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我国加入WTO ,作为中国家电企业的第一名牌 ,海尔的核心竞争力已经凸显。品牌是海尔永远的核心竞争力 ,海尔核心竞争力的核心在于它的无穷“创新能力” ,而支起这些外在核心竞争力的是海尔文化 ,它是海尔核心竞争力的实质和源泉。  相似文献   

2.
《成功营销》2011,(9):13-13
海尔的“自我超越”之路 海尔并购,对于中国家电企业来说并不陌生。然而.这一次,海尔却走了一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棋。7月28日.海尔和三洋联合宣布,海尔将收购三洋电机集团内的9家(日本3家.海外6家)公司,并预计在9月底签署正式协议。  相似文献   

3.
一、海尔与联想的战略案例思考 中国企业中最成功的代表莫过于海尔和联想。海尔的口号是:“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的故事是:“海尔冰箱,宁可砸了,也不把次品卖给消费者”。海尔强调技术品质和真诚服务为核心能力,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第一品牌。核心能力通常是指那些公司独特具有、不易被模仿、能给公司带来利益的资源、技术能力。由于中国家电行业根本没有核心技术,因此,海尔的技术并不比国内其它同类企业强,所以,海尔的技术核心能力是没有根基的,之所以口碑较好,真正起作用的是广告,  相似文献   

4.
《商场现代化》2011,(12):4-4
<正>【来源:人民网】近日,由财政部、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指导,中国家用电器协会主办的"2011中国家电下乡全国名城巡展"在安徽省六安市拉开帷幕,海尔、美的、索伊、美菱、西门子等众多家电品牌厂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研究海尔家电产品市场策略相关问题,分析海尔在品牌管理、产品营销方面的独到之处。认识到海尔家电的成功来源于企业对品牌的认知以及与外部整合营销的有机结合。希望能为中国家电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谭燕 《江苏商论》2004,(10):80-82
中国家电第一企业海尔,1999年进军美国,成功地实施了品牌战略和本地化战略,在美国打出了自己的品牌,站稳了脚跟。海尔的美国战略对于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作为中国家电的龙头品牌,海尔携其家电产品打入了欧洲市场。虽然受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影响,但海尔已通过产品结构调整与欧洲当地生产成功实现销售增长与稳定。  相似文献   

8.
“2009年针对农村市场的营销传播对我们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2009年,受全球经济危机影响,中国家电行业海外扩张步伐将受阻,但在国家拉动内需政策的惠利下,机会同样存在。海尔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领军企业,在如此的经济环境下,2009年于营销传播上将做如何调整?为此,我们采访了海尔CMI品牌运营部媒介总监王梅艳。  相似文献   

9.
郭震宇 《商业科技》2014,(20):49-49
海尔集团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龙头,如何加大国际市场营销力度,特别是在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是国际化营销战略的重点。如今,经过在美国十五年的经营,海尔产品已经为美国本土人民所接受。海尔的成功关键在于本土化战略,我国公司在走出国门时可以从海尔模式中学到可以模仿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光彩》2002,(9)
编者按:价格战这个名词,自从上世纪$"年代出现在中国家电市场中,就再也没消失过。然而,还是有人于一片硝烟中举起了免战牌。孰是孰非,文中的事实和观点或许能给出个答案。也欢迎您提出看法,参与讨论。海尔价格战是企业内部缺乏创新源泉的反映这是海尔总裁张瑞敏在一次论坛年会上发言中的新闻链接  相似文献   

11.
"几个品牌入国标,一行产业甚凄凉。迈入队列千秋路,达到标准万里程。"这首诗是对中国家电在国际上的艰难处境的幽默写照。"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这句话描述了我国家电行业的目前状况和努力方向。近年来,我国家电行业迅猛发展,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助推器,同时也是中国产业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支点。但是据统计,目前中国家电进入国际标准行列(含参与)的,却只有海尔等几家企业。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发布的国际标准已近2万项,但中国企业参与制订的仅百余项;负责制订这些标准的专业技术委员会达900多个,而中国仅参与其中不足10个。海尔作为国内企业中的佼佼者,是第一个进入IEC核心决策层的中国企业。截至目前,有54项技术提案被发布为国际标准。海尔早在2002年3月推出的"防电墙"技术,很好地解决了环境带电的问题,2008年顺利通过IEC的审定程序,被正式写入《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储水式电热水器的特殊要求》,由此,海尔成为改写国际标准的首家中国家电企业。如今,中国正大踏步迈向家电强国,海尔走在前列。  相似文献   

12.
《中国品牌》2014,(8):70-71
向互联网转型,海尔是中国家电业的旗手。但是,如何使改革方案"落地",并变为业绩,正考验着海尔和它的掌舵人张瑞敏的智慧与决心。海尔近年推动员工创业,成立自主经营体,已成立2000多个"小微企业"。今年5月,海尔进一步推进改革,上万名员工与小微企业签订劳动合同,不再是海尔集团在册员工。6月14日,海尔集团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在沃顿商学院全球论坛发表演讲时说,"去年我们去掉1.6万人,海尔去年年初是8.6万人。  相似文献   

13.
毋庸置疑的是海尔是中国家电领域的强势品牌之一,其热水器销售也当之无愧的是行业领先者。但如果只是从本案例的资料介绍情况分析,笔者认为海尔的“此次转型”品牌战略并没有形成系统性品牌转型的思考,原因有三:  相似文献   

14.
杨绵绵是海尔这个国内最大的家电企业集团的"大管家",也是张瑞敏战略最坚定的拥护者和执行者。从1984年开始她就是张瑞敏最主要的创业助手,仅这一条就足以让大家相信:海尔发展到现在的规模,杨绵绵功不可没。但在张瑞敏=海尔的思维习惯里,一贯保持低调的杨绵绵对海尔集团的意义被大大忽略了。从2002年开始,杨绵绵以总裁身份走到前台,海尔集团开始了前所未有的大踏步扩张之路,而这位低调的商业女英雄则在完成着自己最后的使命  相似文献   

15.
名刊速览     
海尔是如何得分的?《福布斯》2001年8月 未来两年中,中国家电市场有望以在数量上的5500万台超过美国的白色家电业(5100万台)。引导海尔走向成功的是它的天才首席执行官张瑞敏先生。在青岛这个约700万人口的城市,它的成功有目共睹。通过去年在南卡罗莱纳州开  相似文献   

16.
4月2 2日清晨,山城重庆,一场突如其来的春雨里,沿着海尔路行驶前往重庆海尔工业园。在这条被命名为海尔路的路上,想起十年前,第一条国外海尔路诞生在美国南卡莱罗纳州坎姆顿  相似文献   

17.
乔均 《中国广告》2004,(7):116-117
中国家电工业正在成为世界家电行业的重要生产基地。与其他家电行业一样,我国空调行业已步入寡头垄断时期,该时期由于垄断企业对品牌的重视度不同,因此,品牌强度的位次在市场中不断出现变化。从国内空调行业的品牌发展看,山东的海尔、海信。广东的美的、格力,江苏的春兰等品牌在国内家电行业都占有独特的地位。本文选择上述知名企业的空调品牌为研究对象,通  相似文献   

18.
工业设计的魅力所在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只有不断的创新设计才会有不断的市场和不断的高额利润;这些年来中国家电行业之所以发展到了世界各地,都无不得益于工业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从刚刚过去的20世纪70年代开始,家电行业就一直处在整个生产与消费领域的风口浪花尖之上,掀起一轮接一轮引领时尚的消费热潮,中国家电企业也不甘落后,海尔、TCL、春兰、康佳、科龙等知名品牌纷纷投巨资建立起了自己的网站,开展电子商务。今年只是一个引子,等到明年它们强劲的竞争力就会彪显出来。行业:家电 如果要评选国内的电子商务企业,海尔可称得上是国内的GE。在许多传统IT公司大张旗鼓地开展电子商务时,海尔已建立起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网络的交易上半年已达到数十亿美元 据海尔信息产品事业部的部长俞子达说…  相似文献   

20.
经过一个多月的喧闹,中国并购热似乎要降温了. 2005年7月18日,中国家电巨头海尔正式宣布,退出对Maytag的竞购,将游戏留给了惠尔普与Ripplewood集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