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2013—2019年283个城市的面板数据,本文系统剖析数字经济与农民收入增长之间的关系及其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发现,数字经济不仅直接促进农民增收,还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间接对农民收入产生积极影响;数字经济对农民增收的推动作用存在明显的区域和时间异质性;数字经济与农民增收存在显著的空间相关性,数字经济显著促进本地区农民增收,同时正向影响周边地区农民收入,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上述结论为探讨数字经济的增收效应提供中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和分析视角,也为数字经济时代推进乡村振兴、迈向共同富裕给予政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大国,在庞大的我国人口中所占比重最大的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农民群体。广大农民收入的改善直接关系到我国经济发展的全局。改革开放的正确执行,使得农民收入有了大幅度增加,农村经济也得到飞速发展,广大农民的生活也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是大多数农民的收入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对影响广大农民收入的因素进行科学地研究和分析,从而寻找积极有效的增加农民收入的经验和对策帮助农民尽快实现增收,从而使农村经济尽快繁荣起来。  相似文献   

3.
马桂秋  梁孝渊 《中国市场》2008,(52):184-185
"三农"问题的关键是农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增收,增收问题的关键是就业,就业问题的关键是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由于吉林省耕地承载人口多,单纯依靠种粮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有限,因此,加快发展现代农业,逐步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从土地和种植业中转移出来,外出务工,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三农问题"是关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增长。对聊城市1978-2005年的农民收入增长划分了五个阶段来分析各个阶段的增长特点和促进政策,分析制约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农民增收的五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突飞猛进,农村面貌日新月异,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从收入构成角度分析制约农民收入成分的因素,应制定提升农民素质和技能,控制农民税费负担、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增加或务工农民增收的财税政策,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6.
从1997年至2000年,我国农民收入增长率连续四年下滑,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甚至出现负增长.虽然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01年实际增长4.2%,摆脱了连续四年农民收入增长的低迷状态,但以农业收入为主的农户增收仍然困难.农民增收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7.
农业兴,百业兴;农民富,国家富;农村稳,天下稳.作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2/3的农业大国,中国农民的增收问题已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作为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点龙头企业,北京顺鑫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强有力地推动了区域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走出了一条发展区域经济,壮大企业经济实力,促进农民增收的成功之路.……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即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归根结底是农民收入问题.解决"三农问题"就是要从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民增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相似文献   

9.
我国农民现在收入低,农民增收问题日益突出。农民增收不仅是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个社会政治问题,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城镇化促进农民增收的作用机理是:城镇化通过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节约大量土地,扩大农产品有效需求;带动农业剩余劳动力非正规就业;全面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等来增加农民收入。从而得出城镇化是增加农民的根本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时间序列数据考查了农产品价格波动对农民增收的长期效应.结果表明:从长期看,农产品价格提高有助于农民增收,但是生产资料上涨对农民增收的负效应也不容忽视,并且只有将农产品价格上涨导致的农民收入增加量与生产资料上涨导致的农民收入减少量绝对差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提高农产品价格促农民增收的措施才有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