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专业银行企业化是关系到专业银行体制完善和整个金融体制改革的十分重要的问题。一、关于专业银行的性质 1983年9月国务院《关于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决定》提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等各专业银行和保险总公司是“国务院直属局级的经济实体”。但是何谓经济实体,是否就是金融企业,不够明确,因而人们的认识并不相同。有些人认为,专业银行是经营货币信用的金融企业;更多人则认为,专业银行既是金融企业又是国家机关,具有双重性质。认识不统一,就难免在实际工作中影响专业银行的进一步完善,并妨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七五”计划的建议指出:“各专业银行应坚持企业化的改革方向”。应当说,专业银行的性质在原则上已是非常明确了,  相似文献   

2.
专业银行经营中的地方化倾向是指各级地方政府由于首脑任期目标、财政分灶吃饭、价格利润信号刺激等因素作用产生的自身利益偏好,而引发的资金需求冲动对银行经营活动的非经济干扰,以及专业银行自身行为偏差共同作用而产生的专业银行与地方政府利益一体化的倾向。一、专业银行经营中的地方化倾向产生的原因第一,传统体制的惯性依然较强。金融体制改革以前,我国的银行基本上隶属于行政,成为各级政府的出纳机构。银行不是独立的经济实体,不参与竞争,信贷分配由行政机构确  相似文献   

3.
杨彤  伏耀东 《经济师》1993,(10):43-43
<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金融体制发生了较大变化,建立了以中央银行为领导,专业银行为主体,多家金融机构并存的格局,适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金融工作的要求。但专业银行的改革仍然没有跳出“行政编制、事业管理、企业经营”的老框框。究其原因,有经济体制转轨的惰性及高度集中计划经济留下的负效应难以革除,金融体制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转换经营机制不同步,专业银行兼具行政机关和企业性质双重职能的碰撞等原因,造成现有专业银行不是一个严格意义上的独立的法人经济实体,而是名符其实的“准企业”,致使专业银行的改革步履维艰,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现阶段,金融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实现专业银行向国有商业银行的转变,使之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求平衡、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存在三大障碍:(一)产权制约制约着银行面向市场的最根本的因素是专业银行存在的产权问题:产权关系模糊、产权主体缺位。一方面,专业银行的产权应属全民所有,而实际上全民所有是无法实现的。另一方面,抽象意义的国家代表全民占有所有的财产,却不能行使所有者的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于是实际上由管理机关──政府来占有…  相似文献   

5.
实行企业化的经营管理,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经济实体,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中的一项具体改革目标。开展和加强银行经营活动分析工作,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一项重要保证。(一) 银行是商品货市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在货币经营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自由资本主义时期,银行主要从事简单的信用活动,货币的收付和借贷,成为它的特殊营业。到了帝国主义阶段,银行由简单的信用中介成为万能的垄断者,左右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畸形发展。在社会主义社会还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条件下,银行作为经营和管理货币信用的机构依然存在,银行  相似文献   

6.
银行体制改革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完成这项系统工程的关键在于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应遵循什么原则,以及根据即定的目标和原则如何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一经过几年改革,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人民银行为领导,以专业银行为主体的银行体制,打破了过去人民银行一统天下的金融格局。但现行的银行体制仍然是一个低效能的银行体制。造成这种低效能的根本原因就是银行的垄断。具体表现是,在现行银行组织体制上存在着双重阻隔,即专业银行条条管理带来的系统阻隔,人民银行块块管理带来的区域阻隔。这双重阻隔弱化了中央银行宏观控制调节能力,影响了资金横向集散和辐射,限制了竞争的开展。首先,系统阻隔和区域阻隔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传导,弱化中央艰行的宏观控制调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发展,专业银行商业化程度的加深,组建有中国特色的协调性银行商会,很有必要。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一探讨。 一 十多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是把我国的银行建立成为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商业化银行,使整个金融机制的运行形成两个层面:国家金融宏观管理层和商业银行微观活动层。改革的实践证明,这一思路是正确的。但是,随着政府对银行行政约束力的减少和专业银行经营自主性的增加,一个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即  相似文献   

8.
一、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产生、发展的基本情况我国同业拆借市场主要是在民间力量的推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1981年,在我国乡镇经济最发达的江苏和浙江地区就出现了一些“地下”的以调节资金余缺为目的的资金拆借活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鼓励金融机构利用资金的行际差、地区差和时间差进行同业拆借。1985年,作为当年金融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业拆借市场在我国的金融体系中有了正式地位。1986年1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专业银行之间的资金可以相互拆借。从…  相似文献   

9.
严建红 《新经济》1995,(10):54-57
1993年12月公布的《国务院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我国将设立政策性银行。成立政策性银行,标志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进一步与国际惯例接轨,从而能从体制上改变以往专业银行政策性与经营性业务不分的混乱金融局面。台湾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的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经济制  相似文献   

10.
刘振坤 《经济论坛》1995,(22):40-40
当前,我国专业银行正处于转轨的关键时刻,但其固有的治理结构——行政式管理却使其经营管理水平在市场化目标与行政式管理的磨擦与冲击中日益下降,如此下去,专业银行经营行为扭曲则可能会成为金融无序之源,那样,实现专业银行商业化也将无从谈起。 行政式治理结构的基本特征是:机构设置地方化,内部行政等级化,监督管理依靠党纪、政纪而缺乏外部监督和法规约束。由其特征所决定,这种治理结构存在着诸多弊病,直接影响着银行商业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建立在国务院领导下,独立执行货币政策的中央银行宏观调控体系,建立政策性金融与商业性金融分离,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金融机构并存的金融组织体系,建立统一开放、有序竞争、严格管理的市场体系,把人民银行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把专业银行办成真正的  相似文献   

12.
银行的性质,与一个国家的社会制度有着密切的联系。我国社会主义专业银行的性质也不例外,它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在金融领域里的集中体现。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下,商业银行是纯粹的资本主义企业,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与经济制度的客观缩影。它经营的唯一目的是追求高额利润。而我国社会主义专业银行,是全民所有制条件下的社会主义国家银行,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体系的重要主成部分。并将为国家和社会服务作为自己的经营宗旨。从此意义上说,我国社会主义专业银行与其资本主义商业银行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金时江 《经济师》2000,(4):125-125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 ,各专业银行逐渐向商业银行过渡 ,各银行的业务处理也伴随着一场新的革命 ,业务上推陈出新 ,管理上精益求精。而农村信用社开展了按合作制原则的规范工作 ,标志着农村信用社系统与旧体制诀别 ,走上合作制原则的运行之路。在异常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 ,农村信用社显得捉襟见肘。面临四大困难一是网点分布松散 ,资金成本高。农村信用社机构设置具有点多、面广、战线长的特点 ,致使管理部门传递信息速度慢 ,甚至被扭曲的概率增加。这些对于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来说都是重要因素。单个信用社规模小、业务单一 ,达不到规…  相似文献   

14.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央银行对金融的宏观控制,应当运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经济手段来调节专业银行的业务活动——即通过间接控制手段来实现。而中央银行的这些宏观金融控制能真正生效,势必以专业银行实现企业化经营管理为先决条件。银行实行企业化的紧迫性商品经济日趋活跃,要求银行有更多更灵活的资金融通方式。目前,专业银行信贷资金实行严格的指令性指标管理,基层银行只能被动地按计划贷  相似文献   

15.
从 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 ,日本经济一直是萎靡不振 ,金融也存在着很多问题 ,金融制度中存在的人格化交易是导致日本金融问题产生重要因素之一 ,并进而影响了经济的恢复。日本的金融制度的长期以来具有以下两个主要的特点。一、保护主义保护主义是日本金融制度安排的一个主要特点 ,其实质是在保护金融机构 ,具体又体现在以下的一些制度安排上 :第一 ,实行严格的分业管理。分业管理具体包括长期金融和短期金融的分离、银行业和信托业的分离、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以及对中小企业金融的分离。其中 ,以银行业和证券业的分离最具有影响。日本严格地划分业务范围 ,把竞争限制在各个业务领域之内 ,尤其是银行和证券的分离就是为了防止银行因兼营证券业务而在存款人与投资者之间产生利益冲突。第二 ,利率管理。利率管理的内容是对存款利率的直接管理和对其他金融商品及贷款利率的间接管理。直到 70年代中期为止 ,日本以低存款利率为中心 ,维持着一个管制利率体系。对利率限制 ,一是为了防止银行的价格竞争 ;二同时也给银行系统提供了巨额的利益补贴 ;三也是为了支持当时的产业发展而实行低利率政策。第三 ,内外分离管理。其主要内容是实行外汇专业银行和外汇指定银...  相似文献   

16.
当今金融市场瞬息万变,竞争日趋激烈。国家金融的稳定不仅关系金融系统,更事关国民经济乃至国家政局。银行掌握着社会各群体大部分资金,维系着全社会资本供给。我国金融市场开放要求银行更清晰地了解自身面临的风险和盈利前景。经济资本管理是当代银行业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和风险日趋复杂的客观现实下产生的全新银行管理理念;借助该系统,使复杂的风险计量、价值评估、业绩衡量从定性向定量分析发展,使资本配置从静态向动态发展,标志着当代银行管理艺术的成熟和升华。  相似文献   

17.
韩喆 《经济师》2001,(2):125-128
一、我国国有独资商业银行与国外一些商业银行的异同和优劣1、在我国,独资商业银行是指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组成的国有专业银行。在西方,商业银行包括两类:一类是以美、日、英为代表的主要经营短期工商信贷业务的职能分工型银行,另一类是以德、奥和瑞士为代表的可以经营一切银行业务的全能型银行。随着金融自由化趋势和金融创新的层出不穷,即使分业经营最为突出的美国和日本也趋向全能化综合经营,银行的负债业务和结构发生了变化,可以吸收长期资金从事长期信贷和投资活动。2、从概念和性质上看,国有独资商…  相似文献   

18.
陶锦莉 《经济师》2000,(8):124-125
1999年 9月 ,国务院批准了《关于实施债权转股权的若干意见方案》,对国有企业的高负债 ,决定采用金融中介机构对企业进行债转股 ,以改善国有企业负债结构和减轻企业负担 ,切实解决银行不良资产 ,防范金融风险。所谓债转股 ,实际上就是将国有企业所欠银行的债务转换成股权 ,同时为了避开“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企业投资”的法律规定 ,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都挂牌成立了具有法人地位、专门处理不良资产的资产管理公司 ,银行将不良资产剥离开来由资产管理公司独立管理 ,使资产管理公司成为企业的新股东 ,而企业由债务人变成了资产管理公司持股的公…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尤其是人民银行独立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专业银行的企业性质从理论上已逐步为人们所接受。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于企业性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究竟是什么,利润能否作为专业银行经营目标这一核心问题却一直众说纷纭。 笔者认为,专业银行的经营目标应该是利润。理由是: 1、把利润作为专业银行经营目标是由其企业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银行典当业务是住房储蓄银行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业务。随着金融体制改革和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入,典当业务发展很快,但其风险机制中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探讨。 一、建立完善典当业务风险及其约束机制 典当公司是依法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其主要任务是:广泛融通资金,缓解城乡居民、个体经济和部分工商企业的资金需求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