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关于房价是否下降的争论一直在持续,所以关于拐点是否到来的口水也就一直在飞溅。当局者要么睁眼说瞎话,要么就是根本没有睁开眼睛;媒体众说纷纭,今天说涨明天说跌。只是痛苦的是老百姓,云里雾里,心脏不好的,多半坏事,所以笔者只有站出来,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楼市了。 ——其实同样痛苦的还有很多需要真实信息来做决策参考的开发商。 中国楼市到底是什么样一个现状?究竟房价是涨是跌?  相似文献   

2.
该相信谁? 对于房价,开发商们总说还要涨,经济学家们总说小心跌,老百姓不知道该听谁的,听政府的吧?然而,连官方也“打起架”了。  相似文献   

3.
商品房价格(以下简称房价)是目前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也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指标之一。而房价的概念到底是什么?是怎样计算出来的?政府各个部门公布的数据为什么差异很大?实际交易的房价为什么往往比政府公布的要高?许多老百姓对此疑问重重,甚至认为政府有意为之,从而影响了政府形象,也影响政府的决策。因此,对此问题我们应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4.
《楼市》2005,(16)
易宪容先生最近在海南大放豪言“:三年之内,老百姓就能买得起房子,最多三年”。这豪言真让人激动和兴奋,让人充满了期待和憧憬。这是继预言上海房价跌50%、北京房价跌30%之后,易先生又一次以占卜式的口吻,给出的语惊四座的预言。易先生这次仍然没有告诉我们为什么。我们姑且相信易先生的预言是真的,可我们还要关心的是:谁是老百姓?我是老百姓吗?能买得起哪里的房子?什么样的房子?多大的房子?谁是老百姓?老百姓是一个极为宽泛的社会化的概念,谁能界定老百姓的范畴?一个处级干部如果在北京国家部委机关工作,可能就管2—3个人,在机关里上有局长…  相似文献   

5.
大连房价未来走势:是涨?是跌?有人说上涨.有人说下跌。应当说当前房价涨的因素客观存在,房价跌的因素也客观存在.今后哪些因素会此消彼长.是市场的实际运作过程中博弈的结果.也是开发商.购房.地方政府相互博弈的结果,事先是难以预测的。笔依据房地产有关数据和楼市运行的一般规律以及新政作用力的影响,对大连房价走势作一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加息与房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年10月末,央行宣布上调人民币基准利率,加息增幅虽小,但引起了人们对房地产市场的极大关注。央行加息后,房价是涨还是跌? 是当前老百姓最为关系的问题。其实,对房价的走势要做出合理判断,就必须了解房价的形成因素。房价的形成因素主要有三类:成本、开发商预期的利润率和市  相似文献   

7.
北京房价在两年内至少涨了上千元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而上海房价在两年内上涨了大约3倍,甚至5倍。面对房价成倍增长,我们看到政府通过宏观调控打击投机炒房、稳定房价也看到专家、学者、教授等运用各种理论分析房价走势,一会说房价要涨,一会说房价要跌,甚至还与“人民币汇率”联系起来还看到开发商一边在老板台底下数着钞票,一边义正辞严地承诺要“盖让老百姓买得起的房子”。  相似文献   

8.
《房地产导刊》2005,(21):7-7
前三季度我国GDP增长9.4%,三季度70城房价涨幅回落近2%,九月末全国商品房空置率回落0.29点,上海地产商信心指标跌至90点,北京前9月商品期房涨24.7%,深圳前三季房价涨12.18%  相似文献   

9.
中国经济的危机是什么你现在心里是什么状态呢?是不是很迷茫?好像经济发展不好了,股市跌了,楼市也跌了,找工作困难了,这是为什么呢?别人告诉你是因为国际金融危机,你觉得可能是吧或者应该是吧。然而,半年下来美国的危机没结束,你却发现2009年上半年中国的房价慢慢涨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徐云 《国土经济》2011,(10):70-71
现在提这个问题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似乎有些杞人忧天,有伪命题之嫌。房价不是还没实质下跌吗,现在不过才刚刚止涨吗,老百姓不是都希望房价下跌吗?并且也有不署名的文章认为,房价下跌,老百姓能扛得住,只有房价大跌了老百姓才买得起……云云万言,忧国忧民。浦东陆家嘴滨江沿岸是上海高端住房的集中区域,房价每平方米低的七八万,高的要十四、五万,如果房价大跌,单套房产的缩水就可能有几百万到上千万,投资房产的人是很难扛得住的。  相似文献   

11.
《企业导报》2004,(8):26-29
9月,2004武汉秋季房地产交易会隆重登场。对于购房置业来说,无疑是一次淘房购房的盛会。不用踏遍武汉三镇,优秀楼盘齐聚武汉国际会展中心,让你在理性中比较,尽兴中选择。不论是购房自住,还是投资置业,在考虑地理位置、楼盘设计、周边环境等购房本身的因素之前,老百姓的兜早到底有多少“银子”来承受房价之重,才是购房决定性的因素。武汉房价到底是涨是跌,自然而然成了关注的焦点。近日,我们对老百姓、业界记和房地产商分别进行了采访,请他们从各自的角度和视野来预测下今后的武汉房价走势。  相似文献   

12.
声音     
《财会通讯》2004,(12):F002-F002,1
金人庆:注册会计师要维护公众利益;李德水:GDP不是万能的;潘石屹:加息后房价要跌;  相似文献   

13.
人物     
《东南置业》2007,(3):33-33
潘石屹我不想把《对话》变成一种吵架,黄玺庆年轻人先买车后买房,易宪容房价下跌谁先哭,杜世成房价拉动GDP的同时也把自己推进牢狱,[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上海一直被看作是中国经济的龙头。虽然上海经济总量在中国所占比重已经今不如昔,但这一看法并没有发生变化,十多年来甚至还得到了强化。这样,上海就成了政策的维护重点。无论如何,北京、上海不能乱。在房地产问题上,就形成了对上海房地产进行保护的政策倾向,什么地方的房价都可以跌,上海的房价不能跌。在这种情况下,上海房价的中短期趋势,只会涨,不会跌。这不仅是理解上海房地产走向的要点,也是理解整个上海经济走向的要点。  相似文献   

15.
真降价30%的房子你敢买吗? 前两年朋友都问一个问题,房价是不是会继续涨,现在该不该买。最近一段时间,问的最多的是这个房价是不是真的要跌,还能跌多少。所以房地产市场有个很明显的心理预期改变,进而导致市场进入了调整阶段。有些人说是拐点,我个人认为更应该定义为“调整”。至于调整周期多长,取决于后期的政策和外围各方面影响因素的变化。但是我认为不会出现暴跌问题,有些人预测会跌30%,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房地产市场规范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房价不断攀升,给老百姓和我国的经济带来了严重的伤害,社会各界给予了高度的关注,部分学者提出了许多的方案来治理房价,但是房价仍然高高在上,难以下调。为什么?文章就房价上涨的部分原因给予分析。并且提出解决意见。  相似文献   

17.
从宏观的角度来说,2006年我们国家GDP增长10.6%,城镇人均收入可持续增长率也在10%左右,但是城镇的平均房价的增长只有6%左右。三者相比,房价的增幅远低于GDP和人均收入的增幅,就房价的增幅宏观层面上是合理的。那么,国家为什么还要对房地产进行宏观调控呢?2007年,房地产新政还会出台什么细化政策吗?且看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会长、全国房地产商会联盟主席聂梅生今年1月28日在“2006中国房地产总结表彰大会”上,从经济、和谐社会与环境资源三个层面做出的精彩分析,以及对2007年国家房地产新政走向的预测。[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国土经济》2005,(12S):15-16
近两年,关于中国是否存在房地产泡沫的争论此起彼伏,莫衷一是,而房地产价格毫不理会这些争议,持续上涨。关于房价是涨是跌的问题,可不能听了就信,这就看看说涨说跌的是谁。  相似文献   

19.
1~4月份,北京市土地供销两旺。当然‘旺”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北京的高房价对普通工薪阶层来说绝对不是好事。但客观说,作为首都,高房价又有其合理性,谁不想在北京有一套自己的住宅?很简单的道理,北京房价再高,北京人也不会出去,外地人也要挤进来。有着巨大市场潜力的房价会跌吗?肯定不会。我们只能一厢情愿地希望房价涨得慢点罢了。  相似文献   

20.
征收房产税引来了各种争议,有人甚至质疑房产税是打击为富不仁者,还是打击普通老百姓,抑或是掠夺财富? 但不管怎么说,如果真想调控房价,有两把利剑最为有效:一是加息。升息的结果就是收紧信贷,斩断了“血液”的供给。华尔街有一个模型,房贷利息每升1%,房价就会下跌5%到10%。真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