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购买力平价理论(Purchasing Power Parities,简称PPP)是汇率决定理论中最具影响力的假说之一,是世界各国制定汇率政策的依据。国际组织亦基于PPP理论横向比较各国的宏观经济发展,如世界银行的国际比较项目ICP(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上述的横向比较以及由此制定的经济政策的科学性完全取决于“PPP理论在历史以及现实实践中是否成立”。PPP理论自其创建之日起就不断经受学界的各种理论探讨和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的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2.
罗晓  曾霁 《北方经济》2012,(22):76-77
人民币升值问题是近年来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一大现实问题,因此研究汇率决定理论,对人民币汇率现象做出合理解释,有助于我们制定出正确的汇率政策。本文在研究西方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上,对人民币汇率的诸多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应分析,试图从中找到人民币汇率变化的主要决定因素,以制定正确的汇率政策。  相似文献   

3.
汇率决定问题一直为学术界所关注,最早的一价定律以及现在得到广泛承认的购买力平价定律,都是对汇率的影响因素的分析。通过对凯恩斯流动性理论和无抛补利率平价关系进行结合,用无抛补利率平价说明汇率和利率的关系,以凯恩斯流动性理论为依据,从国民收入,国外利率和价格指数方面探讨汇率的决定。通过实证分析,利用最小二乘法对汇率决定理论进行验证,得出显著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正> 世界各国为了能够进行经济规模(通常用GDP总量)的国际比较,一般选用相同概念的GDP指标,采用汇率法换算成相同的货币单位和用购买力平价(PPP)法剔除各国价格水平差异,从而进行物量比较。世界银行每年都同时公布按汇率法和购买力平价法测算的、以美元计价的各国GDP和人均GDP数据,但这两组统计数据差异较大。按两种测算方法得到的我国GDP数据差异也很大。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购买力平价理论和利率平价理论的视角,基于VAR模型和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国际利差和汇率的变化率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并进一步通过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技术分析物价差异、利率差异对汇率的冲击效应和贡献度。实证研究表明中美利差的变化率对汇率波动存在较大程度的影响,中美物价差异对汇率具有长期且持续的影响,但相对于利差力度较弱。  相似文献   

6.
一、购买力平价与实际汇率购买力平价理论是最早用数量方法表述的汇率决定理论,由卡塞尔(G·Cassel)于1992年提出。该理论认为汇率是由两国货币的相对购买力(相对物价水平的倒数)决定。购买力平价理论作为长期汇率决定理论,解释汇率变动趋势、汇率变化方向非常具有说服力  相似文献   

7.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购买力平价理论出发 ,分析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的关系 ,认为由于现阶段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相对较小、市场经济发展不够充分 ,以及购买力平价实际测算的误差 ,人民币汇率与购买力平价之间存在较大偏差是必然的 ,也是合理的。以购买力平价来评价人民币币值被低估的观点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世界银行2005年购买力平价结果及问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银行2008年2月底发布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46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国际比较项目(ICP)最终结果报告,引起了国内外各方面的普遍关注。本文以世界银行发布的最终数据为基础,比较了世界各国价格水平、基于购买力平价(PPP)的GDP规模和人均GDP等指标,剖析了与以前公布的PPP结果不同的原因。分析表明,2005年PPP比较结果要比以前推算的结果更合理些,但仍存在着一些数据质量问题,应引起注意,要正确理解和使用PPP数据。  相似文献   

9.
货币新思维     
西方经济学之货币学说演变繁复,大浪淘沙,基本骨干是三大理论。一是决定货币供应量与通货膨胀之关系的货币数量论,二是决定汇率与物价(货币供应量)之关系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三是决定各国利率水平与汇率走势之关系的利率平价理论。三者共同构成当今各国货币政策之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杜金岷  郑凌云 《南方经济》2001,(4):64-65,63
本文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经典的购买力平价理论之所以难以解释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购买力平价理论,构建了新的人民币长期汇率决定模型,并依照该模型对人民币长期汇率的决定进行了实证检验。  相似文献   

11.
人民币汇率走势及经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汇率是开放经济条件下的重要经济变量。一段时期以来,人民币汇率成为中国和世界许多国家政府、企业、学者关注、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从定义、历史、理论、现实四个不同角度考察TAR币汇率的变动趋势及其经济效应,并得出了相应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相对购买力平价与人民币均衡汇率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阳 《世界经济研究》2004,26(10):45-51
本文简要回顾了购买力平价理论及其实证研究的发展,并利用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两种方法对人民币汇率进行了相对购买力平价检验,结果证明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相对购买力平价是成立的。在此基础上按照相对购买力平价均衡汇率模型计算了人民币均衡汇率,结论是,用这种方法求解均衡汇率是根本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13.
有关国内外研究者以购买力平价判定人民币汇率目前被低估.本文通过检验实际汇率的平稳性以及名义汇率与国内外价格水平是否具有协整关系,对人民币汇率低估问题进行研究,得出以购买力平价判定人民币汇率低估缺乏可信的支持.  相似文献   

14.
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国际金融学中众多汇率决定理论的基础。本文运用协整方法,对1993年至2005年中国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购买力平价理论是否成立进行了检验。检验结果发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与中美的物价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而且协整方程的符号与理论分析一致。我们认为购买力平价在1993-2005年间的人民币汇率中成立。  相似文献   

15.
周建清 《特区经济》2008,(12):63-64
影响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很多,但其作用时间的长短却不同。文章通过对中国的汇率制度、购买力平价及国际货币供求的分析,来说明其对汇率的长期影响。  相似文献   

16.
汇率决定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核心内容之一,主要分析汇率受什么因素决定和影响。汇率决定理论随经济形势和西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而发展,为一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对汇率决定理论及其发展脉络进行了评述,重点介绍了国际借贷学说、购买力平价学说、利率平价学说、国际收支学说和资产市场学说。  相似文献   

17.
市场经济中,由于信息不对称以及传递的滞后和失真,因汇率波动而造成的外汇风险就成为经济主体无法回避的问题。如何最大限度的防范外汇风险减少汇率波动带来的风险损失,是本文分析的重点。文章在对常见汇率风险分类、分析,以及汇率决定因素和汇率决定理论的阐述的基础上,就实用外汇风险防范措施作了介绍和总结,以帮助经济主体在实际业务中实现汇率风险防范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产品非同质并不能完全解释购买力平价的难以成立,价格歧视应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国际市场上市场分割以及垄断力量的存在为价格歧视提供了可能,各国市场需求状况存在很大差异使价格歧视成为现实。各国间汇率波动的很大一部分被厂商的价格调整所抵消,并且由于各国需求状况的不同,厂商对汇率波动所作的价格调整的幅度也不相同。这些都导致了各国间的价格水平出现差异,成为购买力平价难以成立的微观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购买力平价和“利率”平价理论为基础,通过一定的假定条件将两者结合起来构造出均衡汇率模型,结果显示均衡汇率由两国投资收益率差和通货膨胀之差以及预期的远期汇率共同决定,进而结合政府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得出盯住汇率制下的汇率决定模型。最后结合该模型对中国的实践进行适当的分析并提出了当前我国适当的应对方法。  相似文献   

20.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最近公布了最新一轮,即1999年一轮购买力平价项目的比较结果,它应用购买力平价(PPP)方法替代汇率方法,消除对比国之间价格因素的影响,从物量意义上进行各国GDP总量和人均GDP水平的比较。该项目自1980年开始执行以来,每三年为一轮,现已完成了六个比较报告。1999一轮购买力平价项目共有43个国家参加,其中30个为OECD成员国,13个为非成员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