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租是一种直接的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文章在对政府寻租行为的表现及危害分析的基础上,认为其根源在于部分政府官员知识水平有限、官员的利己主义、制度的缺陷以及相应监管的缺失四个方面。并从政府寻租动机、寻租机会和寻租成本三个方面入手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政府投资项目中寻租活动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分析了我国政府投资项目中的寻租现象,并通过建立单阶段和重复阶段博弈的寻租模型,提出减少或制止寻租的发生可以采取减少租源、建立有效的惩罚机制和监督机制、适当提高政府官员的工资、保证社会政治经济的稳定等措施来实现。 相似文献
3.
寻租理论与政府行为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寻租是现代市场经济国家普遍存在的一种经济现象。对寻租活动中的政府行为进行分析 ,可以说是对寻租理论的深入研究。本文首先介绍了寻租理论的含义 ;然后具体分析了政府在寻租活动中所充当的角色 ,即政府的创租行为 ;最后指出了限制寻租活动 ,规范政府行为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租金政治市场中各行为主体的选择及造成的社会成本巨大,严重扰乱市场秩序,影响社会风气,损害政府效率,通过制度创新从源头上减少制度租金的存在是治本之术。 相似文献
5.
政府技术采购作为一项公共政策工具,能够极大地推动技术创新。基于经济人动机,政府技术采购领域不可避免地存在权力租金交易。借助委托-代理理论,构建了政府技术采购的权力寻租模型。权力寻租可能带来种种社会危害,如破坏社会的生产力水平、降低公众的福利水平、导致科研单位的X-低效率。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政府技术采购领域中权力寻租的规模和概率,有必要明确政府管理部门的角色定位、建立租金的消散机制、实行高薪养廉与预防寻租相结合的机制、完善对权力寻租行为的监督机制和加大对租金交易的惩罚力度。 相似文献
6.
税收竞争、寻租与财政分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在工业化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中,都存在着一个共同的现象,即在一国内部实行财政分权制度。财政分权是伴随着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推进而同时产生的。关于财政分权这一问题,一直都引起了经济学家对政府政策有效性问题的关心和兴趣。财政支出责任划分会提高地 相似文献
7.
寻租理论是20世纪后半叶政治经济学最为关注的领域之一。寻租理论研究包括寻租的性质研究、寻租的成本研究、寻租原因和治理理论以及由此产生的公共选择学派和新制度学派的不同寻租理论体系研究。 相似文献
8.
肖晓勇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8,(6)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初期,租金以及寻租活动的客观存在造成政府官员与寻租人的合谋及政府官员的设租与榨租,从而扭曲了政府官员的激励机制,出现寻租性腐败行为。政府官员进行设租或榨租行为,既有制度本身不完善的原因,又受到自身有限理性的制约。因此,应从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两方面进行规制,减少政府干预,把政府干预控制在一个适度的、规范的、符合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范畴之内,控制在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的合理边界上。 相似文献
9.
寻租是利用资源通过政治过程获得特权从而构成对他人利益的损害大于租金获得者之收益的行为。寻租理论从一开始便沿着国际贸易纲领和公共选择纲领这两个独立的研究分支进行。寻租成本由三个部分构成:一是哈伯格三角形所代表的社会净损失,二是寻租消耗的实际资源所代表的额外社会成本,三是塔洛克四边形所代表的转移性社会成本。其中第二部分的额外社会成本又包括消耗的资源本身、该资源本可以生产的社会福利和该资源用于寻租所造成的社会损害三个方面;第三部分的转移性社会成本又包括竞争性租金耗散成本和低效率生产技术成本两个方面。寻租社会成本的扩张就是沿着第二和第三部分社会成本的几个方面进行的,其直接的诱因是租金耗散和采用低效率生产技术,而根本原因则涉及到寻租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10.
基于我国建筑市场政府寻租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我国建筑市场制度性缺陷的表现一寻租活动 我国建筑市场的制度缺陷表现为寻租活动。按照寻租理论:①租金是政府干预的结果;②寻租活动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这种浪费主要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由于政府限制造成的直接福利损失,另一部分是额外的寻租过程中的资源损失;③利益集团对建立租金的需求,租金的好处使利益集团产生了对建立租金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