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乡镇工业由农民自主决策布局,已覆盖民用工业各个产业部门。乡镇工业产业布局广中有重,各地区存在不同的重点产业、特色产业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乡镇工业产业结构。乡镇工业产业布局正处在量的变化和质的变化两相交错的趋势之中。特色产业与重点产业正在形成中,并且不断有新的重点产业代替旧的重点产业,产业布局结构正逐步走向现代化并在这样的状态中实现量的扩张。  相似文献   

2.
《经济师》2017,(11)
我国的高速铁路产业发展迅速,在国家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铁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涉及到产业经济发展的各项内容,其中,高铁产业布局不仅影响到高铁产业自身的发展,更加影响到其所在区域的关联产业发展以及地区经济情况,因此,研究高铁产业的区域布局意义重大。文章基于国家在"十一五"及"十二五"期间提出的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通过总结中国目前的高铁产业布局现状,分析影响其布局的主要因素,进一步分析目前国家的高铁布局政策,主要结论包括:我国目前高铁产业布局存在区域不平衡现象。东部、中部地区高铁覆盖率较高均在60%以上,东北地区为38.24%,西部地区最低,为21.59%。高铁产业布局受到当地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分布情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国家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其中区域人口密度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高铁发展水平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0.88。目前我国高铁产业布局主要存在高铁产业布局规划缺乏长远性,部分地区存在运能冗余现象;高铁产业区域布局不平衡,偏远站点遭到忽视;高铁与公路民航区域布局存在一定重叠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文章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平衡区域内发展与高铁产业建设,促进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综合协调多交通运输体系下的高铁产业布局。进一步完善"五纵五横"的高铁产业布局,提高高铁交通枢纽的衔接性,最终实现高铁产业空间布局的良性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在产业布局由点及面迅速铺开、部分产业区域化发展格局初步形成的同时,地区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趋同发展、产业布局呈现"低端化"态势、"重陆轻海"理念等隐患也开始凸显,亟需对当前的产业布局进行优化。根据决定性影响因素的差异,可将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分为自然资源导向型产业、区位综合因素导向型产业、市场导向型产业、技术导向型产业和自然资源与技术共同作用型产业五类,在布局过程中,应基于五类产业的内在属性分别制定相应的布局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4.
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骨骼,合理的产业结构与布局可以实现资源在产业间以及空间的优化配置,充分发挥地区的资源优势,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产业人才培养是产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保障。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本文从黑龙江省产业布局与产业人才现状分析和黑龙江省产业布局与产业人才发展改革途径两部分内容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5.
张爱萍 《技术经济》2022,41(12):134-143
全国多个城市将枢纽机场与轨道交通枢纽连接后进行产业布局,发挥空铁枢纽对城市经济外部性的作用。空铁枢纽是机场与高铁站联通而形成的综合交通枢纽,提升了交通出行效率,交通运输价值显著。空铁枢纽在促进城市产业发展过程中外部性显著,产业布局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更加合理,产业集聚持续增强,促进人口集中、知识经济产业集聚、城市经济增长加速繁荣。基于上海虹桥案例研究发现,空铁枢纽在机场和高铁各自产业圈层的相互作用下形成了半径3.5千米的时空经济范围,通过合理的产业布局与虹桥商务区形成联动,进而形成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政府应积极进行产业布局和政策支持,合理定位城市能级,重视产业集群的产业链带动作用,促进空铁枢纽外部性的内部化成功。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第六届全球政府创新论坛的概况,并从论坛的主题及讨论内容中分析、概括了目前全球政府改革与创新的主要趋势。它们分别是:(1)治理已经取代统治成为公共管理的流行范式;(2)倡导治理的参与性、透明性和责任性;(3)强调通过合作来实现善治;(4)注重发挥地方政府在改革和创新过程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黎泽林 《新经济》2011,(3):78-82
本文通过对广东农业区域布局变迁的四个典型案例的剖析,揭示了广东农业区域布局变迁的基本原因。在此基础上指出,在促进农业专业化及区域布局形成的过程中,政府的政策和规划需要顺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比较经济利益的变化和生产技术革新的要求,进行农业空间结构的调整;遵循规模经济(外部的和内部的)规律、产业关联和产业组织调整规律,建设农业产业基地和龙头企业;顺应追求比较经济利益的目的.按照农业外部性治理的科学而可行的方法,推进特定农业类型的异地迁移。诚然,这还必须尊重当地的自然条件与历史传统。  相似文献   

8.
新能源是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能源,其发展必须转变传统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因此,在总结国内新能源产业布局研究情况后,提出运用Weaver-Thomas工业产业布局模型对新能源产业进行布局,指出优势行业选择遵循的原则,并构建了模型分析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文章利用区位基尼系数对2002—2012年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地理集中程度及其变动趋势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2002—2008年,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中程度相对较高;2008年至今,农产品加工业地理集中程度相对较低,呈现出自东向西转移的趋势,导致各地区的专业化水平显著下降。因此,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必须重视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通过特色化和集群化来提升产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一、中国高技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技术指标(2006)》,高技术产业国际竞争力包括四方面指标:①国家倾向性(National Orientation),即政府对提高本国技术能力、发展高技术产业的重视程度以及采取的政策措施;②社会经济基础设施(Socioeconomic Infrastmcture),包括资本市场发展状况、外国直接投资、政府教育支出等;  相似文献   

11.
京津冀地区产业协作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冀与长三角、珠三角三大经济区域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区域的协调发展基于产业的合理分工和布局,就产业协作现状分析而言,京津冀在产业协作中存在产业趋同严重、深层次协作缺乏及中心城市带动不强等问题。从三次产业分工的角度。根据区位商的理论分析了三地的主导产业选择和产业协作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我国目前生态城市建设中的现状和问题出发,讨论了水资源短缺、产业结构配置和污水处理能力问题的严重性。并以对现状的分析为基础,提出我国生态城市建设中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政策途径,包括城市水系统规划、产业布局调整、提高节水技术以及培育城市水权市场等。  相似文献   

13.
张美岭 《财经研究》2016,(10):179-189
近代中国工业呈现明显的空间集聚特征,但是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区位分布也出现了由口岸及沿海集聚向内陆扩散的现象。文章利用20世纪30年代中国的工业调查数据,从区位优势与产业集聚效应的角度实证考察了近代产业集聚与扩散的原因。研究表明,不但贸易优势对地区工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而且产业集聚效应也是影响工业发展与区位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因为地区商品贸易的发展可以为工业提供资本积累并提高劳动者收入及地区购买力水平,所以发达的贸易可以成为地区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并吸引企业的进入与集聚,从而促进工业发展。然而,产业的过度集聚也会降低工业的区位优势,促使产业向集聚区外扩散。文章的结论可以为当今中国合理引导产业转移与平衡发展带来启示。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权法、产业聚集指数,对淮河生态经济带25个地级市产业承接能力和承接行业进行了研究,并采用GIS空间技术,揭示了产业承接能力及其各影响要素的空间格局。结果显示:(1)淮河生态经济带内产业承接能力整体呈东高西低的分布格局,三大片区中,中西部内陆崛起区产业承接能力最差。(2)地区发展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和市场潜力对产业承接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较低的产业发展成本是经济带吸引产业转入的主要优势之一。(3)经济带当前的产业承接方向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结合国家相关政策,建议淮河生态经济带产业承接方向由劳动密集型向战略新兴产业转变。  相似文献   

15.
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发展的目标和方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调整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产业结构生态化是促进传统产业结构向着生态产业系统演进,进而带动整个经济生态化的过程。产业结构生态化发展的理论基础是资源稀缺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和生态经济理论。黄河三角洲产业结构发展面临着重大的生态挑战,要在立足区域实际的基础上,确立生态化、高级化、合理化、协调化的目标,从产业体系的构建、产业时空布局的调整、生态技术的创新、生态制度的完善等方面探索积极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6.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存在巨大差别,FDI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港澳台投资具有负面的环境绩效,而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分析不同行业的外商资本金构成情况,发现不同来源的FDI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FDI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导致FDI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论文为学者们关于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环渤海地区城市与产业布局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渤海地区是我国经济新的生长点.这里分布的中心城市之多世界少见,区内大多数城市都是产业布局的核心,不同的城市群体形成了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城市产业带;产业布局的宏观调整必须同城市产业结构的微观布局的合理调整同步进行,产业布局的重点应向滨海地带转移,逐步建设独具特色的“C”字型滨海城市密集带。  相似文献   

18.
产业政策、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雷玷  雷娜 《经济问题》2012,(4):45-48
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密切联系,通过我国产业政策与经济增长的结构分析,证实了我国产业政策发展存在三个阶段,证明了产业政策通过改变产业结构从而影响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结构偏离度、排放系数和产业人均收入指标的研究,表明我国结构调整需要寻找合理的平衡,得出了产业政策和经济增长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制造企业、网络平台和中间商作为工业品线上销售模式的构成主体,对其不同组合形成的三类销售联盟:单方联盟、两方联盟和三方联盟进行分析描述。运用Shapley值法及考虑实际收益权重的改进方法计算MRO线上销售联盟的收益分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三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大于等于任意两方联盟附加收益之和的一半,即可保证三方联盟中各方收益都达到最大值;任意两方联盟的附加收益增加都会使得第三方成员的边际收益减少。且基于实际责任、风险、成本及损失权益四个综合因素的变权计算方法,可使得线上销售联盟成员之间的收益分配更加公平合理,更加有利于工业品领域线上销售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进一步优化山东省产业结构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逐步成为中国东部沿海经济大省,随着产业结构的演进,在整体结构渐趋合理的情况下,掩盖着局部的不合理。协调三次产业发展,实现产业结构全面升级,各地产业合理定位,“错位”发展,形成地区特色,对山东变为经济强省,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