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诸建芳 《新财富》2011,(3):25-26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1年2月15日发布的数据,1月CPI环比上升1%(其中食品上升2.8%,非食品上升0.2%),同比上升4.9%,低于我们预期的5.2%和市场预期的5.4%;PPI环比上升0.9%,同比上升6.6%,高于我们预期的5.8%和市场预期的6.1%(附图)。1月CPI低于我们预期的主要原因是非食品价格上涨幅度低于预期的0.4%。  相似文献   

2.
马骏  周莹 《新财富》2007,(9):25-26
整个7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了5.6%。预计未来几个月,原料价格的上涨将逐渐推高加工食品的价格,因此我们预计2007年第三季度CPI的平均水平将达到4.8%,四季度将小幅下降至4%,其中由于受到有利的外部环境以及5月份以来财政部扶持猪肉市场的影响,12月份的CPI将会下滑至3%。就全年而言,我们对CPI的预期将从先前的3.3%调升至3.8%。  相似文献   

3.
汪涛 《新财富》2011,(3):28-29
2011年1月中国CPI同比上涨4.9%,低于市场预期和瑞银预测的5.4%。2011年CPI的权重有所变化,虽然这是5年一次的例行调整,但仍让许多人对“真实”的通胀情况深感困惑。权重调整对CPI有怎样的影响?1月CPI低于预期对市场和政策面有何影响?  相似文献   

4.
产经     
《船舶经济贸易》2011,(11):52-62
居民消费价格(CPI)如期退烧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5.5%.较9月出现明显回落.符合市场普遍预期。  相似文献   

5.
汪涛 《新财富》2010,(10):45-45
2010年8月最受关注的宏观数据就是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因为市场担心CPI高于预期可能会促使央行很快加息。的确,8月猪肉、蔬菜和蛋价格大幅上涨推动CPI同比增长3.5%。其他食品价格,尤其是粮食价格,也因为夏粮和早稻减产而出现温和上涨。  相似文献   

6.
央行在最新公布的2004年年报中下调了对2005年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增幅的预期。央行称,预计全年CPI增长将在3%~3.5%之间。而在第一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中,央行对全年CPI的预计增幅还保持在4%。  相似文献   

7.
一、2010年CPI变动趋势及原因 2010年6月开始我国CPI通胀率开始呈上升趋势,到11月同比增长率达到5.1%,是近两年的新高。2010年全年CPI增长率为3.3%,超过了中央通货膨胀3%的调控目标。在CPI的各个分类指数中,食品价格上涨达到11.7%,成为拉动CPI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1—5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温和上涨,CPI同比上涨2.3%,工业生产者价格持续下降,生产领域通缩迹象明显,PPI同比下降1.9%,预计上半年CPI同比上涨2.3%,PPT同比下降1.7%。未来一段时期,总需求放缓、通胀预期减弱、猪肉价格低位运行和粮食丰收等因素将抑制物价涨幅,但资源价格改革、劳动力成本上升、蔬菜价格的大年特征和翘尾因素提高将支撑价格涨幅。初步预计,下半年CPI同比上涨2.6%,全年上涨2。5%,下半年PPI下降0.7%,全年下降1.2%。  相似文献   

9.
10月CPI同比涨5.5%下半年首返6%以下 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5%。与上月相比.CPI同比增幅降了0.6个百分点。这已是其连续3个月下降。  相似文献   

10.
《对外经贸财会》2011,(11):91-96
10月CPI同比涨5.5%下半年首返6%以下 2011年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5.5%。与上月相比.CPI同比增幅降了0.6个百分点。这已是其连续3个月下降。  相似文献   

11.
《财经界(学术)》2011,(17):76-76
中国CPI通胀同比已达到新高。我们认为,潜在通胀压力依旧很大,这意味着通胀只会缓缓下降。对于早前我们所预测的中国全年5.2%的通胀预期,我们目前认为这存在均衡风险。  相似文献   

12.
《商》2013,(9Z):11-11
9月9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物价数据。8月CPI同比上涨2.6%,环比上涨0.5%;PPI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1%。从孤立的数据来看,8月CPI符合市场预期,虽然鲜菜、猪肉、蛋类、粮食等食品价格是推动8月CPI上涨的核心原因,但同时也存在交通和通信、服务价格保持稳定甚至下行等平抑上涨因素,再加上翘尾因素的影响,所以综合而言,8月CPI上涨幅度较为有限。8月PPI降幅收窄、持续底部回升可被视为积极信号——同比降幅连续第三个月收窄.而环比连降5个月后出现上涨,这主要是因为大宗商品已经到了一个盈亏平衡点,进而推动其价格进一步上涨,说明稳增长政策持续见效,中国经济出现企稳态势。势  相似文献   

13.
国家统计局12日公布了5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数据:同比上涨7.7%。与此前3个月依次8.7%、8.3%、8.5%的数据相比,5月份我国CPI同比涨幅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回落。  相似文献   

14.
张前荣 《中国物价》2011,(11):20-23
严峻的物价形势已成为影响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稳定运行的突出问题。本文通过VAR模型分析显示,长期看,1992年以来货币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70.03%,货币始终是影响我国物价的主要因素:但2003年以来,影响物价的因素变得更为复杂,物价上涨主要由劳动力成本、通胀预期和货币因素共同拉动.其对CPI的贡献率分别为39.97%、26.73%和25.19%,输入性通胀因素对CPI的贡献率为8.1%。因此,现阶段稳定物价水平不仅要注重控制货币供应,更应注重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通胀预期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财经资讯     
《对外经贸财会》2012,(7):90-96
国内DESTIC ,NEWS 6月CPI上涨2.2%创29个月以来新低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6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2%,4429个月以来新低。上半年全国CPI同比上涨3.3%. PMI:6月非制造业PMI创三月新高 6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7%.环比上升1.5个百分点,创下3个月以来的新高。分项指数中,新订单指数迭53.7%,创今年以来新高,表明非制造业企业新订单数量继续保持增加,  相似文献   

16.
诸建芳 《新财富》2010,(12):34-34
工业增长回稳 2010年10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下降0.2个百分点,低于市场预期的13.5%和我们预期的13.6%。10月工业增加值月环比降低3.9%,环比降幅回到2007—2009年平均水平。季调后,工业增加值年化环比增速14.1%。工业环比回稳反映经济增长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7.
《消费导刊》2011,(8):I0005-I0005
3月份,广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环比呈现下降态势,比上月下降0.3%,但较去年同期上涨5.9%,创下2008年8月以来同比涨幅的新高。而1~3月份,CPI较去年同期上涨5.4%,涨幅较前两个月扩大0.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8.
我们预计,2008年上半年的CPI将在5.5%以上,市场资金状况偏于乐观,2008年央行将会慎用加息手段,最多还有两次加息,建议投资者在一季度末建仓长端国债。  相似文献   

19.
1 2012年4月份,CPI同比上涨3.4%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2年4月份,CPI同比上涨3.4%。食品价格上涨7.0%。鲜菜价格上涨27.8%,水产品价格上涨11.5%,猪肉价格上涨5.2%。 4.5%、3.2%、3.6%、3.4%,今年1至4月份的全国CPI数据排列在一起,物价涨幅在波动中总体回落的走势愈发清晰。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一季度全国GDP总量10.80万亿元,而据记者汇总各地数据总和是11.28万亿元,相差4800亿元。字面上看,央地数据依旧“掐架”,地方数据水分仍然不少。有专家指,央地统计口径不同。国家层面的统计抽样相对独立客观。  相似文献   

20.
质疑CPI     
物价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物价问题是老百姓普遍关心的问题。自2003年3季度以来,各种商品及服务价格涨声一片,特别是食品和住房价格节节攀升,这种涨势在今年也没有明显下降。国家统计局5月16日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CPI更降至了1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1.8%;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继续走高,同比上涨5.8%。这一数据的真实性受到市场的普遍质疑。而CPI的统计中没有包含房价上涨的因素,被市场和部分专家认为是CPI失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