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是美国历史上反种族主义斗争的经典之作。本文尝试从新历史主义的视角。分析《宠儿》如何通过一名女黑奴扼杀亲生女儿的人间惨剧,以死者还魂与生者重逢后又神秘消失的魔幻情节。设计出一场令人震惊的生死对话过程,实现对美国奴隶制的批判。  相似文献   

2.
尽管《宠儿》侧重讲述美国蓄奴制时期黑奴塞丝弑婴后的心路历程,但是小说文本中黑奴塞丝与几类白人之间的故事明显流露出作家托妮·莫里森高尚的人文关怀,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人文精神和期待各民族和谐共建的伟大理想。  相似文献   

3.
《宠儿》的叙事策略和结构方式及其体现的极具族裔特色的民族精神,小说结尾与整部小说内在逻辑相统一,而某些西方评论家对它的指责显然有误读的嫌疑。  相似文献   

4.
彼得·谢弗于1977年创作的剧本《上帝的宠儿》,以18世纪发生在维也纳的音乐家萨列瑞因妒谋害莫扎特的传说为蓝本,生动地将莫扎特的悲剧展现在世界观众面前。此前,研究者对剧中莫扎特之死的悲剧多是从其个人性格原因及对手萨列瑞的心理原因进行分析。本文以列斐伏尔的空间理论为依托,从地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指出莫扎特之死的悲剧是其受到多重空间共同挤压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母爱是托尼.莫里森小说的一贯主题。莫里森的巅峰之作《宠儿》中,赛丝对宠儿的疯狂而扭曲的母爱,让人震撼,无法释怀。在其2008年出版的最新力作《慈悲》中,她再次成功塑造了一位崇高伟大却没有名字的黑人母亲形象。她们代表着千千万万的黑人母亲,通过对比莫里森的这两部作品,可以洞见扭曲社会制度下的扭曲人性和扭曲的伦理道德。  相似文献   

6.
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宠儿》中多种叙事话语和模糊叙事手法的运用,拓展深化了小说的主题,增强了小说的艺术魅力,使作品具有丰富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7.
语气与言语功能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某一语气往往与特定的言语功能相对应。论文运用韩礼德的语气系统对托妮·莫里森小说《宠儿》男女主人公保罗·D和塞丝在124号重遇时的一段对话分析其人际意义,从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说话者可以运用不同的话语类型来表达自己的意图。  相似文献   

8.
托尼·莫里森的《宠儿》自1987年发表以来,小说中人物宠儿受到了极大的关注。文章从她存在的现实意义出发,分别论述了:她的悲惨遭遇代表着数千万死于“中间通道”(黑人被从大西洋彼岸贩运到美洲)的黑的命运;她对现实世界的侵扰代表着奴隶制对人类社会的破坏;她对人的亲近亲情又具有整治人类的积极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作为美国当代最为著名的黑人女作家,托妮.莫里森的作品中很多都涉及了黑人女性主义。因此,论文将围绕托妮·莫里森作品中所涉及的黑人女性主义展开讨论。具体来说,莫里森的作品中充满了黑人的智慧,主要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社会中遭遇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她们所做出的悲壮抗争,并根据科林斯和格里芬关于黑人女性安全空间的理论基础,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要构建属于黑人女性的安全空间,以此来解决黑人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相似文献   

10.
刘呐鸥的小说《热情之骨》,揭示了从传统的乡土文化向现代都市文化转化的过程中,人的伦理价值和审美规范所发生的变化及其产生的爱情悲剧。这一过程的变化必然带来都市文化中的诗性的转移,带来在都市语境中现代诗歌诗意的重建和诗的再生。  相似文献   

11.
佩科拉、秀拉是托尼.莫里森最早的两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她们不同的成长经历展现了处于弱势地位的黑人女性在种族主义和性别主义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的心路历程。通过对这两位女性的分析,揭示了一个真理:美国黑人,尤其是黑人女性只有继承民族文化价值和审美观,才能在以白人文化为主流的美国社会中健康生存,如果摒弃自身文化价值观念,结果只能是自取灭亡。  相似文献   

12.
小说《宠儿》是美国黑人女作家托尼·莫里森的作品,它揭露了美国黑人在奴隶制被废除前的悲惨遭遇,以独特的主题反映了一个鬼魂复仇与寻求母爱的历程,表达了美国黑人深厚的母爱之情。  相似文献   

13.
语境制约与语义理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境是表达和理解语义的基础,语义是表达和理解语境的。语境作为言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语义的选择具有很大的决定性,体现为文化语境、社会语境对语义的制约。  相似文献   

14.
阙迪伟的小说《雨季的错误》从思想内容到艺术形式,都颇有特点。与那些反映了广阔社会生活的作品相比,《雨季的错误》不枝不蔓,意蕴单纯而集中,主要是对乡村农民的精神贫困问题作艺术上的观照。受意蕴单纯集中这一内容特点的制约,《雨季的错误》在艺术上最显著的特色是聚焦法的运用。另外,小说中典型环境的设置也颇可称道。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前期,西方文论的视角开始从“作者中心”逐渐向“读者中心”转换,尝试着从读者理解与接受的角度来研究文学。而中国早在春秋列国时期,在文论中就已经出现了以读者为中心的倾向,对《诗经》“断章取义”的接受观念就是这一倾向的集中体现。本文试图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对中国古代“断章取义”这一文艺接受观念的起因及特质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的繁荣时期,胡商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唐代商贾小说塑造了一批栩栩如生的胡商形象,记录了胡商在唐朝的商业活动,也反映唐代人对外来文化的了解和认识。胡商形象在唐代商贾小说中大多是正面的、被“美化”的。通过胡商形象建构的文化语境分析,探寻胡商形象被“美化”的原因,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唐代人在中西文化交流碰撞中的心态及对自身文化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17.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更是两种文化间的交流。《红楼梦》译文片段可以看出,人物的社会地位与性格特征、民族文化心态及宗法社会文化等非语言语境对翻译的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维索尔伦的语用顺应论从宏观、微观层面诠释了意象扭曲的原因,在宏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文化语境,在主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译者的创作需求,在微观上意象扭曲顺应了语言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