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价值、财富与分配"新四说"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前,学术界在商品价值、社会财富和分配关系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仍没有取得共识。为了清晰地使有关价值、财富与分配的各种现象和本质联系都可得到圆满的科学说明,笔者提出“新四说”:各种生产性活劳动创造商品价值——活劳动价值说;全生产要素或经济要素创造社会财富或商品使用价值——全要素财富说;多种产权关系决定按资和按劳等多种分配方式——多产权分配说;按生产要素贡献分配的形式是要素所有者创造价值和财富并据此参与分配,而实质是按生产要素产权分配——按要素贡献的分配形式与实质说(按贡分配形质说)。  相似文献   

2.
企业的物化劳动(生产资料)来自其他企业的活劳动,而且是本期的活劳动,这说明社会活劳动是价值形成的唯一源泉。讲企业物活劳动共同创造价值,是完完全全的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既然是劳动价值论的一元论,一切商品和劳务都是人们的劳动成果。所以按资分配虽重要,但资本决不能制造产品,创造价值,所以“分取”的数量有一个界限,超过四化建设不称为剥削。  相似文献   

3.
现有的经济理论难以证明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以实现内在结合。事实上,价值创造过程中生产劳动出现了社会化、层次化和科技化的趋势,只要产权关系清晰和产权主体多元化,离开了人的活劳动,生产要素就不可能自动实现优化配置,生产劳动就是处于社会生产总系统中不同环节和不同层次的劳动者配置生产要素的行为,所以,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一种表面现象,实质上,它是按配置生产要素的劳动进行分配,与按劳分配在本质上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4.
郭飞 《经济纵横》2005,(10):57-59,54
繁荣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实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创新。从实践看,对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的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必须正确理解。该原则中的“贡献”,在公有制经济中是指劳动者在创造价值中的贡献,在非公有制经济中是指生产要素在创造社会财富(或使用价值)中的贡献。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可统一于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  相似文献   

5.
张惠玲 《经济师》2002,46(9):39-40
按生产要素分配,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分配方式中的一个新的组成部分,它的提出,使人们产生了一些疑问和误解。承认和允许生产要素参与分配,是不是同时说明它们也参与了价值的创造?这就给经济理论工作者提出了新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按贡献分配将劳动与其他非劳动要素统一于生产要素,将生产要素分配的依据统一于社会贡献,将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统一于按贡献分配。这一原则体现了经济国际化、市场化等时代性,把握了按贡献分配规律的必然性,是我国分配理论与时俱进地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7.
浅谈理论界对“劳动价值论一元论”的误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义成 《经济问题》2002,(10):5-6,27
“劳动价值论一元论”是对马恩价值理论的误解。后者是“生产力价值论”,即价值与“生产力(率)”相等,正比于“在相应劳动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反比于“为生产相应使用价值而花费的劳动时间”。因此,马恩价值理论与生产要素价值论也有相通之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本身具有使用价值,“按资分配”也有合理性和正当性。中国私营企业主目前的收入主要不是剥削。  相似文献   

8.
徐芳 《经济学家》2003,(4):125-126
1.扩大了生产要素概念的范围十六大报告关于分配制度改革的有关论述是分配领域的一次全新突破,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劳动、资本、技术、管理都是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这一认识突破了传统劳动价值理论的局限,确认了劳动以外的其他生产要素也同样创造社会财富,同时为财富赋予全新的含义,这是分配理论的重大创新。同时,报告确立了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这既是对过去允许和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原则的继承,更是一种创新和发展。这一原则的确立不仅扩大了生产要素的范畴,也明确了分配的依据,是制度…  相似文献   

9.
冯宪 《经济师》1999,(8):43-44
一、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的涵义及其相互关系按劳分配的涵义可表述为:按劳动者的价值分配劳动报酬。这里应澄清传统按劳分配理论中的一些模糊之处:(1)按劳分配的依据是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它不仅包括劳动力的价值,而且包括劳动者创造的大于自身价值的剩余价值。...  相似文献   

10.
作者认为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理论存在的三大矛盾是:(1)按劳分配与按劳动力价值分配的矛盾;(2)按劳分配与按资分配的矛盾;(3)按劳分配与平均分配的矛盾。本文分析了这些矛盾发生的原因和存在的背景,并指出,它们的存在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现象。  相似文献   

11.
按资分配与按劳分配是分配制度中两种重要的分配方式。二的关系是研究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重要内容。本将致力于从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新视角分析按资分配对按劳分配作用范围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论按生产要素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邦根 《经济经纬》2000,23(5):18-20
按生产要素分配就是要按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来分配。生产要素价格形成的过程同产品价格形成的过程共同构成了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总过程。因此,按生产要素分配,不仅是市场机制作用的内在要求和外在表现形式,而且还是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然趋势和实现共同富裕的必要条件。但是,对按生产要素分配中形成的收入差距过分两极化,一定要给以政策上、法制上的限制,使所有的经济主体按照合理的市场竞争规则公平地竞争。  相似文献   

13.
我国实行的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根据不同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关系,以及这些不同生产要素在财富的生产中所作的贡献产生的一种分配形式。“要素所有权”是生产方式的前提和起点,它决定生产资料和社会成员在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是“按要素分配”原则存在的依据,“要素贡献”是按要素分配原则的最终决定因素。在按要素分配理论中,正确认识“要素所有权”与“要素贡献”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和区别,是理解按生产要素分配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朝栋 《经济经纬》2003,23(3):8-11
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这是十六大报告对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和发展,也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的创新和发展,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客观规律,有利于实现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公平与效率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5.
分配表面上看在生产之后,其决定恰在生产之前。资源的占有是生产的前提,而这种占有所支付的代价正是资源提供者的报酬。因此,结果必然是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不过是美好理想中的乌托邦,对按资分配的恐惧并不能使乌托邦变为现实,我们最需要的是正视现实。  相似文献   

16.
收入分配改革既不能片面强调按劳分配,也不能鼓吹按生产要素分配,而要坚持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辩证统一。因此,我们要遵循江泽民总书记“三个代表”的思想,在非劳动要素所有者收入较大幅度增长的同时,使劳动者收入保持一定幅度的适度增长;在使从事复杂劳动的劳动者收入大幅度增长的同时,逐步提高城乡低收入劳动者的收入。科学选择这种收主双增长,合理地使用收入分配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是保证“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市场化改革成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7.
闻潜 《经济经纬》2002,(1):10-13
现实经济生活中,既实行按劳分配,又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是两种不同的分配方式,其差异表现在理论、所有制和经济体制上。共同点是:以劳动为获得收入的手段;复杂劳动可获得更多的收入;承认劳动者对劳动力的所有权。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条件下的社会生产是以大量消耗知识为特征,与此相对应,社会财富分配的轴心也由资本转向知识,并由此产生了一种新的分配方式--按知分配。按知分配不同于按劳分配及按生产要素分配,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方式应是按劳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与按知分配并存,而其发展的趋势将是按知分配与按劳分配相结合。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十七大”又进一步强调:要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按生产要素分配原则的提出,是我国分配制度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引起了理论界的多次探讨。笔者通过总结近年来学术争论中提出的观点,对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及意义、按要素分配与按劳分配的关系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认为按要素分配包含着按劳分配,可以作为我国现阶段统一的分配政策。  相似文献   

20.
传统理论认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收入分配是一个价值分割的问题。这种认识无法对十六大提出的分配原则和分配制度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因为 ,按照“价值创造一元论” ,在价值创造中除劳动要素之外其他生产要素都不创造价值 ;如果运用“价值创造多元论”加以解释 ,又会落入马克思曾经批判的“庸俗共创论”。只有通过深入分析收入分配的本质 ,确认收入分配在本质上不是对价值的分配 ,而是对财富及其支配权的分配 ,财富由多种生产要素共同创造 ,各要素按贡献共同参与财富分配 ,才能为“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