区能源效率均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中介效应的分析发现,中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均发挥正向中介效应,而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西部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存在遮掩效应,绿色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的中介作用不显著.东部地区绿色技术创新、能源结构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的中介作用均不显著.因此,应适当减少东部地区免费初始碳配额,加快中、西部地区碳交易市场建设,提高产业结构调整质量以提升能源效率.  相似文献   

5.
在"互联网+"深度融合和刚性环境规制约束的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文章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引入经典生产函数,研究了中国制造业的空间集聚程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2006-2015年的面板数据,运用改进的区位商指数模型,从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两个方面研究了信息化水平、环境规制强度对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水平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制造业空间集聚程度与信息化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环境规制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且存在边际效用递减。基于此,提出通过不断加强信息化水平建设优化制造业聚集格局,并对制造业过度集聚的地区施行环境规制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本文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和1998-2009年的省际面板数据,测算了中国各地区装备制造业的全要素生产率(TFP)增长率,并从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变化、规模效率变化、配置效率变化四个方面对中国装备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变化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经验结果表明,样本期间内,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的TFP都有所增长,其增速皆呈现出先增后减再增的趋势;TFP增长对全国装备制造业产出增长的贡献率相对较低,仅为0.117。对TFP增长的分解发现,技术进步已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TFP增长的主要源泉,配置效率和规模效率恶化则严重阻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TFP水平的提高。分地区来看,中部地区的TFP增长率最高,东部次之,西部最低,这主要是由于西部地区装备制造业要素配置效率的下降最为严重,东部地区规模效率的下降最为严重。  相似文献   

7.
基于创新价值链理论,文章将绿色创新划分为绿色创新研发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两个阶段,在对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绿色创新效率测算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对区域绿色创新各阶段及整体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绿色创新效率呈缓慢波动上升趋势,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区域间绿色创新效率差异显著,整体呈东高西低的态势,多数省份重研发、轻转化;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协同集聚有助于绿色创新成果转化效率与整体效率的提升,但对绿色创新研发效率的作用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发现,两者的协同集聚不利于东部地区绿色创新研发,但对中西部地区绿色创新成果转化具有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传统比较优势不断削弱的背景下,我国要利用数字经济来提升制造业出口竞争力。采用2013—2020年我国各地区微观数据,研究数字经济与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内在影响机制,以及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之间关系成立的边界条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与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数字经济能提升所在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对临近地区的制造业出口竞争力也有积极的影响;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创新效率、人力资本积累和协同集聚三个变量均在数字经济对我国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影响中存在中介效应;在以进口贸易占比为门槛变量的情形下,数字经济发展对西部地区制造业出口竞争力的促进作用在门槛前低于东部地区,但在门槛后显著高于东部地区、中部地区、东北地区和全国。因此,应大力推动西部地区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贸易升级的促进作用。通过人力资本质量的提升、数字经济的集聚发展、创新效率的全面提升,逐步提高我国出口企业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9.
刘昕 《科技和产业》2020,20(6):107-111
基于2005-2016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构建固定效应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全国层面的自主创新、技术引进以及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东部地区的影响效果最大,中部地区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效果不显著,西部地区的技术引进对制造业升级会产生负向影响且模仿创新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不显著。同时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产业集聚通过促进工业低碳转型,有效推动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结合2011-2021年中国省域面板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等方法探究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正向空间溢出效应,分布在H-H型与H-L型聚集区;劳动力集聚抑制了本地及邻地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而产业密度等指标则具有促进作用,相关结果已通过稳健性检验;产业集聚对制造业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如东、中部地区劳动力集聚具有抑制作用,而西部则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利用柯布和道格拉斯的C-D生产函数模型,构造了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并以人口规模、产出规模、产业结构、能源效率、科研投入等经济增长因素为解释变量,对西部地区1991-2009年碳排放与经济增长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产业结构、人口规模与产出规模对碳排放的正向影响程度逐渐减弱,科研投入对碳排放产生负相关效应,能源效率对碳排放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通过构建2007-2018年省域面板数据分位数回归模型,分析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创新投入整体上对高技术产业集聚有显著地促进作用,且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大于中、西部地区。在高技术产业集聚水平从低向高变化的过程中,创新投入对高技术产业集聚的影响呈显著递增趋势,并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对东部地区的影响呈先升后降的“倒U型”分布;对中、西部地区的影响总体呈递增趋势,且中部地区的不如西部地区显著。  相似文献   

13.
文章采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5~2011年我国30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进而研究了企业规模与所有制结构对医药制造业技术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医药制造业的技术效率总体呈上升趋势;部分地区间技术效率差异比较大。国资比重与技术效率呈负向关系,且这种关系随国资比重的增长逐渐减弱;企业规模与技术效率呈"U"型关系。最后文章根据结论为我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计算泛长三角地区不同城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区位熵,对城市规模与两大产业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超大城市生产性服务业具有明显优势,但制造业水平相对不高;其他规模城市制造业专业化程度高,尤其特大城市比其他规模城市具有更高制造业集聚水平,但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水平普遍较低。此外,2014年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与城市规模间均有某种对应关系:制造业与城市规模之间大致呈“倒V”型分布;生产性服务业随城市规模递减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文章运用PVAR、耦合协调和莫兰指数模型对我国2015年—2019年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高质量发展的动态耦合协调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两系统发展水平呈波动式上升态势,但东中西部地区差异性较明显;在互动关系上,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对高质量发展的促进作用更显著;我国整体两系统耦合协调度呈稳步上升态势,且从东部到西部梯度递减;在耦合协调空间关联关系上,东部地区呈“高—高”聚集特征,西部地区呈“低—低”聚集特征,中部地区则不显著。今后应进一步发挥东部地区对中西部地区的带动作用,因地制宜提高两系统的耦合协调度。  相似文献   

16.
谭涛 《科技和产业》2023,23(10):38-43
以2013—2019年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为研究对象,运用超效率SBM模型对人文社科类高校科研效率进行测算,结果发现全国人文社科类高校科研效率总体水平一般,达到有效状态的省份不足50%,其中东部地区最高,东北和中部地区居中,西部地区最低。进一步通过Tobit模型对影响科研效率的因素进行回归,发现人力资源投入和科研经费投入对科研效率具有显著负向作用,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支持对科研效率具有显著正向作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对科研效率的正向作用不显著。为推进人文社科类高校科技创新工作,需要减少人力和财力资本的过度投入,做好科研经费的精细化管理,优化人才队伍结构,并加强对外科技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7.
王霞  郭楚云 《科技和产业》2022,22(12):80-87
随着产业信息化的发展,信息基础建设对生产性服务业外商直接投资(FDI)和制造业效率之间的关系产生的影响越发显著。因此,揭示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采用2011—2020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构建调节效应模型,在分析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影响的基础上,探讨信息基础建设在生产性服务业FDI与制造业效率影响关系中发挥的作用。结果表明:就全国而言,信息基础建设水平越高,生产性服务业FDI对制造业效率的促进作用越强;进一步考虑到区域异质性后发现,东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存在显著的正向调节效应,而西部地区信息基础建设的调节效应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8.
FDI知识溢出效应对中国能源强度的区域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量,分析各个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当地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纯技术效率上,中部地区体现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上,西部地区体现在技术变化上。第二,东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强度,西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东、中部地区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和能耗门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更好的FDI,并注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本文运用DEA方法测算出我国东、中、西部三大区域的全要素生产率,并分解为纯技术效率、技术变化和规模效率,以此作为技术进步的代表量,分析各个区域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及其对当地能源强度的影响。得出的研究结论为:第一、东部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体现在纯技术效率上,中部地区体现在纯技术效率和技术变化上,西部地区体现在技术变化上。第二,东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对本地区能源强度的影响不显著,中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提高了本地区的能源强度,西部地区FDI的知识溢出能够显著降低能源强度。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东、中部地区应该提高引进外资的技术和能耗门槛,提高外商直接投资的知识溢出效应;西部地区要进一步完善市场经济体制,创造良好的市场氛围,吸引更多更好的FDI,并注重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孔元  冯冰 《南方经济》2012,30(2):27-38
 本文分别采用基于投入的DEA方法和基于产出的方向距离函数法测度了中国29个省份2001-2008年间的环境效率,并分析了在地区间经贸往来关系和地理邻接关系两种渠道下的环境效率溢出效应,结果显示两种环境效率溢出模式并不相同,前者体现了正向的环境效率溢出效应,而后者却是负向作用。通过分析环境效率的影响因素还发现:降低工业资本密集度、优化产业结构有利于改善地区环境效率;研发强度对地区环境效率整体提升作有促进作用,但对其他地区环境效率的吸收能力并没有一致的作用。结果提醒我们,需要进一步提升产业结构和产业内结构,同时应该更新研发思想,提高对生态环境的关注程度和决策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