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贿赂,历代统治阶级都视为一种十分严重的罪行,老百姓对贪赃枉法的受贿者更是切齿痛恨。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三反”“五反”,贿赂已基本绝迹。进人80年代后,经济犯罪活动日益猖狂,贿赂不仅死灰复燃,且出现了公款行贿。公款贿赂,日益公开化近年来,贿赂日益普遍化。一些领导,在大小会议上公开号召“该怎么送就怎么送,要大胆地送”,“你不送别人会送”;受贿者也不再遮遮掩掩,拐弯抹角,有时还与行贿者讨价还价;行贿者一方不仅召开各种会议研究行贿方案,行贿的开支也公然列人了单位的财务帐。──1988年3月,某建筑公司为了揽…  相似文献   

2.
从近几年发生的大案要案来看,贿赂腐败日趋渐多,行贿成了导致腐败的必然因素,受贿犯罪与行贿犯罪成为一组对偶犯罪。为了预防受贿犯罪,遏制腐败现象的继续产生,本文试从行贿犯罪的成因分析出发,了解行贿犯罪产生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因,探索行贿犯罪的控制方略。 一、社会转型期行贿犯罪的特征 1.犯罪对象向高层党政机关领导干部渗透蔓延。从当前查获的贿赂案件来看,行贿对象涉及各行各业各个部门,而且存在着向党政机关的高层领导干部渗透蔓延的趋势。在计划经济时代,粮食、商业、供销、物资等系统、部门权力较集中,行贿人“寻租”…  相似文献   

3.
“一对一”的私人贿赂,曾是许多权钱交易者惯用的伎俩。然而,随着反腐斗争向纵深发展,腐败现象也在发生衍变。某些部门和单位从小团体和个人利益出发,对用得着、攀得上的握有一定权力的单位或个人,不惜大慷国家、集体之慨,用公款行贿。这是经济犯罪中一股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商场上有掮客,官场上则有权力掮客。无论是商场掮客,还是官场权力掮客,起到的都是所谓“介绍买卖”“牵线搭桥”的作用,并在“撮合”成功后,收取“佣金”。 此种权力“中介”,干的实际上是“拉皮条”营生,为蝇营狗苟的双方介绍“业务”。这其中,利益链清晰可见,可谓受贿方、行贿方和掮客三方得利——作为受贿方的官员,是权力寻租“卖钱”;作为行贿方的商家,是出钱“买利”;作为权力掮客,则是“贸易生财”。  相似文献   

5.
有关反腐败的讨论通常聚焦于受贿方而不是行贿方。本文通过一个新的视角,向读者揭示了行贿方对造成腐败应负的责任,同时介绍了国际上方兴未艾的限制、打击行贿的新举措。这无疑会对各国的反腐败斗争产生积极的作用。每当人们谈及腐败,新闻媒体和大多数的国际机构(包括...  相似文献   

6.
易华 《新经济》2014,(8):85-87
贿赂犯罪是行贿与受贿的“对合犯”[1]行为,其实质是“钱权交易”,它作为一种历史社会现象早存在于有统治之始的人类,至少出现四五千年了.鉴于贿赂行为对社会与统治根基的危害,历朝历代统治集团都或轻或重给予打击,然而却从未根绝过.在当今,随着我国改革深入发展,贿赂犯罪行为呈现出一些新的态势,其隐蔽性、智能性、破坏性、危害性等特点凸显,对此,不少有识之士、业界专家学者不惜笔墨,积极思谋治理之术,不断探索查办之谋略.作为多接触于工作实际的笔者,针对贿赂行为所呈现的新特征、新态势,试图探讨贿赂犯罪的相关问题,以求能对国家反贪污贿赂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笔者基于经济学视角对商业贿赂盛行的原因进行剖析,构建了相应的博弈决策模型,并针对模型进行分析:一方面利用经济学中成本收益理论构建了行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和受贿主体行为决策博弈模型;另一方面,将经济学中寻租理论引入到商业贿赂成因和治理的探析中,从而提出治理商业贿赂的有效路径以及相对应的可以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一、商业贿赂的危害 商业贿赂是市场经济中的一种贿赂形式。它是市场参与者为获得交易机会和交易利益,采取各种行贿手段,侵害市场规则和市场秩序的行为。1.商业贿赂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降低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现代市场经济要求在必要的宏观调控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商业行贿的目的有多种:或是为了获得市场准入、经营垄断权、特许经营权、配额、无形资产认定;或是为了兜售其假冒伪劣商品,推销其在公平竞争中难占优势的产品;或是为了维持垄断价格和进行价格操纵;或是为了购买短缺产品、开发稀缺自然资源以及获得有利的投资和经营机会等。  相似文献   

9.
姜海华 《经济师》2007,(11):91-92
商业贿赂现象的存在和蔓延已经对当今社会的政治肌体、经济肌体、社会道德造成了及其严重的危害。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主要表现为会计师事务所向他人行贿和他人为购买会计原则、审计原则向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行贿两个方面。必须在深入分析注册会计师行业商业贿赂产生的根源的基础上,适当借鉴市场经济比较成熟的国家的有益经验与做法,以达到彻底根治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存在的商业贿赂现象之目的,促进本行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媒体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使得跨国公司在华的商业贿赂活动逐渐浮出水面。跨国公司在华频繁曝光“贿赂病”凸显出我国在立法、监管以及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的蔓延,而且严重危害我国民族企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蚕食了我国的经济资源,恶化了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11.
蒋颂平 《江南论坛》2003,(10):25-26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以受贿罪论处。”依此规定,在经济往来活动中,暗中收受回扣,或违反国家的有关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钱或物,如佣金、信息费、劳务费、辛苦费、好处费等归个人所有的行为是受贿,理论界也称之为经济受贿。近些年来,我国贿赂案件大量增多,贿赂犯罪活动十分猖獗,特别是受贿犯罪案件。一些犯罪分子为了顺利实施犯罪行为和攫取较大的非法利益,腐蚀拉拢国家工作人员,无孔不入地对国家工作人员进行贿赂收买。一些国家工作…  相似文献   

12.
从介绍贿赂犯罪的概念、立案标准、认定条件以及介绍贿赂犯罪与斡旋受贿犯罪之间的区别等方面可对介绍贿赂犯罪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会计监督职能伴随着会计的产生而产生,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我国经过了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生活逐步与国际接轨,会计监督体系逐渐建立,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现阶段也存在着许多不足。一是无法监督。社会风气不太理想,会计根本无法守住自己的这片净土。对某些特殊的原始凭证,会计人员很难识别其合法性与真实性。比如,用公款行贿填制的“购买办公用品”的发票;  相似文献   

14.
“公款私存”的危害及制止对策●黄金屏一、“公款私存”的危害1、“公款私存”导致所有权关系错乱。“公款”作为国有资产和集体资产,其使用权或所有权,本应归企业或单位拥有,但使用假名或个人姓名,将公款存入储蓄机构后,原本属于企业或单位的“公款”,从法律角度...  相似文献   

15.
《经济师》1994,(4)
“回扣”问题终有定论争论了几年的“回扣”问题,终于因《反不正当竞争法》的颁布实施而有了定论。《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章、第八条规定:“经营者不得采用财物或者其它手段进行贿赂以销售或者购买商品,在帐外暗中给予对方单位或个人回扣的,以行贿论处...  相似文献   

16.
综合整治商业贿赂犯罪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一些经营者为了占领市场或获取高额利润甚至非法利润,在商业活动中不惜铤而走险,采用商业贿赂办法促成交易的实现。这种行为不仅妨害了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极易引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7.
据报载,力拓商业贿赂案使中国经济损失达7000亿元人民币之巨,可见防治商业贿赂,已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有之义。反商业贿赂,依靠人治即权力反腐,越反越多,依靠制度,显效持久,治本除根。治理商业贿赂是新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深化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大决策,预防商业贿赂,直接关系到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关系到经济能不能可持续发展;在已经查结的商业贿赂案件中,涉及国家公务员利用行政审批权、执法权索贿、受贿占据相当大的数量,所以,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是反腐败建设的重要内容,两者不可截然分开。本文对构建预防和惩治商业贿赂用人治型局限,或制度型模式优势作出深入的分析并给出以制度堵住源头的建设性对策研究:要以威力强大的法律制度约束权力,以良好的制度监督权力,跳出人治主导下局限性很大的反商业贿赂模式。  相似文献   

18.
辛春蓉 《发展研究》2006,(6):101-101
商业贿赂是指在商业活动中,经营者为销售或者购买商品、提供或者接受服务而采用给予对方单位或者个人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妨害了经营者之间的公平竞争,严重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损害了国内投资环境,增加了消费者负担,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而且极易引发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败坏社会风气,侵蚀党的执政基础。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第六次全会上指出,要把开展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作为今年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重点之一抓好。  相似文献   

19.
在商品交换关系与价格机制受到人为扭曲、以及商品价格“双轨制”长期存在的情况下,某些单位或个人为了获得比指令分配数额更多而又供不应求的低价产品,有可能利用不正当的手段去影响、收买直接掌握这类产品分配权的部分国家干部。如果国家不采取强有力的防范措施,经济生活中的行贿、受贿,就有可能从这里滋生。  相似文献   

20.
张传良 《经济前沿》2007,(12):51-54
近年来所曝出的一系列跨国公司在华行贿事件使得跨国公司在华的商业贿赂活动逐渐浮出水面。目前,跨国公司在华频繁感染"贿赂病"凸显出我国在立法、监管以及市场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不仅造成了跨国公司在华商业贿赂行为的蔓延,而且严重危害到了我国民族企业、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蚕食了我国的经济资源、恶化了经济犯罪,成为我国社会的一大公害。可见,反跨国公司商业贿赂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尽快完善国内立法,制定统一的《反商业贿赂法》、强化监管和惩罚机制、尽量减少寻租机会避免灰色交易发生、并加强国际司法合作,共同打击跨国公司商业贿赂现象,净化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