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实现石家庄市“九五”计划必须树立新的经济发展观甄树声石家庄市提出本世纪末与1980年相比,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三番,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半以上,基本建成"四最"大都市,主要指标在全国省会城市中的位次前移,经济要达到或接近沿海发达地区水平。要实现这样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力图使人口增长速度大大低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从而逐渐提高人均水平。从统计数据看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日益改善,除了改革开放等因素外,也得益于计划生育。1952年至1978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7倍,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增长了1.8倍。1978年至1994年,中国在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坚持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3.2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4倍。  相似文献   

3.
基本实现现代化,任务艰巨根据《广东省20年经济社会发展纲要》,为了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00年,我省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5000亿元,比1980年翻三番,10年年递增13.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7200元,一部分地区达到或接近台湾、韩国2000年水平,其余地区达到小康水平;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要达到16000亿元,10年年递增12.4%,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00元;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超过50%。  相似文献   

4.
一、"九五"经济和社会发展回顾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00年郊区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0.6亿元,"九五"年均增长16.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9121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10209万元,"九五"年均增长23.6%.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经济得到明显发展。统计显示,从1978-2001年,中国经济年均增长速度达到9.3%,为同期世界经济增长速度的3倍。2002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与此同时,中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年均增长速度达到8.1%。据估计,2003年人均GDP将超过1000美元。按照购买力平均计算,从1980-2000年;中国经济增长对世界GDP的贡献率为14%,仅次于美国(20.7%)。面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趋势,我国民用航空运输业也得到快速发展。民用机场业作为民用航空运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得到发展。特别是加入WTO后,我国的民用航空运输业面临着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形势下,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民用机场(以下简称机场)业的体制改革要随民用航空运输业改革的深化而全面展开。  相似文献   

6.
李颖 《技术经济》2003,22(5):9-10
<正> 在知识经济社会中知识和智能的载体是人才,人力资源是知识经济最重要的资源,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人力资源的素质和能力是知识经济发展的根本。 1、人力资源开发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经济增长是指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在量上的扩张,可用两个指标来加以衡量:一是绝对指标,即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在绝对量上的增长;二是相对指  相似文献   

7.
高速增长的背后———山东是如何进行工业结构调整的王明生王月霞近几年,山东省经济迅速崛起,国内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三位,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居全国第九位。是什么原因使山东省经济发展这样快呢?经过考察发现,山东省近几年加大了结构调整力度,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高。1...  相似文献   

8.
探讨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于促进我国农业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选用1998-2012年我国农业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研究对象,通过Eviews 6.0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从其相关关系出发进行回归分析与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之间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当前条件下,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农业生产中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会随着经济增长先上升后缓解,当人均GDP为27 472元时达到拐点,目前仍处于倒"U"型的左侧。因此,我国在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同时也应该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推动经济发展中注重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9.
一、县级财源的发展和变化 1.县级经济规模和人均水平都有较大增长,但与城市相比差距扩大。以1992年的行政建制51个县、6个省辖市和12个县级市,1992年的国民生产总值同1985年比较(1985年为国内生产总值,二者总量差1.5%左右,以下简称GNP),县级增长量为2.6倍,省  相似文献   

10.
韩国信息技术839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国信息通信部信息技术“839”战略的主要内容是:建立三类基础设施,提供八种新服务,开发九项核心技术,为韩国经济增长提供“第二次推动”,使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提前达到2万美元。  相似文献   

11.
任兆璋 《新经济》2005,(7):20-22
近20年,珠江三角洲经济奇迹般地高速增长,国内生产总值的年平均增长率超过17%:农民人均纯收入和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分别达到4600多元和9000元;出口总额500亿元,占全国出口总额的1/6;新建大大小小1千多座桥梁和3万多公里的公路,将珠江三角洲城镇乡村连成一体家家户户争相安装电话(每百人27.2部)、盖新房,珠江三角洲着实一派繁荣景象。造成珠江三角洲经济高速增长的因素有多种,按传统的经济学观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重庆经济增长中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立力  孙畅 《经济论坛》2006,(19):18-19
一、前言宏观经济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一国(地区)国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总量或人均产量的上升,其引起经济增长的源泉可主要归结为劳动、资本和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分为以劳动和资本投入量增加所引起的外延增长部分(粗放型增长)和由技术进步所引致的内涵增长部分(集约型增长)。在发达国家,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所占比例大多都在50%~80%,我国东部的一些发达省市经济增长中的技术进步贡献率也达到了30%~50%。由此可见,技术进步已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诸多因素中最为核心的部分。重庆作为西部的经济高地、直辖市,近20年来的GDP年均增长率达…  相似文献   

13.
建立"绿色会计"--一个新时代的呼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琢玉 《技术经济》2004,23(12):34-36
国家统计公报表明,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GDPI1.67万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以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为标志,这说明中国已经越过了解决温饱的发展阶段,逐步进入到以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新发展阶段,进入从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迈进的新历史时期。这是一个经济结构、社会结构急剧变动,又具有持续的、巨大的增长潜力的时期。一方面经济、社会转型,  相似文献   

14.
漫谈消费     
不到20年的时间,中国实现了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人均GNP达到600美元,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9万亿元,可与世界上的经济大国一论高低,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并逐步与世界经济接轨。然而,面对庞大的生产能力,面对滚滚而来的商品大潮,过惯了紧日子的中国老百姓仍然紧握钱包,导致商家呼喊市场疲软,厂家呼喊产品积压。消费严重滞后,拖了发展的后腿。消费问题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首要问题。一、消费成了难题中国出现了买方市场,但买方市场出现得太早。当今的发达国家出现买方市场时,人均GNP一般…  相似文献   

15.
经济增长中的社会福利指数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70年代以来,人们对经济活动的根本性质的看法发生了显著变化。许多在六、七十年代有过高经济增长率的第三世界国家,已经意识到片面的高速增长带给穷人的利益微乎其微,生活水平并没提高,有些国家甚至还有所降低,贫富悬殊扩大。人们普遍感到,高速的经济增长并不能消除甚至减少所有第三世界国家都存在的绝对贫穷。本文针对这一主题经过分析认为,同等的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国民收入水平可能掩盖着贫困程度和生活质量的巨大差距,因此,传统的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作为一国发展和福利指数具有很大片面性,必须设置增进社会福利的“均等权数”或“贫困加权”指数,以达到消除或减少贫困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16.
夏艳 《当代经济》2002,(12):38-39
一 分工、行业与剩余 亚当·斯密将经济增长定义为:一国国民财富或社会财富的增长,其表现为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的增长。经济增长是一个实证性概念,侧重于效率,只有高的效率才能带来高的经济增长。它不同于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一个规范性概念,发展包括了社会各个方面的均衡进步,它强调公平。从这个角度说。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是一个矛盾的概念。经济的增长不可能同时  相似文献   

17.
《经济师》1994,(10)
2000年中国经济预测国内生产总值:将达43819亿元。其中沿海地区的国民生产总值可达25696亿元,占全国的58.64%,内地为17973亿元,占41.6%。广东将成为经济实力最强的省份,其余依次为江苏、山东、四川、辽宁。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位居前5名...  相似文献   

18.
特别数字     
《环境经济》2004,(1):57-58
我国人均GDP将超1000美元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透露,2003年国内生产总值稳步保持在世界第六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将超过1000美元。姚景源说:(人均GDP)1000美元在国际上无论哪一个国家,作为经济增长阶段来说,都是进入到一个很重要的阶段。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我国国民的消费结构开始升级,由衣食消费进入到住行消费,房地产和汽车消费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国民的个人资产也有了比较迅速的增加,消费结构的升级将进一步带来产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9.
绿色GDP的内涵和统计方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国内生产总值为核心的核算体系,不能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不能反映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破坏。为了贯彻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发展战略,必须把资源成本和环境成本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促进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因此,建立绿色GDP核算已提到日程上来,需要对绿色GDP核算的理论和统计方法进行深入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许桂娟 《经济纵横》1992,(12):15-18
<正> 一、"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理论异同在传统政治经济学中,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这两个概念经常被混同.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作了严格的区分,经济增长主要是用于发达国家,而经济发展则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问题.所谓"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产品和劳务总量的不断增加,即用货币表示的国民生产总值的不断增加.经济增长的快慢通常用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值在一定时期内的平均增长速度来衡量,其公式为:GNpt=GNpb(1+r)n,式中的GNpt代表期终的国民生产总值;GNpb代表基期的国民生产总值;n代表基期至期终的年数,r代表平均增长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