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寿光市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有关措施。即:加强意识文明建设,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加强产业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提供物质基础;加强环境文明建设,抓好生态文明的主阵地;加强制度文明建设,为生态文明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2.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分析了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之间的辩证关系,提出了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路径。指出生态文明是实现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前提条件;物质文明建设,必然要求经济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精神文明建设,同样包含着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精神追求。  相似文献   

3.
本文概述了青州市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区位优势,分析了青州市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成就及存在问题,提出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要对空间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推进科技进步,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吸纳民间资本,加大政府投入;全民动员,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4.
文章阐述了甘肃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路径: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建立和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优化甘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行清洁生产;经济增长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融合共建;增强节约意识,形成绿色消费新风尚;构建低碳产业发展新体系;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生态文明的内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必要性,探讨了和谐社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建设对策和路径。要加强生态环境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确立以绿色GDP作为社会发展的评价标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健全社会主义环境法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综合评价与空间分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文明建设对于中国未来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在遵循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一般原则基础上,文章从生态经济文明、生态社会文明、生态环境文明、生态文化文明和生态制度文明五个方面,构建了中国31个省市区域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使用2013年统计数据,对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评价和聚类分析。研究表明,中国31个省级行政区的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状况可以划分为四个类型,即全面优等型、全面偏优型、全面中游型、全面劣势型;从空间分布来看,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相对较高的省份大多位于东部沿海地区,而生态文明建设程度相对较弱的省份大多位于西南部地区。  相似文献   

7.
生态文明建设指向的经济发展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新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生态文明建设离不开经济发展。实现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建设相和谐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关键。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发展的内在统一性,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运用战略思维,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向和要求,加紧制定和实施相关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政策,引导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8.
要充分发挥先发优势,进一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地位,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解决当前浙江最突出矛盾的必由之路;进一步突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心,准确把握当前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任务;进一步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力度,着力打造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载体,推进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问题是:环境权益立法和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法律保障相对滞后;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识程度较低;环保组织自身能力弱,规模小,影响力有限。大力推进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途径有:完善法律法规制度,为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保障;加强教育,提高公众的生态文明建设意识;为环保组织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的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环境发展同步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协调统一的理念;到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倡导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再到倡导绿色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历程。回顾海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历程,总结经验和教训,对于我们在新时代不断开创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一种高级形态。非公有制林业是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力量;建设生态文明是非公有制林业发展的重要动力。非公有制林业有利于推动生态建设向纵深发展;有利于推动生态文化繁荣发展。非公有制林业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包括:非公有制林业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大力发展林业产业;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大力发展生态文化,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文章论证了社会主义制度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保障;阐述了当前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只有从法律政策机制、道德教育机制和国际合作机制等方面不断完善方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至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大建设并列的高度,宣示要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十八大报告用专门一章阐述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把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注重以人为本,注重生产发展,注重生活富裕,注重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协调发展。马克思生态文明思想对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启示深刻。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有利于我国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利于我国文明发展多样化,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建设对策主要包括:加快形成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能源资源利用体系;加大污染防治和人居环境改善力度以及树立共建生态文明的社会理念。  相似文献   

15.
生态文明是后工业社会诞生的,关于保护自然环境、维护人与生态和谐的思想、观念、理论和行为模式。建设生态文明要加大环境管理理论的研究与农村环境立法的力度;建立有效的政策激励和强有力的监管与奖惩机制;树立全社会共同参与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正确处理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16.
生态文明建设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维护我国生态安全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四个方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目的意义;从学理上界定建设生态文明的内涵、外延;从操作层面阐述建设生态文明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情况及主要举措,探讨了武宁县建设生态文明的经验与启示。指出,坚定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基本前提,保护环境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基础,产业转型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途径,制度建设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坚实保障,改善民生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最终目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分析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制约因素,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要加强党和政府的生态执政建设,注重生态文明教育,强化生态文明观念,推进生态制度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正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单篇论述生态文明,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体布局,体现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自觉性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生态文明建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理性选择。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以生态文明建设牵头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因此,从总依据、总布局、总任务这"三总"的角度来看,极大地提高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20.
在"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并将之放在突出地位"的历史新阶段,我国不同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究竟如何以及是否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本文运用AHP分析法,构建了一个包容多属性指标的生态文明度综合评价模型,进而具体测算了2011年全国31个省区生态文明度的数值变化及其区域特征,研究表明:2011年我国大多数省区的生态文明度处于中级或中低级建设阶段,生态文明度均值约0.442(即"不及格"水平);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文明度之间并不一致但关联密切,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理论上的内在冲突,关键在于经济发展的方式与路径;2007-2011年间我国东中西部地区的生态文明度指数呈现不同程度的稳步上升趋势且存在"西部>中部>东部"的动态特征。针对我国生态文明度总体建设水平较低以及区域不平衡的状况,本文最后提出了加快生态文明法制、体制和机制创新等若干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