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金融博览》2002,(8):56
2001年欧元区经济发展的主要特点 一、经济持续下降,部分成员国经济出现衰退2001年,欧元区经济呈下降趋势.国内生产总值(CDP)环比增长率一季度为0.5%,二季度和三季度分别为0.1%和0.2%,四季度下降0.2%.由于相当于GDP总量0.6%的减税措施的实施,欧元区的消费相对保持了较好增长势头.但受信息产业过度投资和出口下降的影响,投资持续下降.各成员国经济增长差异有所扩大,占欧元区经济总量1/3的德国去年全年经济仅增长0.6%,是欧元区增长最慢的.  相似文献   

2.
基于IS-LM模型中产品服务市场与货币市场的双均衡理论,利用我国近10年相关数据构建了中国消费、投资及实际货币余额函数;在进行OLS估计时,利用计量经济相关检验排除异方差、序列相关及同期内生性对估计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我国IS曲线斜率较大,且其绝对值显著大于LM曲线斜率,因此在等量投入下,财政政策将对拉动短期经济增长起到更显著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3.
麦克勒姆规则及其中国货币政策检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以中国1995~2006年季度数据对麦克勒姆规则及其扩展形式分别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基础货币调控对经济增长反应显著,对通货膨胀反应偏弱,而对汇率的反应则与理论要求相悖。进一步对中国基础货币内生性进行协整检验,发现中国基础货币投放受国内固定资产投资与外汇储备影响较大。呈现出较强的内生性特征。因此,应尽快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由数量型调控逐步过渡到价格型调控,提高调控效果。  相似文献   

4.
李超 《金融纵横》2011,(7):29-32
欧洲货币联盟的成立和发展证实最优货币区标准具有内生性,欧元区在各项指标上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欧洲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的爆发和蔓延暴露了欧元区的隐患,欧盟政治一体化机制的缺乏是阻碍欧元区发展成为最优货币区的最大障碍。加快欧盟政治一体化建设步伐,使欧盟实现真正意义上财政政策的统一,是货币制度一体化之后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试图在开放宏观框架下检验欧元区单一货币政策冲击给各成员国带来的区域非对称效应。首先,通过考察欧元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检验区域非对称效应的产生机制;其次,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IRFs)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程度;最后,运用分时段VAR模型检验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内生性。结果表明,欧洲单一货币政策对各成员国产生非对称冲击,且非对称效应未出现收敛性,欧元区宏观政策协调的成本和难度加大。  相似文献   

6.
王杰  谢明 《济南金融》2007,(9):20-23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在长期内存在着内生性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货币供给的可控性是货币政策调控经济的基础,它直接影响了货币政策效应的发挥.本文从货币供给内生性的角度来探讨我国货币政策难以有效调控经济运行的原因,并根据我国宏观经济历史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最后得出了我国货币供给在长期内存在着内生性的结论,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1994年以来,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本文把货币内生性放在开放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在对货币内生性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强制结售汇与盯住汇率制度组合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货币内生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挑战、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开放经济条件下我国货币内生性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94年以来,基础货币投放中外汇占款所占比例越来越高,我国货币供给表现出很强的内生性。本文把货币内生性放在开放经济的框架下进行研究,在对货币内生性基本原理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对强制结售汇与盯住汇率制度组合下我国货币供给的内生性问题进行探讨,分析了货币内生性对我国货币政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就如何应对挑战、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关于货币供应具有内生性还是外生性,一直以来都存有争议.本文对2000年~2009年我国基础货币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央行持有的净国外资产是基础货币增长的主导因素,央行通过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超额准备金付息率、增加央票发行等手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外净资产增长的影响,但操作空间有限,且日渐乏力,而通过各种政策...  相似文献   

11.
<正>最优货币区理论不是指导欧元区一体化进程的金科玉律,但是现实对理论标准的偏离折射出了欧元区分化或分裂的影子。2002年欧元正式流通之后,一度在波动中走强。2008年7月15日,欧元兑美元汇率创出历史新高1.6035。但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之后,欧元兑美元走势反转,整体维持宽幅波动下跌态势。2022年8月22日欧元兑美元汇率收盘跌破1:1平价,创欧元2002年正式流通以来的收盘价新低。从欧元区当前政策协调、经济增长与货币政策走势看,欧元对最优货币区理论相关条件的偏离日益显著,未来可能呈现相对偏弱的态势,欧元区内部可能出现更为显著的分化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昭 《金融教学与研究》2001,(1):63-64,F003
欧元自诞生以来,汇率持续下滑,原因一是欧元区还并不完全符合最优货币区条件;二是欧元区国家的经济增长潜力低于美国,利率水平也低于美国;三是欧元区统一的货币政策和各国独立财政政策的矛盾不易协调等。  相似文献   

13.
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反思及其对东亚货币合作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俊贤 《西南金融》2010,(10):13-15
始于希腊波及欧洲多国的欧洲主权债务危机,不仅威胁欧元区的经济复苏,使欧元区的内在弊端暴露无遗,而且还引发人们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和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反思,为其他地区经济货币合作特别是东亚货币合作提供了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4.
于宁 《金融博览》2015,(4):44-45
希腊注定是欧元区中"木桶定律"中那块最短的木板。从2009年的希腊主权债务危机,到债务危机加重,再到2014年开始的希腊退出欧元区危机,这个国家始终处于多事之秋。如果希腊真的退出了欧元区,那么就有可能出现"羊群效应",发生其他欧元区国家紧随其后退出欧元区的情况,欧元区的未来走向扑朔迷离。反观欧元区建立的理论基础,即罗伯特·蒙代尔教授提出的最优货币区理论,理论核心就是欧元区国家先建立统一的货币联盟,进一步建立统  相似文献   

15.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I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以外汇占款形式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具有内生性,意味着货币的供给由信贷需求决定。不少文献指出,这会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性投资的条件下,FDI可以拉动经济,并且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过度的FDI投资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与欧元的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元区并不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最优货币区,各国之间差异较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难以协调,欧元的福利外溢和隐形担保作用激励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这是促成欧元区债务危机的重要推手。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将削弱欧元的稳定和国际地位,但欧元和欧元区的"系统重要性"可以保证欧元不会崩溃。欧元区如能借机务实推动改革,中长期欧元仍将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冯彦明  苏米尔 《银行家》2012,(10):77-80
正欧元区各类债务危机的发酵和扩散,不仅对欧元货币体系带来强大的冲击,引起了人们对欧元未来的担忧,也对"拟议"中的亚洲货币联盟、美洲货币联盟敲响了警钟。那么,欧元区的危机是偶然还是必然?未来欧元的命运将会怎样?没有政治的统一,就不可能有货币的统一,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货币联盟。由此,欧元区将会解体,欧元体系也会"土崩瓦解"。经过了近50余年的实践探索,又进行了40余年的理论准备,2002年1月1日,终于出现了由欧盟1 5个成员国组成的欧洲经济货币联盟,欧盟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一货币区。虽说只有短短的十年,似乎还不足以评判欧元的成败,但这十年的  相似文献   

18.
赵瑾婷 《南方金融》2012,(12):59-64
CEPA的签署与实施,促进了内地与香港、澳门之间贸易自由化和生产要素高度流动,加快了三地经济一体化进程。货币作为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在商品和生产要素市场的融合达到一定程度时,为货币合作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本文以最优货币区内生性理论作为内地与港澳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础,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内地与港澳货币合作存在内生性和经济可行性,能够获得货币合作的长远利益,并提出在短期和中长期两个阶段促进内地与港澳货币合作的策略措施。  相似文献   

19.
已有的大量研究文献表明,我国现在的货币具有强烈的内生性,这与中央银行的货币制度有关。1994年,我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1997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逐渐替代了中央银行信贷计划,加大了商业银行放贷的效率。2002年,我国实行QFII制度。我国的外汇储备日益增多,以外汇占款形式的人民币越来越多。货币具有内生性,意味着货币的供给由信贷需求决定。不少文献指出,这会加大通货膨胀的风险。我们的研究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是:在理性投资的条件下,FDI可以拉动经济,并且伴随着温和的通货膨胀;而在经济高涨的情况下,过度的FDI投资可能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建立地方政府最优选择模型,提出政府支出行为的"四阶段"假说,并利用中国31个省(区、直辖市)1997~2010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系数随时间变化的变系数模型的回归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地方政府大致处于"四阶段"的第二、三阶段之间,地方政府投资冲动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