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福建省泰宁县为切入点,从县域尺度着眼,分析旅游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表明旅游资源的开发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泰宁县域经济的发展,而县域经济的发展也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产生了积极回馈。在此基础上,本文探讨当前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旅游资源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的双赢互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
黄月玲 《经济地理》2008,28(2):338-341
县域是组成旅游区板块的基本单元,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及与旅游区的协作发展,是形成旅游区整体形象和提高旅游区竞争力的关键。文章从县域发展旅游存在的一般障碍出发,分析了县域与区域旅游协作发展的必要性,并以桂林旅游圈龙胜县为例,提出了县域单元与旅游区协作的策略思路:采用极品带动和错位发展战略与区域资源进行整合;充分利用区域旅游集群外溢效益;采取多种合作内容与形式,发挥政府在区域旅游合作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靳涛 《经济研究导刊》2012,(21):160-161
近年来,各级政府重视旅游资源的开发,县域旅游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县域旅游资源的开发与自身拥有的旅游资源优势还很不相称。以孟津县为例来研究和讨论县域旅游经济发展的方向和开发问题,针对孟津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原因,确定其开发发展思路,对县域旅游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洞庭湖地区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发展旅游业是解决对洞庭湖区进行综合治理所带来的一系列民生问题,特别是移民和农民问题的最佳选择。洞庭湖区旅游资源丰富,具有发展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从旅游资源数量特征、旅游资源品质特征和旅游资源分布特征三个方面客观分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禀赋格局,同时从旅游开发基本格局、旅游区域功能格局、旅游产品开发格局、旅游市场开发格局四个方面剖析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格局。基于以上认识,从旅游管理协调机构的建立、旅游规划的编制与管理、近期各功能区旅游资源开发方向的确立、旅游中心城市的培育、区域旅游品牌的提升、区域旅游合作、旅游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洞庭湖区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提出了洞庭湖区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旅游产业链延伸视角的县域旅游地演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磊  夏鑫  全华 《经济地理》2011,31(5):874-880
旅游产业链延伸主要通过对县域旅游地旅游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以及县域旅游系统开发的整体协调两方面影响县域旅游地的演化发展。因此,在分析旅游产业链延伸形成机制的基础上分别从旅游产业链延伸对县域旅游发展规划、县域旅游系统开发与县域旅游产业结构演变三个方面的影响作用来研究旅游产业链的延伸与县域旅游地演化二者之间相互耦合的内在关系,以期为县域旅游地的演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赵坤 《时代经贸》2014,(2):72-72
县域旅游是全国旅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县域旅游的良性发展离不开科学规划和合理开发,县域旅游开发理论方面的研究因此备受关注。本文对近年来国内县域旅游开发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归纳,并把目前县域旅游开发相关研究分为县域旅游开发内容的研究、开发模式的研究、开发效果的研究以及政府在县域旅游中作用的研究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徐敏 《经济师》2007,(8):74-75
主导产业是决定区域在区域分工格局中所处地位与作用的、对区域整体发展具有决定意义的产业。资源型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是资源型产业。随着资源的不断开发,资源型产业也必将经历一个由兴盛、稳定到衰退的发展历程。因此,新兴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资源型县域经济转型的核心问题。资源型县域经济应科学运用主导产业选择理论,确定当地的新型主导产业培育模式。  相似文献   

8.
随着国民休闲时代、大众旅游时代、高铁时代和区域一体化时代的到来,传统景区旅游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伴随着旅游供给侧改革创新的理念,"全域旅游"以其全时、全域、全产业链的特点成为县域旅游产业升级的选择,本文将以国家级贫困县新化县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如何借助自身的资源优势和全国全域旅游试点县的发展机遇,加快区域资源的整合发展,实现县域旅游经济从景点旅游模式向全域模式的转变,做好"旅游+"这篇文章,让旅游助力县域脱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9.
一体化框架下郑汴旅游资源的整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旅游资源整合是实现区域旅游资源市场价值和综合效益最大化的过程。文章通过郑州与开封旅游资源的互补性及其整合效应分析,提出了基于一体化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思路,并在区域旅游营销创新、旅游业发展平台构建、旅游资源深度开发、区域旅游协作等方面上提出一体化框架下的郑汴旅游资源整合措施。  相似文献   

10.
陈建设  朱翔 《经济地理》2012,32(12):163-168
县域旅游空间布局对县域旅游的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县域旅游空间布局既要处理好县域内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也要处理好与县域所在区域的旅游空间结构关系。文章深入分析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影响因素及决定机制、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要素及模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县域旅游空间布局的SDEIF模型,对县域旅游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县域旅游产业发展中存在着缺乏科学规划、县域旅游形象定位不当,追求短期利益、破坏区域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人力资源短缺、整体经营管理与服务水平较低等问题.解决以上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对县域旅游发展的科学规划,加大旅游人才的引进与培训力度,从旅游产业格局和比较优势角度出发制定县域旅游的整体协调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浙江全省旅游资源开发和利用程度较高,但省内11地市旅游景区开发与资源储量并不完全同步.根据旅游资源丰度的评分标准,对浙江省11地市的旅游资源的丰度值与旅游景区的丰度值进行对比发现,浙江省各地市旅游景区开发呈现出两种类型:同步区域(景区开发同步于资源基础)、错位区域(景区开发滞后于资源基础).通过分析影响景区开发与旅游资源基础不同步的原因,如地方经济实力、区位条件、产业地位等,进一步探讨实现两者合理同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河南旅游资源丰富,发展旅游的优势明显。为进一步促进河南旅游的快速发展,在全面分析河南旅游开发的区域背景和现状的基础上,对河南区域旅游开发模式及其对策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建设河南区域旅游网络和积极开拓客源市场的基础上,实行区域旅游的联合开发与综合开发,是未来河南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4.
资源非优型边界旅游发展研究——以安徽省霍邱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边界旅游是一种边界屏蔽效应与中介效应并存的区域旅游,强化边界旅游中介效应是边界旅游区发展的根本途径.目前边界旅游研究主要集中于边界品位较高的共生资源开发等方面,对于资源非优型行政边界区域的研究涉及较少.本文以资源非优型边界区典型旅游地-安徽省霍邱县为例,分析其旅游发展的屏蔽因素和中介因素,进而提出其旅游开发路径和相应的开发策略,以期为同类旅游地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全国应用旅游地理学与资源县旅游开发研讨会盛况空前由中国地理学会旅游地理专业委员会、广西资源县人民政府,广西桂林地区旅游局、中国旅游协会区域旅游开发专业委员会、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旅游开发与管理专业、青岛大学旅游系等联合召开的“全国应用旅游地理学与资...  相似文献   

16.
谢明  周弥 《生产力研究》2012,(6):130-131,136
随着旅游信息化的发展及"金旅工程"的实施,信息技术的应用大大促进了区域旅游业的发展,文章拟对建立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旅游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模式从理论上进行研究与探讨,提出集成和整合旅游信息资源的具体措施,进而提出搭建地方特色资源共建共享平台的设想及高校图书馆的具体实施方案,达到服务北部湾旅游业、服务广西新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在旅游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形势下,旅游开发必将成为驱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增长引擎".本文以桂林市荔浦县为例,通过借助SWOT定量测度模型分析旅游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因素,绘制旅游发展战略类型与战略强度谱系图,明确旅游开发道路、定位旅游开发主题、构建旅游开发框架、提出旅游战略举措等方面对县域旅游开发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8.
论越南与广西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资源是旅游服务贸易的基础.越南与广西是友好近邻,同属于北部湾地区,原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区域特色明显,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双方的资源利用水平低、旅游服务贸易发展水平不高,旅游产品结构不合理,人民生活水平不高.因此必须在原生态旅游资源生态阈值下,加强合作,才能发挥资源优势,实现原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与服务贸易的稳态发展.  相似文献   

19.
戴其文  魏也华  宁越敏 《经济地理》2015,35(2):14-21,29
基于1989—2012年广西89个县域经济数据,利用分解的Theil指数和马尔可夫链方法,探索欠发达省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结果表明:广西区域差异对地理尺度很敏感,县域间的差异最大,其次为地市间,区域间的发展最为平衡。三大区域内部差距的增大是促成广西整体差异拉大的主导力量。广西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2000—2012年间的更为显著,欠发达地区极有可能陷入"贫困陷阱"。区域间的两极分化趋势增强,趋同俱乐部总体上呈环状分布特征。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的分布逐渐由市辖区扩散到邻近的县域。低水平趋同俱乐部主要分布在桂西资源富集区。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环绕高水平趋同俱乐部外围,而中低水平趋同俱乐部集中分布在中高水平趋同俱乐部外围。广西县域单元平稳者居多,向上转移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20.
广西地处祖国的南大门,是我国的沿海地区之一,幅员23.66万km~2,人口4150万,许多重要的国土资源在全国均占重要地位。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尤其以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岩溶地貌风景旅游资源举世瞩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八桂山乡,城镇异常活跃,成为繁荣城乡经济的纽带。但是,由于广西的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地区发展不平衡,对城镇体系的构成、发展和完善程度,乃至区域研究与开发的薄弱环节,缺乏科学、合理的指导和协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