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生态经济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了生态经济学概念提出的背景和生态经济的内涵;评述了生态经济学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和循环经济学等学科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指出,可持续发展经济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经济学基础,而核算国民幸福指数是衡量和谐社会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一、渔业循环经济的概念及原则 所谓循环经济(Circular Economy),就是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用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和尽可能小的环境代价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它在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运用生态学规律来指导社会的经济活动。发展循环经济,形成物质资源的良性循环,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与发展的长期矛盾,已经成为追求与自然和谐统一,实现发展经济不以破坏后代人赖以生存的环境为代价的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论生态幸福指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幸福是人们能否从生态环境中得到幸福的一种价值判断,是对生态环境条件和现实状态的客观判断,又是对生态环境满足程度的主观感受。生态需求反映了人们对生态幸福的客观认可程度,也是人们对生态价值追求的主观心理体现;生态供给是产生生态幸福的客观物质基础。生态幸福指数是衡量生态幸福感的标准。生态幸福指数可作为可持续发展生态经济系统的评价标准之一。生态幸福指标体系由一系列与生态幸福有关的,反映生态需求和生态供给,涵盖生态资源、环境、经济、社会方面要素的三层次指标构成。  相似文献   

4.
人居环境与上海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居住环境(简称人居环境)是指人类居住活动的“居”以及与人类居住活动有关的一切主客体背景及其相互间的联系。它包括与人居活动有关的人口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及生活环境。人居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的真实涵义,是指以人为本、以居为线索,以与人居活动有关的一切主客体内容及其联系为基础,在时空及功能发展的变动趋动中来达到人居活动与社会经济及生态等环境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农业经济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的重视。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四条基本思路。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用高效资源以及友好环境的特好进行社会生产和再次生产的活动,是一种新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6.
反贫困与农村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可持续发展一般理解为专指生态与环境领域说的,但实际上比这要广泛得多,涉及经济和社会各方面。可持续发展包含以下两方面的含义:第一,参加农村生产过程的各个自然的、经济的、及社会的资源和要素不断地被再生产出来,持续循环;第二,再生产不仅只维持原有规模,而是在不断扩大的基础上永续进行,生态不断改善,经济不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两者缺一,就不成其为可持续发展。1-资源及要素的不断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没有物质资料的生产就不会有人类的生存。生产活动是一个创造人类生存…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及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黑龙江省是农业大省,提出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包括资源战略、环境战略、经济战略和人口战略;战略原则包括综合性原则、长期性原则、区域性原则、以科技促发展原则和外部环境促进发展原则;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指标体系包括生产指标、经济指标、生态指标、社会指标、指出评价方法和评价结果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承载力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回顾了承载力的起源和森林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认为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区域森林资源应该承受的压力,注意科技进步对森林承载力的影响,并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支撑能力和社会经济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两个角度来研究森林资源承载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 ,理论界对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不断深入 ,遍及资源、环境、人口、技术、制度、伦理等方面。各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虽有一定的分歧和各有侧重点 ,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 :“以人的发展为中心的生态———经济———社会三维复合系统协调有序运行的发展”已获得共识。现按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层次对当前的研究情况作简要的评析。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传统经济学认为 ,土地和劳动是“初级生产要素”———因为土地和劳动都不被看作是经济过程的产出品 ,它们的存在主要是由于物理和生物上的因素 ,而不是由于经济上的因素 (萨谬尔森 ,1 …  相似文献   

10.
森林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森林承载力是关系到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也是衡量区域社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该文回顾了承载力的起源和森林承载力的研究现状,认为在进一步研究中应该结合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确定区域森林资源应该承受的压力,注意科技进步对森林承载力的影响,并从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支撑能力和社会经济活动对森林资源的压力两个角度来研究森林资源承栽力。  相似文献   

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及其主要问题剖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由来已久。它是环境科学研究中衡量环境质量状况和环境容量受人类生产生活活动干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资源环境承载力由承载体、承载对象、环境承载率三要素组成;衡量承载力的指标可分为自然资源支持力,环境生产支持力和社会经济技术支持水平三项指标。目前,各种类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形成了一个环境生产力集合,如区域环境承载力、资源环境综合承载力、资源环境要素承载力等。  相似文献   

12.
随着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海岛的开发利用速度加快,海岛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日趋突出。海岛经济构成单一、生态环境脆弱,如不合理开发利用,片面追求社会经济效益,极易造成海岛资源质量下降及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阻碍海岛的可持续发展。通过设计有关海岛生态经济系统评价指标的调查问卷,采用专家调查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海岛资源、经济、社会、环境四个方面评价指标体系,并对各指标的权重进行了定量分析,以期实现海岛生态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黄河三角洲除油气资源外尚未得到全面深入开发,定量衡量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状态,选择适合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方式,成为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采用生态足迹分析这一定量方法,从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角度探讨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定量测度。结果表明区域生态系统处于人类过度开发的压力之下,可持续发展的状况不容乐观。黄河三角洲的发展基本是通过消耗自然资本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的不足,区域自然—经济—社会系统结构亟需调整。  相似文献   

14.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生态农业经济的发展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持续发展是基于现有城市功能环境需求提出的新型生态统筹概念,其观念的有效落实既能够确保社会生活环境内部资源和功能性的统筹,更能够确保传统经济环境的有效转型。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阐述了生态农业构建的特点,在明确了生态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在可持续发展环境中的优势的同时,对生态农业经济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期望为后续农业经济环境的构建提供良好的参照条件。  相似文献   

15.
环境会计是从社会利益角度计量和报告企事业单位的社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的一项管理活动。它通过对环境价值和环境成本等要素及其变动的确认、计量和披露,为人们治理环境提供有用的信息,从而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是生态环境建设的主体,林业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因此,环境会计在林业上的应用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一、环境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及其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然而长期以来,人…  相似文献   

16.
科技对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有的未来》中正式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并为世界各国和地区接受使用,对开展国际性的环境保护合作起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基本含义是,满足当前需要而又不削弱子孙后代满足其需要之能力的发展。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经济与社会的结合,强调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的结合,使经济、社会、人口、环境与资源可持续发展。一、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区域经济是经济活动所造就的、具有特定的地域构成的经济社会综合体。在现代社会,区域经济已超越了地域范围,经济行为在不同的地域空间中相互渗透。区…  相似文献   

17.
协调经济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面对的重大课题。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已成为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新疆生态环境脆弱,环境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承载能力差,如何解决新疆社会经济发展面临的资源约束与环境压力问题极为重要。对此,必须转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新疆社会、生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是实现上海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良性循环的必然选择.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有利于城市生态建设和生态安全,为生态保护地区公平发展权提供保障,为本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分析指出了环境恶化的根源不在于环境本身,而在发今引导人们经济活动的经济体系,特别是其中的人格体系没有全面准确地同环境的各种价值(包括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致使人类社会无代价地滥用环境资源和破坏生态环境,提出了加强的经济措施就在于动用环境经济规律和生态经济规律对当今经济体系进行全方位的修正。  相似文献   

20.
在低碳经济发展背景下,研究区域土地的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探索区域可持续发展路径对促进生态文明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以改进的生态足迹模型为基础,对武汉市2001-2010年的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进行测算和分析。结果表明:2001-2010年武汉市生产性生态足迹较大,碳足迹剧烈增加;可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总体呈下降趋势;武汉市一直处于严重的生产性生态赤字,其发展模式处于不可持续的状态。因此,武汉市应调整发展战略,将低碳经济与土地的可持续利用相结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