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根据武汉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小组的调查数据,从就业稳定性、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水平、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统计分析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必须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不断完善现行的社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2.
郭娜 《商》2014,(35):41-42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出现了三次较大的“民工湖”,也实现了农民工群体之间的代际更替,有了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之分。随着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当代农民工的主流群体,他们在劳动转移过程中产生的就业与发展问题也成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课题。本文以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为视角,将新生代农民工工作更换频率作为其就业稳定性的衡量标准,建立二元Logisti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最终发现,外出务工经验、农业生产经验、就业合同签订状况、年工资收入和工作环境满意度5个因素对新生代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今天,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能力与社会需求间产生了较大偏差,如何做好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其终身就业能力,已成为我国和谐社会发展的关键。从帮助新生代农民工提高就业水平和就业质量出发,剖析了当前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能力建设中存在的众多因素,阐述了多角度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全社会合力做好新生代农民工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我国新生代农民工代表着农民工的主流,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问题也引起了社会各方的高度关注。从新生代农民工的自身因素、家庭环境因素以及社会环境因素三方面具体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行为的因素,进而为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王婷 《北方经贸》2013,(2):32-33
通过对北京市丰台区新生代农民工的抽样调查的结果,探讨新生代农民工基本素质现状并分析就业质量的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因素与社会原因造成了现状,要想提升其就业质量,政府加大重视是必然出路。  相似文献   

6.
龚晓丽  华晶  毛培 《商》2012,(14):175-176
本文从东部沿海地区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带来的对劳动力的需求从数量型转变为质量型,以及作为产业主力军的新生代农民工人力资本存量不高所造成的劳动力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矛盾出发,得出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成为他们定居东部城市的瓶颈,从而说明新生代农民工向西部转移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新生代农民工作为农民工的主体部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应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需求及发展,采取有效的就业培训,使其更好的服务于社会。该文通过实证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培训的需求与供给问题,以便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8.
在当前的人力资源中新生代农民工占有极大的比例,然而这一块并没有有效的利用,并且还出现了一些社会问题。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职业能力的培养,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更好地与当前社会发展的趋势相稳和,助推社会的发展,同时解决有关于新生代农民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江苏省新生代农民工的可持续就业能力培养是一个综合的问题,它也需要调集各方的资源,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9.
《商》2016,(6)
本文选取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心理层面3个一级指标,并进一步降维为职业状况、经济收入、居住条件和社会保障、社会网络资本、社会参与、自我身份认同、城市生活满意度和未来打算9个二级指标,测得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已经达到60%以上,处于中市民化阶段:其中,心理层面的市民化水平最高,已经接近70%;经济层面和社会层面的市民化水平相当,分别为56.67%、57.90%,处于中等的水平。进一步探寻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的路径选择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0.
在大数据信息化时代之下,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已经渐趋成为主流。本文针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的过程,采用SWOT分析法对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创业社会融入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叶玲 《人口与发展》2015,(2):60-65,83
基于长沙市487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问卷,全面分析社会资本建构的工作联系、生活联系、闲暇联系三维度,以及社会资本的表现方式、现实表状、利用价值、提升途径、扩充意识、活动形式等方面的表状。研究发现具有主观能动性的新生代农民工业务和个人社会资本占据了半壁江山,日常联系人群更多为业务对象、朋友等,越来越倾向于城市工作和生活立足,他们已经意识到个体社会资本存量的严重不足,并且认识到了法律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也缺乏对组织型和制度型社会资本的认识和利用。政府、社区、企业和市民都应该认清自己的作用和定位,发挥自我效能,帮助加快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进程。  相似文献   

12.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和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城市适应性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亟需开展的重要研究内容。目前对城市适应性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框架,缺乏完善的研究体系。未来,应在现有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基于生计资本视角的研究体系,为提升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能力及加快市民化进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在对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利用SPSS22.0统计分析软件,以对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成因进行的问卷调查得到的抽样数据为基础,选取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影响因素为自变量,以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意愿为因变量,通过单因素卡方检验及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验证新生代农民工的半城市化状态与心理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基于三种资本协同的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入模型,并以城市融入模型为基础,提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半城市化问题的社会符合治理路径解决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14.
新生代农民工指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以后,年龄在16周岁以上,在异地以非农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①。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调查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占农民工总量的61.6%②。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在2010年1月31日发  相似文献   

15.
胡学超 《致富时代》2010,(12):93-93
近年来,在流动打工人群中逐渐出现了一个被学术界称为”新生代农民工”或”第二代农民工”的特殊打工群体,他们的出现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深刻的影响。该文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当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对其就业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6.
陈彦佳  徐邓耀 《商》2013,(16):204-205
新生代女性农民工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当前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她们大多数还未满18岁就进城打工,扩展着人生半径的同时却遭遇着城市工业产物的排斥,没有了“根”,选择继续“飘荡”在各个城市中,成了城市和农村的双重“边缘人”。本论文以区域经济学视角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的就业分布状况进行了分析研究,罗列出新生代女性农民工遭受到的就业歧视现象。针对新生代女性农民工受就业歧视和为促进其劳动力流动从政府、工厂企业、社会团体、大众传媒以及新生代女性农民工自身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17.
潘珠 《黑龙江对外经贸》2013,(1):133-134,143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工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与此同时,农民工群体内部也正在发生变化,新生代农民工逐渐成为农民工队伍的主体。为了保障我国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如何正确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实现就业期望,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业是将农业旅游与生态旅游结合深化的一种新型旅游产业。努力深化乡村旅游产业内涵,扩大旅游市场对促进新生代农民工就业意义非常重大。新生代农民工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出生的在异地以非农产业就业为主的农业户籍人口。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一支新型劳动队伍;业已成为我国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新生代农民工就业问题是关系至q农民增收、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是“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乡村旅游产业作为农村地区的一种新兴产业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它的转型升级是促进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对乡村旅游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综合阐述。旨在为有关职能部门在制定乡村旅游产业发展策略和新生代农民工返乡就业问题决策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商》2015,(11):41-42
城市化进程中,实用动机和归附动机共同作用下,新生代农民工语言呈现同化趋势,对其就业能力提升起到促进作用。本文以社会语言学为视角,新生代农民工为对象,分析其就业能力现状及原因,从个体资产、就业岗位搜寻获得、社会网络重建及职业适应四个方面探究语言同化与就业能力提升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从统计角度对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和就业、工资、住房、社会保障等进行全景式的展现,运用推拉理论分析城市和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和拉力因素。研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城市适应性增强、生活质量不佳、企业用工制度总体不健全。城市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主要是生活质量差,拉力主要是有更多发展机会;农村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推力主要是收入低,拉力则是方便照顾家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