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根据"南京市外来农民工劳动权益保障情况调查"数据,从劳动合同的签订、就业的稳定性以及工资水平三个方面,对农民工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从农民工本身的就业主体角度来看,在受教育程度、职业培训状况以及技能水平等人力资本方面具有优势的农民工,其就业的质量也较高。良好的社会资本有助于增强农民工的工作稳定性,但是对于劳动合同的签订以及工资水平没有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劳动合同是农民工最重要的劳动权益之一。从是否签订劳动合同和合同年限等两个方面考察了农民工的劳动合同状况及其影响因素。通过江苏省的调研数据,农民工劳动合同的签订率仅为44.2%,劳动合同的年限普遍较短。Probit和负二项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持有技能证书、对相关劳动法律的了解程度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以及合同年限之间均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第一代农民工的合同年限明显长于新生代农民工;从事建筑业以及在民营、个体单位就业的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的可能性将显著下降,合同年限也显著缩短。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稳定的就业是农民工家庭收入的基本保障,也是农民工职业非农化和逐步市民化的基本条件.采用全国13个省份100个村的入户调查数据,分析我国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的新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和比例风险模型,考察了职业类型对就业稳定性的影响.当前农民工就业总体稳定性不强,且多数为被动离职或迫于工作环境差的主动离职.职业类型的确对此有明显影响,综合社会经济地位越高、人力资本专用性越强的职业就业越稳定,但并非层层递进,从事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商业服务业、工厂工作和建筑工作五种职业的农民工就业稳定性特征和离职原因不同.本研究为农民工就业稳定性和职业流动研究提出了新的视角,研究结论也可对引导农民工稳定就业和促进合理的职业流动提供认识依据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根据武汉市农民工社会保障问题研究课题小组的调查数据,从就业稳定性、劳动合同的签订、工资水平、职业声望和职业发展五个方面统计分析了目前新生代农民工就业质量的现状,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要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质量,必须加大新生代农民工的人力资本投入,努力扩展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资本,不断完善现行的社会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5.
农民工就业流动的工资效应研究——以南京市为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区分为同一城市内部的流动和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分别从理论上讨论了两种情况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对相关的理论假设作了实证检验.在控制住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其更换就业城市的次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其在本地更换工作单位的次数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常州375位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数据,对其工作、福利等进行二分类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发现,住宿条件、培训对工作满意度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医疗保险、公积金、以及与当地人频繁交往对工作满意度产生较显著的正向影响;工伤赔偿、学历、生活便利和娱乐文化休闲对工作满意度产生一定的正向影响。研究同时发现,签订劳动合同并不能带来工作满意度的上升,反而对工作满意度产生较显著的负向影响。研究进一步结合常州的经济状况和新生代农民工特点对主要的影响变量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7.
将农民工的就业流动区分为同一城市内部的流动和不同城市之间的流动,分别从理论上讨论了两种情况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机制;对相关的理论假设作了实证检验。在控制住相关变量的情况下,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其更换就业城市的次数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农民工的工资水平与其在本地更换工作单位的次数之间成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而与在本单位工作时间的长短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8.
苏南农民工社会保障虽略好于江苏全省情况,但仍存在不少问题.苏南民工就业劳动合同签订率低,大部分农民工未参加任何社会保险,参加医疗、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和综合保险的人数比例低.苏南农民工主要就业于私营、个体和股份制企业,就业于集体、国有企业的也有一定的比例.农民工平均工作时间长,而月收入仅相当于本地居民平均收入的60-80%.其原因,除了劳动力过剩、城乡两元体系和关系网络外,主要是由于农民工受教育程度低,工会组织不健全等.  相似文献   

9.
聊斋     
<正> 保证农民工工资的货币支付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发出的关于做好农民工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工作的通知明确要求:要切实解决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用人单位必须以法定货币形式支付农民工工资。《通知》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其中有关劳动报酬的条款,应明确工资支付标准、支付项目、支付形式以及支付时间等内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基于河南省三县市外出农民工的相关调查数据,考察该区域农民工的职业选择状况,并着重分析人力资本因素对外出农民工职业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受教育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培训对外出农民工获取或从事具有向上流动性强、社会声望相对较高的职业影响十分显著;更多低水平人力资本特征的外出农民工主要集中于制造业、建筑业和宾馆餐饮服务业等低层次职业就业.据此,我们认为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加强专业技能培训是促进农民工职业向上流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