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2年1月,在中国的南海边响起了阵阵惊雷:"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我国的经济发展,总要力争隔几年上一个台阶"。"南国风来满目春",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将中国的改革开放带入了一个新纪元。伴随着这股春风,武钢十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1991年至2001年,武钢累计上缴利税226.15亿元,占武钢投资43年以来上缴利税总额的65.8%;扣除资产重估增值部分,武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61%;钢产量由1991年的44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708.53万吨,增长59%;销售收入由1991年的68.8亿元增长到2001年的181.59亿元,增长163.94%;职工人均年工资由1991年的3943元增长到2001年的18797元,增长377%。这一时期成为武钢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效益最好,职工受益最多的时期。  相似文献   

2.
"九五"时期武钢加快改革发展总的指导思想是:认真贯彻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以"两个转变"总揽全局,深化管理体制改革,深化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充分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把经济增长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降低消耗,开辟经济增长的新领域,把武钢建成适应国际市场竞争要求、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钢铁企业。2000年武钢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l)2000年钢产量达到800万吨、生铁产量达到705万吨、钢材产量达到746万吨。销售收入达到306.2亿元,实现利税达到47.3亿元;人均年产钢达到300吨以上。(2)非钢铁收入以平均每年递增13%的速度增长,到2000年达到66亿元,占公司总收入的20%以上。(3)围绕发展国民经济和加强基础工业建设对钢材产品的需求,在调整现有品种结构的基础上,重点开发47个钢材品种系列,150个钢材品种,科研成果转化率达到80%以上。市场急需的十大短线品种产量达到315万吨,占钢材总量的45%以上。主  相似文献   

3.
正宝斋     
有12万职工的武钢,1993年率先推出了“精干主体、剥离辅助、下岗分流、减员增效”的改革,喊出了“七万人不吃钢铁饭”的响亮口号。 1993年以来,武钢成功地进行了七次大规模的剥离辅助,下岗分流,剥离76139人,减员46565人。武钢从业人员由11.2万人减至14850人,钢产量由475万吨增至708万吨,人均产钢由42吨增加到470吨,9年上缴利税182.45亿元,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61%,职工工资增长284%。 剥离、减员十几万人却波澜不兴,没  相似文献   

4.
几年来,我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企业整顾和经济体制改革决定,以改革为动力,坚持眼睛向内,靠自我改造发展自己,挖掘了企业内部的潜力.几年来的变化是明显的.一九七八年以前,我局的煤炭产量始终徘徊在年产200万吨左右,年年亏损,最高年亏损额达1000万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七年,煤炭产量由230万吨到八五年实现了年产401万吨,将近翻一番;工业总产值由2,650万元增长到8,500万元,增长220%;原煤全员效率由1.062吨/工,提高到1.159吨/工,增长8.85%;亏损额逐年减少,由787万元减少到八四年的222万元,八五年实现利润307万元.  相似文献   

5.
创新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武钢成长表现为创新发展的历史进程。从邓小平南方谈话开始,武钢走过了创新发展、与时俱进的10年。下面一串数据,浓缩了历史对比:1992年至2001年的10年间,在钢铁行业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武钢累计上缴利税198.05亿元,占武钢投产43年来上缴利税总额的57.64%,扣除资产重估增值部分,武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达到260%,等于一个武钢变成了两个半武钢;钢产量由1992年的475.85万t增长到2001年的703.53万t,增长48.9%;职工人均收入由1992年的4883元增长到2001年的18797元,增长284.85%。创新发展的10年,成为武钢历史上改革力度最大、发…  相似文献   

6.
从严治厂科学管理增强企业整体素质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傅万才我们公司近十年发展很快,化纤产量由1985年时的1万吨左右,增长到4.3万吨,利税由1984年的429万元,增加到1994年的13456万元,增长30倍;今年可达1.7亿元。公司被列为国...  相似文献   

7.
改革20多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四大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面对国际钢材市场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武钢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精神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创新为动力,循序渐进地深化"主辅分离、减员增效"为重点的内部改革,高起点地推进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持续不断地强化以成本、资金、质量为重点的企业管理,使武钢走出了一条质量效益型与科技创新型相结合的道路,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1991年至2001年,在钢铁行业比较困难的条件下,武钢累计上缴利税226.15亿元,占武钢投资43年以来上缴利税总额的65.8%;扣除资产重估增值部分,武钢的资产保值增值率达261%;钢产量由1991年的445万吨增长到2001年的708.53万吨,增长59%;销售收入由1991年的68.8亿元  相似文献   

8.
陕西彬县煤炭总公司属地方国有煤矿,是一个国家控股,部分职工参股的股份合作制企业,资产总额2.66亿元,职工2300名,拥有百子沟四矿、百子沟五矿和下沟矿三对生产矿井,设计年生产能力141万吨。经过创新发展,产量由1995年的61.2万吨提高到现在的150多万吨,资产总额由9811万元增长到2.66亿元,上缴国家利税从532万元增加到1535万元,职工人均年收入从4536元增长  相似文献   

9.
武钢投产41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党的十四大以来,由于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企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建国50周年的时候,回顾武钢的发展史,我们将武钢的"全国之最"列举如下:1、武钢是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于1955年破土动工,1958年开始投产。41年来,武钢由一期工程的钢铁150万吨生产能力发展到今天的钢铁双700万吨生产能力;由过去的生产"厚、笨、粗"的产品,发展到今天的"全、薄、专"的板材基地;产品品种由过去的大型型材、中厚板,发展到今天的热轧板、冷轧板、镀锌板、镀锡板、冷轧硅钢片、彩色涂层板等47个系列200多个品种。武钢的技术装备经过不断改造、引进,已由50年代技术水平发展到80年代水平。特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煤炭行业是全国最困难行业之一,然而就是在这最困难的行业里却有一颗高速发展的企业——山东兖矿集团有限公司。从下列数据可以看出该企业十年来的巨变: 从1990年至2000年,资产总额由29亿元激增到203亿元,增长了6倍。原煤产量由1017万吨激增到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又是一个新的纪元向我们走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世纪中,武钢在中国钢铁工业的发展进程中写下了辉煌的篇章。武钢是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投资兴建的第一个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都曾来这里视察。投产40多年来,武钢由一期工程的钢铁150万吨生产能力,发展到今天的钢铁双700万吨生产能力。一米七轧机的投产,改变了我国钢铁工业的产品结构,提高了我国钢材自给能力。武钢是全国冶金系统第一家荣获国家质量管理奖的特大型工业企业;在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武钢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发展,企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经济效益持续增长,实现利税近两百亿。1993年与1978年相比,实现利税由3.6亿元增长到31.0亿元,增长7.8倍,上缴利税由3.6亿元增长到19.7亿元,增长4.5倍;工业总产值(90年不变价)由21亿元增长到2.4亿元,增长2.9倍;全员劳动生产率(90年不变价)由23820元/人年增长到74704元/人年,增长2.1倍。15年来,武钢累计  相似文献   

13.
当武钢这座钢铁巨人奏响新世纪前进序曲的时候,金属资源公司迎来了建厂30周年华涎。废钢铁是炼钢不可缺少的重要炉料.充分利用废钢铁资源是钢铁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的有效措施,是提高产品质量的有效途径。金属资源公司就是承担为钢厂供应合格废钢炉料这一光荣使命的,金属资源公司的前身是武钢碎铁厂,成立于1970年。30年来,金属资源公司随着武钢改革开放的步伐而不断发展壮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废钢供应量从26万吨跃升为100万吨;厂区占地面积田14.36万 m~2扩展为28.34万 m~2;固定资产总值由1772万元增长为1.95亿元。废钢加工手段发生  相似文献   

14.
查看近10多年的世界能源统计资料,可以发现一个重大的趋势性变化,即:1990~2000年世界石油产量增长了13.4%,而国际石油贸易量从1990年的15.5亿吨增长到21.1亿吨,增长了36.2%;国际石油贸易量占当年世界石油产量的比例也上升了10个百分点,由1990年的48.7%增长到2000年的58.8%。在这期间,美国的年石油净进口量增长了近2亿吨,从1990年的3.5亿吨增长到2000年的5亿吨;不包括日本和中国在内的亚洲其他国家的年净进口量从1亿吨增加到3.1亿吨;日本从2.3亿吨增加到2.6亿吨;中国从1990年净出口2346万吨,转变为1993年以来的净进口,2000年净进口量达到6960万吨,2001年略减至6490万吨。  相似文献   

15.
中国纯碱行业2005年经济情况分析及2006年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中国纯碱行业已初步形成以大型企业为主的行业格局。共有生产企业48家.其中15家生产能力在30万吨/年左右的大型企业的合计生产能力约占国内总能力的75%,行业内的企业正在向大型化、集中化迈进。2005年,中国纯碱产量累计1410万吨,同比增长12.3%;完成销售收入325.1亿元.同比增长30%;实现利润总额19.0亿元.同比增长59%。预计2006年纯碱产量为1500万~1550万吨;价格将在低位运行.不少企业会出现亏损,行业利润总额将大幅下降。[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正> 南京钢铁集团公司(下称南钢)是江苏省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也是国家确定重点扶持的512家国有大中型企业之一。现有职工2.2万人,1999年铁、钢、材产量分别为150万吨、176万吨和163万吨,实现利润1亿元,在全国钢铁行业中排名第11位。 近几年来,随着国内外大环境的变化,钢材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南钢面临着严峻考验。其中钢材价格连年大幅度下滑对南钢经济效益的影响最为严重,1997年以来每吨钢材平均售价下降343元,一年影响效益5亿元以上;上游产品涨价和其他费用增  相似文献   

17.
原料是构成产品实体的物资。经济体制改革以来,物资的流通由过去的少渠道、多环节、封闭式变为多渠道、少环节、开放式。这就给企业提出了怎样到市场上找出路的问题,需要原料供应工作者发挥主观能动性,研究对策予以解决。 一、原料供应面临的三个挑战 1.市场扩大的挑战。 从1984年起,国家统配的原料供应量按指令性计划下达,武钢实际生产量则是按自己的指导性计划去完成。二者之间一年差额31万多吨钢的产量,这些差额产量所消耗的原料近115万吨,需武钢自己到市场上去购买。武钢“八五”规划的钢铁产量要达到“双七百”万吨,将有大量的原料要靠武钢自筹。  相似文献   

18.
曾德新 《冶金财会》2002,(10):22-25
<正> 韶关钢铁集团公司(下称韶钢)创建于1966年,至1994年,已发展成为一个年产70万吨钢的钢铁联合企业。1995年后,广东省政府对韶钢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至2002年上半年累计,实现销售收入280亿元,实现利税32亿元,实现利润17亿元,实现社会贡献总额76亿元,上交国家财政21亿元。现在,韶钢已发展为一个年产250万吨钢规模的大型钢铁联合  相似文献   

19.
从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来,矿建公司走出了一条在压力中生存、在困难中前进的发展道路:在武钢压缩基建投资、工程任务不饱满、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金和市场极度困难的形势下,工作量由1992年的1923万元上升至到1997年的7020.18万元,六年增长3.65倍;完成基本建设投资3.22亿元;创武钢优质工程3项;劳动生产率从1992年的7545元/人年上升到1997年的29295元/人年,增长3.88倍;职工收入也有大幅度增长。从1994年至1998年连续荣获湖北省"文明单位"称号。矿建公司六年的求生存求发展历程,也是党建工作在改革中探索前进的历程,"教育、决策、稳定、凝聚"是改革中的矿建公司党建工作主题和致胜法宝。  相似文献   

20.
韩伟英 《冶金财会》2005,(12):24-25
<正>浙江漓铁集团有限公司通过近五年来的改革、改制、管理创新、集团规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快速发展。到2004 年底,公司拥有总资产5.83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96.96%;净资产 3.89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75.23%;自产原矿量达到113.7万吨;加工粗矿34.92万吨,铁精矿产量达到65.52万吨,生产球团矿43万吨;实现产品销售收入4.51亿元,比2000年增长了295.61%;实现利润1.17亿元。各项经济技术指标继续保持在国内同类矿山的先进水平,企业的自我积累、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增强。一方面得益于钢铁行业全面回升的大环境,另一方面取决于企业的不断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