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新巴塞尔协议及国外商业银行内部评极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内部评级法是《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内部评极法涉及了银行风险管理理的各个方面,内容丰富,且技术复杂。本文的第一部分简要地对《新协议》及内部评级法体系进行了综述,包括内部评级法的整体框架、风险要素与风险要素的测算以及应用内部评级法的最低条件等,这一部分也是本文的重点;由于内部评级法是在技术先进的西方商业银行现行风险管理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此,第二部分对美洲银行、花旗银行、瑞士联合银行的内部评级体制进行了对比分析;第三部分就如何构建工商银行的内部评级体系提出了初步的设想,包括重整风险管理流程,制定整体实施方案,开发风险计量模型和风险管理系统等。  相似文献   

2.
由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看我国商业银行内部评级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评级体系是一个集各种方法、过程和控制的复杂体系,它包括了数据收集、支持评估信用风险的IT系统、内部风险评级的确定、违约和损失的量化过程:我国在构建内部评级体系过程中存在着诸如借款人评级和债项评级无数据跟踪;低风险评级级别少,风险可辨性差;评级方法偏定性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外先进的评级方法,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内部评级体系。  相似文献   

3.
从作为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第一支柱的资本充足率要求来看,作为信用风险度的评估手段之一的内部评级法,与“商业银行合规行为”存在内在冲突,会导致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发生;但作为第二支柱的监管检查作为一个外部条件,则对商业银行道德风险具有积极的规避效应。而市场约束有构成约束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又一层规避墙,并且将对商业银行的监控从监管当局移向市场自身,将有助于提高监管效率。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于商业银行道德风险的规避措施,对于中国监管当局推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而言,成为防范银行业风险的重要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新巴塞尔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部评级法(以下简称IRB法),作为新巴塞尔协议在最低资本需求的计算上的重要创新之一,是在满足某些最低条件和披露要求的前提下,得到监管当局批准的银行可根据自己对风险要素的估计值决定对特定敞口的资本要求。IRB法对每一风险类别采用一致的算法即将一组特定的风险要素转换为最低资本要求。  相似文献   

5.
王萍 《武汉金融》2004,(6):34-35
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以下简称NBCA),对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而言,势必会引发极大的挑战性和冲击力。本文拟对股份制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的目标定位、实施准备及重点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6.
论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信用评级体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郭莉 《海南金融》2002,(9):9-12
巴塞尔委员会在2001年1月颁布了巴塞尔协议新框架,针对1988年巴塞尔协议执行中表现出来的缺陷进行了修改和补充。我国在信用评级方面与新协议的要求差距明显,突出表现在外部评级和内部评级两个方面,本文从这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信用评级系统的现状,并就如何完善我国信用评级体系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加快实施新资本协议的步伐,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本文通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所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提出构建较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一些构想。  相似文献   

8.
9.
随着我国实施新资本协议步伐的加快,商业银行在进行信用风险管理时被要求使用新资本协议中的内部评级法。《新巴塞尔协议》最主要的创新之一就是计算信用风险的内部评级法。本文对我国商业银行在应用内部评级法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构建完善的内部评级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目前,全世界大约有100个国家采纳了巴塞尔协议,协议实施以来,国际银行业的资本充足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2001年巴塞尔新资本协议草案提出了银行风险中最低资本金要求、外部监管、市场约束等三大支柱,使资本水平更能够真实地反映银行风险,在最低资本金要求中对信用风险管理提出了标准法、内部评级法,并将最终由初级内部评级法过渡到高级内部评级法,使资本充足率的工作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11.
商业银行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的构想及其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朱子云 《金融论坛》2003,8(8):47-53
商业银行创建客户授信等级系统并以此进行客户信贷授信,是完善信贷风险效益管理机制的现实出路。评判客户授信等级由客户信用等级和客户对银行的贡献等级两个因素决定。客户信用等级评判应当综合考虑客户守信程度和客户财务风险程度、客户经营风险程度三个层次因素,最大限度地揭示信贷客户的财务风险程度、经营风险程度和道德风险程度,并综合反映信贷客户的贷款安全性类别。信贷客户对商业银行的贡献等级,应当从信贷资源回报率、经营成果依存度两个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和评判。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客户授信等级评判系统,并探讨了应用中需要重视和解决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2.
随着金融竞争国际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如何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竞争力是不可回避而又亟待研究的现实课题.在现实国际经济背景下,对商业银行的竞争力分析必须放在全球大系统的环境中,比较与国外同业的差距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选择了28家国内外比较知名的银行,并就其1997~1999年度的财务报表中的总量指标和比率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以探求我国金融机构的比较优势和存在的不足,指出入世后中国银行业不具备规模优势,但可以向全能银行或专业银行两个方向发展,要么求大,要么求精,规模不会成为扼杀中国银行业发展的绝对原因;稳健经营,做到以客户为中心,恪守规范的管理规则,才是银行业生存的要诀.  相似文献   

13.
陈建永 《金融论坛》2000,5(5):30-34
随着金融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和我国即将加入WTO,国有商业银行面对的压力与日俱增.本文以工商银行为例,对深化国有商业银行用工、分配制度改革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笔者认为,国有商业银行用工、分配制度改革是与业务体制改革相辅相成、不可分离的两个方面,是国有商业银行商业化、集约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国有商业银行的用工、分配制度的现状、特点、弊端及原因进行了具体、详细的考察;同时认为,国外商业银行的用工、分配制度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并以美、日银行为例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提出了国有商业银行建立符合市场经济原则的用工、分配制度目标模式.  相似文献   

14.
面对WTO的统一规则,我国银行业面临着尽快修改完善国内的相关法规,建立一套符合国际规范的商业银行法律体系的重任.本文分析了入世后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法规约束和商业银行经营现状,提出了商业银行法律体系建设的具体思路:一是转换政府角色,约束政府行为,变政府直接金融管制为间接金融调控;二是以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对商业银行进行改革和完善;三是稳步推进我国商业银行向混业经营的过渡;四是在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的同时,给予我国商业银行以国民待遇;五是从市场准入、资本适足性、清偿能力等方面完善依法监管措施,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定;六是相关法律法规的配套建设.  相似文献   

15.
信贷风险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志诚 《金融论坛》2001,6(8):23-27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风险管理对一国经济金融的安全与发展意义重大.信贷风险是国有商业银行的最大经营风险,而不良贷款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从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看,一是借贷资本运动过程本身隐含着巨大的风险;二是政策性因素起了相当大的作用;三是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体制比较落后,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本文认为,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必须与国有商业银行体制的深化改革和从严治行、加强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具体说,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理顺各方面关系;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强经营管理;增强法律意识,依法合规经营;加大监控力度,采用先进技术;培养专业人才,提高员工素质.  相似文献   

16.
汪兴隆 《金融论坛》2000,5(3):13-18
在我国即将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下,客观评价中资银行与外资银行竞争力的优劣对于我们制订竞争策略极为重要,本文从银行经营能力和整体竞争力角度对此进行了分析.在比较分析经营能力时,评价了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在比较分析整体竞争力时,评价了银行规模、文化建设能力、金融创新能力、技术能力和经营国际化能力.本文在比较分析竞争力优劣的基础上,对我国银行业的竞争策略取向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宏观层面:改分业经营为混业经营,重视银行之间的并购,国有独资银行进行产权改革和拓展海外业务;在微观层面:实施银行再造,推行CI战略,实施金融创新和改革用人制度.  相似文献   

17.
我国商业银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张强  付强 《金融论坛》2002,7(5):40-44
信息披露有利于强化监管、保持金融系统的稳定,并能够推动商业银行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提高经营绩效.加强银行系统运作的透明度已成为国际银行业的共识,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工作较以前取得了不少进展,但也存在很多问题,目前急需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笔者认为,我国商业银行信息披露制度建设应遵循有限披露、阶段推进、区别对待和严格强制性披露鼓励自愿披露的原则,构建多层次的披露体系,逐步地披露以会计信息为核心包括其他相关信息在内的完整信息内容.同时,加强基础条件的培育,改革商业银行会计,并要注重发挥监管部门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立体的营销体系,强调营销理念、营销渠道、营销品牌和文化的多维度覆盖,有利于商业银行构建长远和短期的营销策略,从产品服务的创新到企业文化的人文关怀,对客户进行全程维护和拓展。  相似文献   

19.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与财务资源配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德银 《金融论坛》2003,8(1):22-27
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是商业银行保持竞争优势 ,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最本源和最内质的动力。本文首先对商业银行财务资源配置与提高核心竞争力之间的关系 ,结合国内外情况进行了论述 ;接着 ,对现时商业银行在财务资源配置的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未能从整体层面上把握核心竞争力、财务资源配置的目标一定程度地错位、内部计价体系未能科学确定等值得改进的诸多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最后 ,提出了优化财务资源配置 ,提出商业银行核心竞争力的思路 :即正确确定商业银行财务资源的配置目标和原则 ,在此基础上 ,逐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内部计价和评价体系 ,进而在评价结果与财务资源配置之间建立起有机链接。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